世界征服者的陨落:为什么说“两都之战”后,元朝便无药可救了

元朝作为中华帝国的一个朝代,到底活了多少年?

如果从忽必烈1271年设立国号,兴建元大都算起,是97年;如果从1279年崖山之战,元朝完全统一中国算起,是89年;如果再加上“北元”小朝廷在漠北苟延残喘的几十年,那么“大元”这个国号,总共存在131年。

今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内的雕塑

无论怎么算,这都是一个短命王朝,而1328年发生在帝国心脏地带的“两都之战”,正是它分崩离析的盛衰拐点。

01 哥哥传弟弟,叔叔传侄子,是你你信吗?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从13世纪末开始,蒙古四大汗国不约而同,被各自地区的先进文明“所征服”。

在中亚和中东地区,伊尔汗国合赞汗、金帐汗国月即别汗、察合台汗国答儿失麻里汗,先后在本国之内,废黜成吉思汗《大扎撒》,尊奉伊斯兰经典《古兰经》,承认唯一的真主,举国信奉了伊斯兰教。

金帐汗国月即别汗

东方的元武宗和元仁宗兄弟,却特立独行,他们尊奉孔子、恢复科举,开始了汉化改革。

倾心汉化的元仁宗,面临一个棘手的身后事:他和亲哥哥元武宗,是通过政变打下来的皇位。当年哥俩曾约定“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也就是皇位继承要哥哥传弟弟,然后弟弟再给侄子,以后两家轮流坐庄,史称“武仁授受”。

哥哥武宗信守承诺,放着亲儿子不传,把帝位给了元仁宗,仁宗接班后,却想要按汉家的嫡长子继承制,传给自己儿子。踌躇了几年,仁宗终于干了一件“不仁义”的事,把哥哥的儿子们驱逐出去,立了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这太子便是日后的元英宗,其汉化程度比老爹更深,汉化改革比老爹更激烈,甚至出现了身穿汉人衣冠,按照汉家礼仪去太庙祭祖的情景。

这一来二去,不但得罪了武宗旧臣,更得罪了朝中的蒙古守旧势力和西域来的色目官僚集团,在位不到4年,英宗就在政变中被杀。那么就该按约定,请元武宗的儿子来做皇帝吧?

没那么简单!别忘了,武宗仁宗可是汉化派的代表,当年就是他们哥俩搞政变,杀掉了色目派推举的皇位候选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安西王阿难答,这才阻止了中华帝国出现穆斯林皇帝,以及可能推行的全面伊斯兰化。

趁着汉化派两兄弟内斗,保守派和色目派联手做掉了“汉化皇帝”,又怎么能让他们的子孙承继大统呢?选来选去,大家挑中了一直远居漠北,长期保守蒙古传统的晋王也孙铁木儿,也就是被杀的元英宗的堂叔,是为“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不过,按照“武仁授受”的约定,这等于是用一个不合法替代了另一个不合法,那元武宗之子和武宗一派的臣僚能甘心吗?

绕了一大圈,“两都之战”的历史渊源,终于说清了。下面就是这武宗派跟“泰定帝”一派的大PK了……

02 元大都与元上都之战

前头说了一圈武宗、仁宗、英宗,那“泰定帝”算是个什么宗呢?因为他被后世的皇帝视为僭越而非正统,所以入不得太庙,也就没有庙号了,只能以他的年号“泰定”,来指代这位倒霉皇帝。

要说这泰定帝在位5年,在政局动荡的元朝中后期,其实也不算短了。千不该万不该,他死的不是地方,最终是在元上都而不是在正牌首都的元大都归了天。

元朝从一个游牧帝国发展来的,皇帝也习惯四处游荡。忽必烈当年将开平设为元上都,也就是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从此成为元朝皇帝的避暑陪都。

元帝在上都与大都之间的巡狩路线

皇帝们一般在每年四月,从大都北上,赴上都避暑,住到八月份再回来过冬。泰定帝就是在此期间,病逝于上都的。朝政便落在了权臣倒剌沙手中,此人在当年英宗被杀的乱局之下,有拥立之功,在泰定帝活着的时候,便权倾朝野,此时更是一手遮天。

可惜倒剌沙的政治智慧着实不咋地,明明有太子就在身前,却迟迟不拥立他即位为皇帝,那你是想干什么呢?

《元史》对此的评价是:泰定帝崩于上都,倒剌沙专权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

朝野疑惧?大都方面见此情形,很快就有了动作。

元武宗旧臣燕帖木儿、伯颜等人抓住机会,从江陵接来了武宗的二儿子图帖睦尔,将其拥立为帝,是为元文宗。

按说武宗的嫡长子是和世瓎,但此君当年受叔叔元仁宗迫害,逃亡去了新疆阿尔泰山一带,紧忙的赶不回来,事不宜迟,这天降馅饼就砸在弟弟头上了。

元文宗:图帖睦尔

当然,你说燕帖木儿和伯颜对武宗是有多忠心?那也不一定。忠心是有一点,更重要的原因,当时帝位更迭频繁,几朝旧臣层层叠叠、派系林立,就算同属色目官僚集团,但是人种族裔也不尽相同。

倒剌沙是回回人,当时的朝堂,就被回回势力所控制。回回人精于理财,在倒剌沙的主持下,贿赂通行,卖官鬻爵,亲信们个个“家有金窖宝海”,搞得朝政乌烟瘴气。

而燕帖木儿是色目人中的钦察人,伯颜则是蒙古旧贵族的代表,他们联手组织这场政变,有拨乱反正的意思,但更是元廷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

这年七月泰定帝去世,大都那边先下手为强,九月就拥立了元文宗,改元“天历”,因此后世也称这一场风波为“天历政变”。

倒剌沙在上都见势不妙,这才拥立泰定帝的太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原本一手好牌,就这么迟钝地失了先机。

两都之战前的元朝皇帝谱系

上都与大都,两帝并立,“两都之战”就此打响。不过,首先发难的却不是率先称帝的大都,而是手握皇帝玉玺,自视为正统的上都一方。

03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按说大都一方算是叛乱方,又是仓猝起事,形势被动。但上都方面手握一整套中枢机构,却应对迟缓,这边燕帖木儿已经控制住大都的局势十几天了,那边倒剌沙才出兵征讨。

可惜,倒剌沙集团不但政治上被动,军事上也是完全不懂用兵之道,摆出一副浩大的声势,兵分四路而来:

一路居庸关、一路古北口、一路从辽东包抄、一路自山西迂回。

上都方面还获得了陕西行省的支持,陕西这边竟然也分了三路进攻,北路从大荔渡黄河,进攻山西永济、临汾、长治一线;中路入潼关,进攻河南的虎牢关、开封一线;南路出武关,奔邓州、襄阳一线……

乖乖不得了,上都方面有多少兵力,竟然兵分七路,把半个中国都包裹进去了。这哪里是生死决战,简直是耀武扬威的持械巡游。

连环画中的燕帖木儿形象

要说元武宗的这个“武”字,真不是白给的,上都方领袖燕帖木儿和伯颜,当年是跟随武宗在漠北平定海都之乱时的宿将。燕帖木儿亲上阵仗,采取了日后努尔哈赤在萨尔浒战役中攻灭明军的策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当然嘴上说得容易,当年的仗打的却是凶险异常。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燕帖木儿率军几进几出长城隘口,往来奔突,连续作战。在今天的通州、顺义、密云、昌平、卢沟桥等地,都发生过激烈战斗。从今天的北京地图上看,元大都周边当时是兵祸连连,局势好不凶险。

今天的北京政区图

不过,燕帖木儿险中求胜,总算把这一场场的火全灭了下来。

随着时间越拖越久,上都集团发现,不但打不过,而且打不起。反观大都,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与中原地区和东南沿海膏腴之地联系紧密,物资充沛耗得起。

上都集团虽有陕西行省助阵,但大都集团却得到了河南、湖广、江西等行省的支持。如武宗旧臣伯颜,当时就担任河南平章,位置至关重要。他一面派兵坚守潼关,一面迎接图帖睦尔从湖北襄阳去往大都即位,又调度东南地区粮饷财赋,源源不断输往大都,甚至为了筹措军费,不惜向当地商人借高利贷。一时间,湖广的援军,江浙的军械和物资,河南的粮饷,纷纷涌向大都。

今日的北京积水潭,正是当年京杭大运河北端点

而上都身处草原地带,本来物资就匮乏,如今又被大都卡了脖子,这就是当年,漠北阿里不哥和中原忽必烈夺位战争的翻版,就算有兵力一时之盛,又怎能不败呢?

其实在刚开战时,缺钱缺物资的上都方就搞了一回黑色幽默:倒剌沙舍不得自己家的真金白银,竟然发挥理财特长,狂印钞票充作军费……政治、军事、经济都是一边倒的局面,“两都之战”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04 亘古不变的真理:统一才能强大

1328年八月,上都军与大都军首次接战,到当年十月份便尘埃落定,倒剌沙交出玉玺乖乖投降,年仅六岁的天顺帝不知所终,据说是死于乱军之中。

一个月后,上都派遭到大清洗,倒剌沙及众多宗王或被杀,或被流放。有意思的是,也是在这一年十月,安徽凤阳一户朱姓的贫农家庭诞下一个男婴,随便起了个名号,就叫做朱重八。他便是日后元朝的掘墓人。

朱元璋画像

没错,从“两都之战”开始,元帝国就无可挽回的滑入了下行线。仁宗、英宗昙花一现的汉化改革在血腥中停滞,朝政从此死气沉沉,再没有新鲜气象,如今,曾为帝国支柱的蒙古宗王和色目官僚集团又在内讧中彼此残杀。

以泰定帝为代表的漠北宗王被摧残殆尽,以倒剌沙为首的回回势力也被清除,如此带来的副作用便是,回回人从此远离庙堂,加快了与当地居民的融合,从实质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分子。

战争几乎波及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陕西关中、大都周边、河南地区,兵祸所起,史书中多见这样的字眼:“纵兵四劫”、“杀掠吏民”、“率众剽掠”、“居民悉窜”……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民生会如何?那便是——“饥馑荐臻,民之流亡十室而九。”

马穆鲁克骑兵(左)曾在艾因贾鲁大胜蒙古军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就像塞尔柱突厥人入驻巴格达,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实际领导;马穆鲁克军事集团鸠占鹊巢,控制了埃及阿尤布王朝;蛮族雇佣军首领,任意废立罗马帝国皇帝……权臣悍将从此把持了元朝的朝政,皇帝成了拱手木偶。

例如“两都之战”的大功臣燕帖木儿,以中书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同时掌握军政大权,封太平王;燕帖木儿之后,其弟撒敦任太傅兼中书左丞相,1333年封“荣王”——这是元朝历史上第一个异姓的一字王;

燕帖木儿之子唐其势,甚至喊出了“天下本我家天下”的口号,后为伯颜所灭;但伯颜上位却换汤不换药,独断专行、废除科举、镇压异己,被侄子脱脱驱逐;脱脱则比前辈们更进一步:兼职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集军、政、监察大权于一身,后被政敌矫诏逼死……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是真“俗”,也是真有道理。

成吉思汗的旗帜:九斿(音留)白纛(音道)

当年,蒙古人集合在成吉思汗九之下,从斡难河源走出,面对的是四分五裂的欧洲,松散的罗斯诸公国,亟待整合的花拉子模,名存实亡的阿拉伯帝国,奸臣当道的南宋……

这才势不可挡,各个击破。

但当时间来到1262年,旭烈兀重整大军,正欲并吞叙利亚和埃及,报艾因贾鲁一箭之仇时,隔壁钦察汗国却为了争夺格鲁吉亚,越过高加索山杀来。蒙古大军也因此,再没有向非洲大陆迈出一步。

从那时起,强横的蒙古人便陷入了世界范围内的内讧和纷争,世界范围内的蒙古征服也戛然而止。当欧亚各国的“朱重八”们纷纷崛起,整合对抗蒙古兵的时候,庞大的帝国也就无可奈何的下行乃至分裂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