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后代在阿富汗
前天
作者简介
马行汉 1950年进入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任外交部一等秘书、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临时代办;曾任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接见外宾时的会谈翻译(波斯语)。
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普什图族为阿富汗的主要民族,其历代国君和领导人多属普什图族(该族主要居住在阿的东南部),另外还有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塔吉克族(多居住在阿北方和西部),哈扎拉族主要居住在阿富汗中部山区,即哈扎拉贾特。哈扎拉人长得像蒙古人,是元朝成吉思汗13世纪西征时留在阿富汗的士兵的后代。
▤ 阿富汗的哈扎拉族人民族
哈扎拉(波斯语为“千”之意),意即只有千余人。目前是阿富汗的少数民族,在喀布尔的哈扎拉人多从事小工、做小买卖、赶马车等行业,官场中没有他们的份儿。有个别人也是高级知识分子,但颇受歧视。
在阿北方很少看见哈扎拉人。但哈扎拉人的前辈几百年前西征时经过阿富汗时的粗暴行为给阿富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难以忘怀,心存余悸。
我的这个感受就发生在那年我们在阿北方旅行途中,在美马那省(现称为法利亚布省)省会的一个旅馆中。
▤ 马扎里·沙里夫清真寺
我们到了阿北方重要省份马扎里·设里夫省会办完了该办的事,也参观了该省最大的清真寺(马扎里·沙里夫——意为“尊贵的陵墓”。据说,该墓中葬有伊斯兰教什叶派领导人阿里的衣冠,被什叶派尊为灵墓)。
我们几位同志突然心血来潮,感到既然到了阿北方重镇,何不顺道西南行,访问一下从未去过的西北诸省和阿西部赫拉特省,之后再经南部各省(包括坎大哈省)返回首都,就此环形阿富汗呢?
我们考虑如从马扎省返回喀布尔,其基本路程差不多,旧地重游没有什么意思。这个主观想法是好的,但忽略了请我驻阿使馆再照会阿外交部,请其通知和关照沿途政府,给我们以方便。
▤ 阿富汗街景
我们离马扎省西行,住进美马纳省的旅馆后,刚吃过晚饭在屋内休息。忽然一位穿着阿富汗民族服装的大汉子推开我们的房门,很不客气地站在门口,两手叉腰,严肃而带些粗暴地质问我们:
“你们是哪国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看这个人来意不善,感到旅程出了些问题。只好强压怒火,从容答复他我们是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外交官,有阿方发放的“外交官员证件”,这次到阿北方旅行完全是为了友好和商谈商业事务。并告诉他:“你们省政府的省长XXX同我们大使馆和李专员有很好的关系,明天我们就要去拜访他。他原是你们中央政府中的XXX部副大臣。”
这个大汉见他的第一招儿没有吓住我们,又抬出第二招数,说:
“对中国人,我们是很熟悉的。几百年前,成吉思汗还侵略过阿富汗,至今仍有你们的后代生活在阿富汗呢!”
这些对话,使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疏忽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后果,同时也发现阿富汗人对成吉思汗过去西征时给阿富汗人留下的印象是多么深刻。
第三,看来这位大汉子可能对中国历史还不清楚,对目前的中阿友好关系还不太了解。他只了解成吉思汗确曾西征,但他的子孙也统治过中国,后来还发生过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鸭子(杀鞑子的谐音)的故事。元朝被明朝推翻,解放后的新中国,是不会称霸世界的,实行的是友好睦邻政策。
对这位阿富汗大汉,我们不好太多同他理论,仅强调中阿两国悠久的友好关系,叙述中阿两国总理1957年相互进行了访问。并一再向他解释,我们抵达美马那省太晚了,来不及去拜会贵省省长。我们保证明天上午首先拜访他阁下。
经过一番考察和盘问,这位大汉子将信将疑地走了。临行前我们还送了他两盒茶叶。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请旅馆经理代我们联系拜会省长事宜,并马上打长途电话报告我驻喀布尔大使馆,请使馆为我们补办西南行的手续。
▤ 阿富汗的市场
我们拜会该省省长后,问题解决得很快。该省长过去常去我使馆做客,对李专员和我本人均很熟悉。我们见面后,相互热烈拥抱,他将我们待为上宾,并抱怨我们不事先通知他,否则他会让我们住进该省的高级宾馆。接见后,省长还设便宴招待我们一行。
陪同省长接见的也有昨晚的那位不速之客,他亲眼目睹上级对我们如此热情,告别时也换了一副和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