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冬那夜那潜山
潜山夜话
(张恨水先生照片)
那年冬月,虽无落雪,但也寒意袭人,正是水瘦山寒的时节,我因故即将离开合肥。需交接所负责区域的工作,公司老总余老板亲自和我赶赴安庆地区处理相关市场交接事宜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此行最后一站——潜山,夕阳下的潜山古城,在暮色的掩映下,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苍松似盖、竹影婆娑,城西的天柱山更让人觉得高耸入云神秘莫测了,我被这皖国的景色陶醉了,不由想起了南唐诗人曹松的诗:
七千七百七十丈,
丈丈藤萝势入天 。
未必展来空似翅,
不妨开去已成莲。
月将河汉随崖转,
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搁笔,
更无名画可流传。
和余总在梅城宾馆办理了入住手续后,得了空闲,我独自一人冒着严寒去领略皖国风光。
我小时候就知道有个遥远的地方叫潜山,是源于那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拍火柴皮的游戏,我猜想那时候的潜山火柴厂一定是个很红火的厂子。我们这里使用的火柴都是潜山火柴厂生产的,我那时候天天期盼着家里的火柴早点用完,就可以把空火柴盒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拍火柴皮论输赢的游戏啦,我为了能多收集一些火柴盒的封皮玩,偷偷把火柴盒里的火柴烧掉一些,有时候我娘抱怨说家里的火柴怎么用的那么快,我吓得不敢吱声,偷偷的溜走了,边走边想着小时候的趣事。无意中走到位于皖光路上的张恨水陈列馆,张恨水这个名字我在老家尹集镇李楼初中读书时语文老师讲到过。记得当年的语文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他心仪另一个女作家,当他向人家表露心扉时,遭到了拒绝。那个女作家的笔名叫做冰心,所以他就把自己的笔名叫做恨水 ,从此,他以张恨水的笔名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章回体小说,并因此成就了自己,被誉为新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创始人。这个故事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好多年,好奇心驱使我去陈列馆看个究竟。因时间接近下午5点,看门人嘱咐我快点看看出来,快要锁门闭馆了,我赶紧和看门人说了好话,匆忙进馆观看。进了大门,首先看到近三米高的张恨水先生的铜像,他端坐在藤椅上,目视前方,仿佛是在思索人生,又像是在构思写作,带着少年时的疑问,我匆忙走进陈列馆,经过仔细阅读张恨水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我终于弄明白了先生之名的由来,原来,张恨水先生生于江西广信的一个旧社会小吏家庭。在十几岁时,家庭遭遇变故,回到潜山县黄岭乡度过了少年的时光,晴日暖水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巍峨的天柱山,悠悠的皖河水,充满灵气的黄土书屋,潜山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一代才俊张恨水先生,在他遭遇包办婚姻返回江西时,找寻儿时玩伴秋凤,但秋凤早已嫁作他人,作了他人之妇,情感的失落加上诸多不顺,使他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所以取笔名张恨水,并以张恨水之名初次投稿,彼时张恨水只有17岁,而当时的冰心年仅12岁,不懂儿女情长之事,且两人并无交集,不可能有情感上的交流,至此,我才恍然大悟,萦绕在我脑海中,几十年的疑团才被解开。原来,张恨水之名的由来,与初中语文老师讲述的故事不相符合,毫无干系。真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还想继续再阅读张恨水先生,看门人催我离开陈列馆关门闭馆,我无奈悻悻而归 。
晚餐毕,我和余总躺在梅城宾馆舒适的床上,先聊到了张恨水先生的陈年轶事。没想到余总对张恨水生平事迹如数家珍,他讲了张恨水的坎坷人生及三次不幸的情感遭遇的故事。并羡仰张恨水的叶落归根的故乡情结,说到了张恨水对人生的最后追求是:看云小息长松下,月向渔矶扫绿苔,埋我青山墓向东,不枉度此生。我惊叹余总的渊博学识,他又腼腆地向我讲述了他本人的人生经历:年少时出生在肥东县乡下农村,曾几度因家贫辍学,后在亲戚资助下,得以在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考取了徽州师专,因是委培生,需交一笔高昂的学费,家中贫困交加,实在拿不出学费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只好弃学务工,通过努力打拼,最后在合肥的汽配行业站稳了脚,现在省城拥有了多家规模店铺及一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多个国内外大品牌汽车配件, 在安徽汽配行业享有较高和较好的声誉,并诚挚地希望我能留下来和他共同并肩拼搏奋斗,把公司做大做强,实现人生价值。听着余总的励志经历并感受他坎坷人生,我深感钦佩,但无奈我家中琐事缠身,不得已要离开合肥,返回老家皖北。余总看到事已至此,不好再勉强挽留我,只好互道珍重,并诚心诚意的说,以后如有困难,尽可与他联系,表示会尽力相助。又嘱咐我说:“人生没有谁是容易的,只有用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纷复繁杂的世事,全力以赴、奋力拼搏,才能突出重围。”感叹余总的诚挚挽留和几年来对我的亲切关爱和培养,我们一直聊到深夜久久不能入寐,那夜,皖国风景未入梦,我与余总惜别情。巍巍天柱耸云端,悠悠皖河流天边。我们唏嘘一代文学宗师张恨水的坎坷人生之路,感叹人生无常,造化弄人,正是有了张恨水,潜山才有了人文意义上的高山仰止,也正是因为有了张恨水的落叶归根,才有了山(天柱山)水(张恨水)相依,珠联璧合。正应了张恨水晚年的期盼:江南家住碧萝村,村外丝山绿到门。一别早望猿鹤约,十年犹忆水云痕。
每每翻看余总与我分别时的赠言:
赠永成吾弟
擎天一柱是皖山,
无水相依怨心远。
山水相依情相连,
岁月留香人不还。
心中总是感慨万千:有过多少往事,彷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自潜山与余总一夜无眠话别,已是数年有余(期间余总专程从合肥来宿州看我一次),又想起他临别时送我一双安踏鞋,可能是愿我:别后山高水长,有良鞋相随,多些顺畅,少一些坎坷吧!只是我窝居皖北穷乡僻壤,又碌碌无为、毫无建树,怕敢再去与他联络,今借拙笔一枝遥寄相念:居乡野/为市监/有时忙/些许闲/看云卷云舒/独闲庭散步/也无风雨也无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值此年末岁寒时刻,远方的亲友都可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曹永成于尹集市监所年末有感随笔)
作者:曹永成
笔名:梅占花魁。毕业于合肥物价学校。曾供职于尹集物价所、渔沟物价所、蚌埠龙兴公司、合肥瑞翔公司、广东佳隆等,灵璧家园网优秀写手、报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