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岁”真的很可怕吗?专家支3招帮你搞定!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你要更新迭代你的知识,才能跟上他成长的步伐。
有个家长看到我文章后,加我微信,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您好,我家孩子2岁多了,经常大哭大闹,怎么办?"
看着问题,我有点哭笑不得。
01
孩子的养育是一连串动作组成的,过滤了所有的情境,直接给一个结果,然后要答案,是很多父母的习惯性做法。
但孩子处于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确可以给大家普及一个育儿方面的知识——可怕的2岁。
之前很乖巧的孩子,到2岁左右,突然性情大变,不满意就发脾气,大吵大闹,撒泼打滚,家长怎么说都不听,也不认错等等。
很多父母都傻眼了,怎么好端端的孩子,突然之间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小七老师育儿说》一书中讲到:孩子发脾气、执拗,一般从13个月到18个月开始就出现了,15个月到36个月则会有更多的叛逆和反抗行为出现,“可怕的2岁”正好处于这个阶段。
因为这段时间,孩子的内心世界发展完成了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那就是自我认知。也就是说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以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初步认识都开始出现了。所以,当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完整有别于他人的人时,那么这个阶段孩子的所有表现,就是对全世界的“独立宣言”。
那孩子怎么来宣布自己的独立、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呢?一般从两个方面:
第一、对别人说“不”,通过否定别人来突出自己的特别。
第二、对别人说“我”、“我的”,通过对人和物的占有来宣告自己的权利。
所以你会觉得,奇了怪了,怎么说什么都是“不”,好像就是单纯为了说“不”而跟你对着干的。
玩具也是,什么都是“我的”,好吃的也霸占是“我的”。所有这些,都是他在宣告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啦,父母你不要管我,不要干涉我。
此外,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提防说孩子自私这样的话。
记得孩子2岁左右去朋友家玩,因为年纪相仿,朋友的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朋友就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你的朋友到家里来玩,你玩具怎么可以不分给他呢。其实,这和自私毫无关系,和孩子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所以,不管孩子说“不”还是“我”“我的”,父母可能都感觉孩子变化太大,有点适应不了。但现在明白了是孩子内在的发展需要,父母就应该去理解他们,顺应他们的成长规律,接纳和包容他们,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是叛逆、固执,而用大人的权威去压制他们。
02
那具体应该怎么应对呢?小七老师给到大家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事先给孩子自主选择的空间。
拿吃饭这个事情来说,不要问他吃还是不吃,而是问他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如果不吃可以告诉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说饿肚子、不舒服,如果孩子一再坚持,那就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切实的感受到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
吃饭这个人天生的生理需求,现在却成为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饭。
有个妈妈说,有次她在和奶奶通电话的时候,说孩子不吃饭的问题,这个奶奶在农村,从小孩子都是放养着长大的,顺嘴就说:饿他两顿就吃了。
这个妈妈却觉得,奶奶怎么不心疼孙子,让饿着。这个妈妈如此护犊子,却未必是对孩子正确的爱。
饿了就吃是人的天性,却因为父母过度的紧张,导致孩子吃饭都成问题,实在是需要好好反思下。
做父母,真的需要智慧。
第二、调整自己的态度,只要孩子不违反基本原则,比如安全方面,就顺着孩子一点。
我给孩子树立的规则是:安全第一位;不破坏环境;不影响他人。在这个范畴之内,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她自己的世界。
现在的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都过于的小心翼翼了,或者说过于精细了,有点本末倒置了。
比如,很多孩子在外面玩,肯定喜欢爬上爬下,或者玩泥巴等等,但很多父母特别是老人,觉得太脏了,不让孩子趴在地上,或者不要玩这个,不要玩那个等等,对孩子各种限制,其实是束缚了孩子的生命张力了。
几年前在一个早教中心,看到一个父母抱着2岁左右的孩子,这个孩子从鞋子、裤子到漂亮的公主裙,以及她头上的发饰,都是非常完美的搭配着,但是孩子的脸上看不到那种生命的活力,眼神怯怯的, 在妈妈怀里不愿意下来。
应该给孩子更多自由,而不是借着危险的借口,而不让孩子去尝试。如果怕孩子摔着,那就在旁边陪着孩子,保证他的安全即可。
第三、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接受孩子过分的行为——我永远爱你,但我不爱你的某些行为。
在《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一书中,作者也非常强调,一定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是没有对错的。
当我们全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后,孩子的情绪也释放得差不多了之后,我们再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下次不要再做这样的行为了。
当孩子觉得妈妈能够理解我,妈妈是爱我的,那么这个行为即使不是一下子就能改,但只要见温柔而坚定的坚持着,你就一定会看到可喜的变化。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大哭大闹、撒泼打滚,打人摔东西的时候,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内心的感受。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很难过,因为你刚刚搭的积木倒了,你感到很气馁,对不对,妈妈理解,妈妈懂,妈妈抱抱宝贝。”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被妈妈看到后,他就会渐渐安静下来。千万不要说:“倒了就倒了,我们再重新搭一个就好啦,有什么可哭的。”你这种否定孩子感受的做法,只会更加激怒你的孩子,让他往大喊大叫的方向去推进。
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你再告诉他,摔东西、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
这样,就做到了接纳孩子的感受,又告诉了他哪些行为就不对的。孩子在父母这样接纳和理解的爱的滋养下,就慢慢度过了“可怕的2岁”阶段。这个方法可以一直用着,甚至我们成年人,也是非常受用的。
结束语:
育儿之路漫漫,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主要在于,父母要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给到孩子相应的心理营养和心理支持,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与孩子沟通,绝大部分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说是“可怕的2岁”,其实是因为不懂他的父母才觉得可怕。真正懂得孩子的父母,会利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规律,给到孩子最好的助力,帮助他健康阳光快乐的成长!
“一想到我有一个莺飞草长般的孩子,而且我还将与你同行长长一段路,也不由对生活充满渴望,就好像我也有了无数个未来。”
借用《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中这段美好的话语,与君共勉。
慕珂,船长系心理学训练营主班,“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讲师,樊登读书签约作者,坚持星球演讲培训合伙人。希望在育儿育己的路上,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