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代瓷器,让世界惊叹!
元代(公元一二七九~一三六八年)中西交通非常发达,商品可经陆路、海路运至各地。陶瓷器除了内销,亦为输往各地的重要商品。因此全国各地窑厂竞相生产,特别是南方的窑厂产品质量精美,数量庞大。重要的瓷窑厂有浙江龙泉系窑,盛产青瓷器。初以温州为出口港,后经松溪,顺闽江,以福州为出口港。福建窑厂亦多,生产福建青瓷及青白瓷。其中建阳窑产乌金釉茶盌,福清窑产青瓷及乌金釉两种,光泽茅店窑产黑釉茶盌;德化窑产白瓷。此外,连江、浦口及泉州的同安窑均产福建青瓷器。福建一地的产品,分别集中于福州、泉州两出口港,其中连江窑的产品可直接出海。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40件元代青花瓷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那么,为什么在遥远的土耳其皇宫,会有多达40件元青花,甚至成为全球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馆呢?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输出国,精美的瓷器制品经由中国的水陆两条“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而土耳其就是当时这些瓷器的主要外销国之一。接下来,一起看看托普卡帕宫里的中国瑰宝。
这只龙纹瓶身上通体绘有一条青龙,体型大,从单一角度只能“见首不见尾”或“见尾不见首”。
托普卡帕宫收藏的这两只八方梅瓶因其独特而成为世界孤品。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驱逐北迁。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起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江西景德镇是一重要窑厂。其产品无论是质与量,在有元一代与龙泉青瓷分庭抗礼。其产品有白瓷、青白瓷、青花、釉里红及其他霁青釉、祭红等。青花及釉里红为新产品。江西各窑亦大量生产青白瓷及白瓷。南丰、饶州、乐平、临川等窑均是。其中以吉州窑最特出,除了白瓷,还生产釉下绘黑花-仿磁州窑风格的瓷器。并运用剪纸艺术及洒彩等装饰技法。江西一地的产品,集中后有的经由福建光泽,下闽江,从福州、泉州出口。有的北运至鄱阳,经长江,输送至长江流域各省。亦有南经赣江,越大庾岭,由广州出口者。广东亦有窑厂,生产青瓷器外销至中南半岛。北方有陕西耀州窑,产北方青瓷,均窑系有河南禹县、扒村、临汝、鹤壁集,及磁州窑系的各窑,生产量亦大,但多半供应内销。磁州窑系的产品,除了釉下绘黑褐花外,还有孔雀蓝、绿、黄等色釉,釉下再绘黑花。宋以来的剔花、黑釉加褐彩等也有。定窑系各窑厂亦继续生产定窑型白瓷,仍以河北曲阳为重镇。以上元代瓷器发展概述引自《君友会-新民窑》。元代瓷器,广销海外,从东亚越印度洋,至波斯湾,中东的伊朗、土耳其亦有大量元代瓷器被发现。这些外销的元瓷,以南方各窑的产品为主。
元代瓷器风格特征:元代瓷器明显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瓷器器物器形上都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创烧单色釉也比前代精美。设立枢府专门管理烧造瓷器,枢府烧出的白瓷为甜白釉色,被后世称为'枢府瓷'。并且此时对外贸易、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开始烧造大量外销瓷。元代盛行大量烧造的青花瓷大多数就是提供外销到中东众多伊斯兰国家。在创烧众多新品种时,并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钧窑和龙泉窑,釉色肥厚圆润,器形圆壮。很多地方都有明显吸收汉文化特点。
青花:青花是用钴料在白色坯胎上绘纹饰后罩透明釉,在还原气氛中经高温一次烧出的白地蓝花瓷器。不罩釉烧出来的纹饿是黑色的。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子轻薄,不甚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所有钴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和国产的钴土矿特点相同,应是国产钴料所绘,常见器物有高中产杯、碗、盘、匜、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还有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点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十来层,来得很满期,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是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江牙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釉里红:釉里红是用氧化铜在坯胎上绘画纹饰后罩透明釉,在还原气氛中一次高温烧出的白地红花瓷器。于花和釉里红除了所有绘画原料不同、成品效果不同以外,其制做技术、绘画方法和烧制工艺基本相同。只是釉里红的烧成气氛比青花的更严格,更不好掌握,元代釉里红瓷与元青花瓷一样,具有胎子细密、坚致、洁白,釉子白中闪青,非常光润的特点。纹饰多见缠枝菊、牡丹、莲花、云龙、云凤、云鹤、孔雀、芦雁、人物故事等,边饰多为变体莲瓣、云肩、灵芝云、蕉叶、回纹、弦纹等。器型多为大罐、高足杯、匜、玉壶春瓶、塔式罐、谷仓、大盘、碗、瓷雕人物等等。
青白瓷: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主要品种。元代继续烧造,但胎、釉、造型、装饰方法等和宋代有所不同。元代青白瓷的胎子很白,坚致,细密,胎体较厚;施釉略厚,白中透青,不透明,除了部分光素无纹的以外,也有用刻、划、印、堆塑、点彩、镂雕等方法装饰的。常见刻蚜纹饰有云龙、卷枝、卷草、牡丹、莲瓣等;或在盘和碗内心凸印朵花,堆塑常用于器盖或器身的装饰,元代青白瓷器型较多,除了日常用的盘、碗、高足杯、瓶、罐、炉以外,还有一些新器型如葫芦形的执壶、扁执壶、多穆壶、匜、砚滴、笔山等。体形通常厚重饱满,瓶、罐等器下腹和胫清瘦,盘、碗体大而圈足小,都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白釉瓷:白釉也称卵白釉。元代白釉瓷数量不多,但制作精细。这类瓷器胎子极细白,坚致,胎体较厚;施釉亦厚,白中泛青似鹅卵,润如堆脂;多印花装饰,有云龙、龙凤、花卉、缠枝莲、卷草等。蓝釉瓷:蓝釉瓷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新品种。它是以钴蓝为着色剂,经高温一次烧成的。元代昨釉瓷有光素无纹,有的饰有刻白纹饰,有的加绘金彩。红釉瓷:元代景德镇创新品种,是以铜红为着色剂、经高温在还原气氛虽烧成的。由于铜红的烧成技术比钴蓝还要难以掌握,因此成品极少。仅元大都遗址有少量出土,只有盘、碗、印盒等小件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