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姆·文德斯:德国新浪潮之后
1982年,年仅37岁的法斯宾德不幸早逝,“德国新电影的心脏”就此停止。然而,其他三架马车依然驰骋在光影之路上。文德斯在运动之后进入新阶段,在剧情片创作上显得力不从心,而在纪录片创作上开创出一片崭新境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主将法斯宾德的逝世,德国新电影运动渐趋没落,赫尔佐格、施隆多夫转去好莱坞拍片,作品锐减,且在强大的好莱坞体系下难以施展。
维姆·文德斯继续经营自己创办的“公路电影公司”,拍摄了一些剧情片,诸如《里斯本的故事》、《百万美元大酒店》,但与德国新电影运动时期相比,整体品质令人堪忧。反倒是运动之后拍摄的纪录片,因其选材的绝妙和结构的精巧,在世界各地广受赞誉。
“终结公路电影”《直到世界尽头》完成后,文德斯拍摄了《柏林苍穹下》的续集《咫尺天涯》,用一具犯罪类型片的外壳,包裹了一个残酷的柏林寓言。虽然影片呈现出柏林的另一面相,但却并未受到太多认可,普遍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狗尾续貂之作”。
随后拍摄《里斯本的故事》,致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葡语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老友鲁迪格·福格勒出马,饰演一名电影收音师,驾驶汽车游荡各处,影片从中也传达出文德斯的个人创作观——用心记录影像与声音。
随后,文德斯与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合作《云山的日子》,由安东尼奥尼操刀剧本,两个联合指导,约翰·马尔科维奇、苏菲·玛索等大牌出演。两位电影大师对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做了细致的艺术化处理,几个爱情小故事由马尔科维奇饰演的导演串联起来,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如云上的日子,飘零而无奈。
2000年后,文德斯的《百万美元酒店》、《帕勒莫枪击案》都借由犯罪类型的包装,讲述对于人生探寻的故事。《百万美元酒店》在U2乐队主唱波诺的操刀下,影片配乐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2007年,电影大师英格玛·博格曼、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相继离世,文德斯拍出探讨死亡主题的《帕勒莫枪击案》,献给两位大师。不过影片过于营造气氛,以致有些不知所云。
剧情片一直以来是文德斯个人思想的延伸,始终关照对生活意义的探寻,颇具自传色彩,而纪录片的拍摄则是文德斯个人喜好的延伸。作为一名十足的文青,文德斯喜爱旅行、摄影、音乐,对艺术怀有真挚朴素的情感。不同于赫尔佐格的纪录片题材多样,充满神迹与执迷,文德斯的纪录片始终局限在人物题材上面。新德国电影时期,文德斯已经拍摄了记录尼古拉斯·雷的《水上回光》、追忆小津安二郎的《寻找小津》、记录日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的《都市时装速记》。在这些影片中,文德斯善用视听语言与符号进行叙事,如《水上回光》中的帆船,《寻找小津》中对小津拍摄方式的模仿、《都市时装速记》中对电影媒介的创作性运用。
八十年代后,热衷满世界跑的文德斯,来到世界各处,拍摄他心目中的艺术大师。综合来看,文德斯的人物纪录片主要是一种题材,两种类型。一种题材指,文德斯拍摄的皆为心目中的艺术文化英雄,两种类型指,一种是拍逝去的人物,另一种是拍仍健在的人物。前一种类型代表作为《水上回光》、《都市时装速记》、《乐满哈瓦那》、《地球之盐》,后一种代表作为《寻找小津》、《光之幻影》、《布鲁斯之魂》、《皮娜》。
一向对音乐充满热情的文德斯,在九十年代末来到遥远的古巴,拍摄了享誉国际的纪录片《乐满哈瓦那》。一次,文德斯来到古巴旅行,在旅行中发现了一支已经沉寂的古巴乐队。于是,文德斯来到古巴,将这些古巴老艺术家请出,拍摄了他们的故事。片中古巴老艺术家纯真可爱的天性,和悠扬美好的古巴音乐都得到充分展现,也让这些人再次被世人记起。
亮相戛纳的《地球之盐》同样获得巨大反响,影片记录了巴西摄影家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创造性地让萨尔加多面对摄影作品与观众讲述,并在结构上呈现出萨尔加多的心路历程。
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艺术家,编排影片的结构显得尤为复杂。《光之幻影》是文德斯在母校任教期间拍摄的纪录片,用默片方式扮演,并插入诸多采访,致敬了与卢米埃尔兄弟同时期的德国电影人马可斯兄弟,黑白彩色切换自如,影像十分动人。
《布鲁斯之魂》记录了文德斯心中三位伟大的布鲁斯歌手,在编排结构上尤为复杂,影片透过纪录片、默片搬演、他人的资料,将三位布鲁斯歌手的故事用剧情片的套路展开,并在演唱部分,创造性地将黑白画面中老歌手的演唱,过渡到彩色画面中名人的演唱,为此,文德斯请来了娄·里德、克里斯·托马斯·金、尼克·凯夫、詹姆斯·布拉德·乌尔姆等27位艺人。
3D纪录片《皮娜》借友人的追忆和舞蹈,展现了“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的魅力,惊艳的场面与立体的舞蹈,再现了皮娜舞姿的旷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