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天龙寺,足利尊氏为悼念后醍醐天皇所建

京都岚山的天龙寺,是景区中的重中之重,非常值得一看。从门前的牌子上得知,天龙寺是临济宗天龙寺派的大本山,天龙寺连同里面的曹园池庭园入选为“世界遗产”。

天龙寺的建造者为室町幕府的开创者,足利尊氏。所以这里不仅做为景观很值得观看,历史也值得说说。 这是天龙寺的山门,比较普通。

进入山门后,感觉里面占地面积很大,有停车场,放生池。

还有一些寺下面的“别院”,也就是所谓的“塔头”。

其实塔头就是历代高僧的墓地,而这些别院的后面还有大片的墓地,一般游客是很难看到的。

这是其中一个别院,创立于14世纪的慈济院。

慈济院屋顶的盘龙,是日本近代著名画家里见米庵(1898–1993年)所绘制。

寺院内还有神社,这在日本也不属于少见。这是一个在日本非常多见的八幡神社。供奉八幡大神,也称八幡大菩萨,原型是三世纪的日本天皇,镰仓时代后,被当做日本的战神,多为武士阶级供奉。

这是天龙寺的法堂,建于1900年。天龙寺的历史虽然很悠久,但寺庙大多毁于历代战火,所以,今日所见之大多数建筑多为19世纪后重建。

法堂在日本的禅宗(临济宗属于禅宗)寺庙中比较多见,相当于中国佛教寺庙的讲堂,重要性仅次于金堂(大雄宝殿)。天龙寺的法堂内供奉的是释迦三尊像、以及光岩上皇、足利尊氏和历代住持的牌位。

前方的建筑才是天龙寺的核心,也是收费的地方。左边的建筑是售票处。门票分两种,如果只参观庭园是500日元,参观本堂另外加300日元(我推荐去)。

这座建筑叫库里,建于明治32年(1899年),明治时期的日本建筑风格特征明显。

库里也是本堂的入口,这里进去要脱鞋。在日本经常有要脱鞋的地方,所以要注意袜子不要有洞哦。

库里入口处屏风上的图案,是天龙寺前任住持平田精耕亲笔所绘的达摩图,可算是天龙寺的Logo。

与库里相连的有大方丈和小方丈,大致呈L型。明治32年重建的大方丈是核心建筑,也是最大的看点。这是从小方丈看大方丈。

大方丈内部不能进去,但可以在外围走动。

天龙寺创建于1339年,奠基人是室町幕府的开创者足利尊氏,寺的开山人(首位住持僧人)是梦窗疏石。作为与足利将军家和后醍醐天皇有渊源的禅寺,一直被认为是“京都五山”之首。前文曾提到过,所谓京都五山是指天龙寺、相国寺、建仁寺、东福寺和万寿寺。

由于天龙寺的带动作用,周边的寺院最多时达到一百五十多座,后来由于历史上的多次火灾和战乱,许多寺院被毁后就没有再恢复。现在天龙寺所在的嵯峨一带依然还有很多的寺庙(桂川以北叫嵯峨,以南叫岚山)。

大方丈里的“方丈”二字,是天龙寺第八代住持关牧翁的手笔。

大方丈内供奉的本尊是释迦如来坐像,平安时代后期(大致在11-12世纪)的作品,是天龙寺内最古老的文物,游客好像是看不到的。

这是大方丈,前方的建筑是小方丈。大方丈和小方丈还有再往前的多宝殿,都是相连通的。如果不买300元的票,只可以在下面游览。

大小方丈前的庭园,叫曹源池庭园,非常精美细腻的日式园林景观。

大方丈的后面。

从后面透过大方丈看曹源池庭园。

这个门后面就是前面看到的法堂。

这是小方丈,具有书房、接待和做法事的功能。

这是从小方丈看过去的大方丈,高大的屋顶显得非常的气派。

从小方丈看曹源池庭园。

与大方丈不同,小方丈是可以进去的,走走坐坐都行,但是不能躺卧。

从小方丈通往多宝殿,要经常这样一个长廊。

长廊两边也都是这样的景致,还有潺潺的流水声,很有意境。

我们在多宝殿内是看不到其外观的,稍后下去庭院再看。

这是多宝殿内的拜殿,资圣(資聖)二字,取自天龙寺的全名,灵龟山天龙资圣禅寺。

多宝殿拜殿内供奉的是后醍醐天皇的坐像。这里要说说这位天皇和足利尊氏的关系,以及天龙寺的开山祖师,梦窗疏石。

后醍醐天皇,日本第96代天皇,日本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天皇,也是镰仓幕府与室町幕府之间唯一一位曾经独掌大权的天皇(日本历史上的天皇大多数是没有实权的)。

后醍醐天皇所处的时代是镰仓幕府后期(刚刚经历过两次抗元战争),当时的天皇还是受幕府所控制。同时,皇室内部也分为两派,持明院统(派系)和大觉寺统,两派轮流出选天皇。

1318年,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由于他深受中国南宋程朱理学的影响,意欲摆脱幕府的控制,亲自掌权治国。他给自己起的名号后醍醐,就是为了效仿10世纪曾经权利很大的醍醐天皇,于是,他策划了倒幕运动(五百年多后的倒幕运动并不是首创)。

1332年,几次策划倒幕运动失败的后醍醐天皇被流放。持明院统的光严天皇即位。

流放中的后醍醐天皇继续组织力量准备倒幕,镰仓幕府派出大将足利高氏前往镇压,不料这位足利高氏却暗中与后醍醐天皇联络,并举兵推翻了镰仓幕府。

1333年,后醍醐天皇重新回到京都,光严天皇也随即被废。后醍醐天皇改元号为“建武”,实施所谓建武新政,废除了之前限制天皇的幕府、摄政、关白等。

为了奖励推翻镰仓幕府的功臣足利高氏,天皇将他讳名尊治中的“尊”字,赐给了足利高氏,足利高氏遂改称为足利尊氏

但后来,后醍醐天皇与足利尊氏又发生了分歧,加上建武新政的一些不足造成了社会的矛盾,让二人反目成仇。

1336年,足利尊氏率军攻占了京都,后醍醐天皇再次被废,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即位。

足利尊氏废除了建武新政,并在京都建立了幕府。

1338年,足利尊氏让光明天皇封他为征夷大将军(两百多年后的丰臣秀吉最终也没有得到这个尊贵的称号)。

再说被废的后醍醐天皇逃出京都后,在奈良的吉野又组建了一个朝廷,即日本的所谓南北朝。

按理说京都的光明天皇应该更正统,其实不然。因为日本历代天皇有三件“神器”(草雉剑、八咫镜和八尺琼勾玉),拥有这三件神器的才是正统的天皇。后醍醐天皇被废后,交给足利尊氏的三神器是仿制品,所以,京都的光明天皇怎么也不能算正宗。

有个事要说明一下,虽然足利尊氏是室町幕府的创建者,但当时的幕府还不叫室町幕府,直到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将幕府建在京都室町的豪宅时,才有了室町幕府这个词。足利义满就是动画片一休里面的那位将军大人。

1392年,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重新统一了日本,南朝的后龟山天皇将三神器交给了北朝的后小松天皇,五十多年的日本南北朝才结束。

1339年,后醍醐天皇在吉野驾崩了。为了凭吊后醍醐天皇,足利尊氏在京都建造了这座天龙寺,之前这里是大觉寺统的离宫,后醍醐天皇曾在此渡过童年。

你可能会有疑问了,后醍醐天皇和足利尊氏不是敌人吗,为什么足利尊氏还会为后醍醐天皇建天龙寺呢?

这要说到国师梦窗疏石了,这位禅宗高僧当时在武家中的威望非常大,而且他个人与后醍醐天皇和足利尊氏的私交都非常好。所以,当梦窗疏石建议足利尊氏建天龙寺时,足利尊氏就同意了。

而且,后醍醐天皇虽然下诏讨伐足利尊氏,但足利家族内部也时有矛盾发生,所以双方都有向后醍醐天皇暗送秋波的行为。再加上之前他们曾经一起推翻了镰仓幕府,后醍醐天皇为他赐名尊氏,也许后醍醐天皇的死也让足利尊氏有所伤感吧。

不管怎么说,为后醍醐天皇建菩提寺,对足利尊氏的声誉都是有好处的。日本历史上对足利尊氏的评价一直不高,因为他违背了传统文化的“忠”,不过近些年有些转变。

当时,足利幕府也是百废待兴,资金缺乏。建寺需要大量的资金从何而来呢,还是梦窗疏石向足利尊氏提的建议,向当时的元朝派出贸易船,通过与元朝的贸易筹集资金,船的名称就叫“天龙寺船”。

日本的镰仓幕府与中国的南宋官方关系还是不错的,贸易往来也很频繁。但自从元朝两次攻日后,日本官方与元朝就断绝了官方交往。

所以能够向元朝派贸易船,在当时的日本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1345年,天龙寺建成,国师梦窗疏石自然就成了寺院的开山人,即首任住持。

多宝殿外面,再往北就是天龙寺的北门了。

多宝殿的抄经室,抄经需要另付1000日元。

这是位于大小方丈中间的厕所,因为参观不能穿鞋,所以厕所里面还配有很多拖鞋。

现在从本堂出来了,再继续游庭院。

大方丈东侧庭院,碎石子梳过的痕迹,日本寺院很多见。

刚刚走过的大方丈的参观走道。

大方丈西侧的曹源池庭园。

关于曹源池庭园的介绍:

曹源池庭园,是天龙寺的开山祖师梦窗疏石亲自设计的,据说依旧保持着六百七十多年前最初的样子,所以,连同天龙寺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介绍上说,水中有几块石头取自中国鲤鱼跳龙门的典故,我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开山祖师梦窗疏石是后醍醐天皇和足利尊氏的朋友,所以庭园既有王家文化的优美,又有武家文化的粗犷豪放。

至于曹源池的得名,据说还是梦窗疏石在挖池塘时发现的一块石碑上,有“曹源一滴”的字样。曹源一滴我查了一下,据说是禅宗的精髓。曹源,即曹溪之源,曹溪则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别号。他的肉身现在位于广东韶关的南华禅寺。

如果用一张图片代表天龙寺,那肯定是这里了。

近看大方丈,也是歇山顶式建筑,日本叫做“入母屋造”。

小方丈

从外面看小方丈与多宝殿之间的走廊。

多宝殿也是近代重建的,建于昭和9年(1934)。镰仓时代的建筑样式。据说是按照后醍醐天皇在吉野行宫的紫宸殿的样式建的,也是歇山顶式(入母屋造)建筑。

多宝殿北,观音菩萨像前的喷泉池。

这一片叫百花苑。

这块石碑其实是个立起来的石砚,是明治32年(1899)重建法堂时,用来作画用的。据说要有60个人来磨墨,不知道作画的毛笔要多大。

石碑下的洗手池上刻有“洗心”二字,洗手的时候更要静心。

这篇竹林的后面,是京都岚山风景区著名的一景,竹林小径。

多宝殿的西侧,有一个山丘。

站在山丘的高处,隐约能看到京都市区和京都塔,所以山丘也称“望京之丘”。

山丘上看多宝殿。

望京之丘下的花园小径,不同的季节一定有不同的颜色。

这是天龙寺的北门,从这里出去,通过竹林小径,就可以去到岚山景区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