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地名志之高阳地名简介(六)
蔡营 在杞县城西南15公里、高阳西北6公里处。2个村民组,126户,602人,耕地800亩。蔡营村委会驻地。
相传清初蔡某带刀指挥,电兵于此。其名称营顶。后在营地东南400米处建村,名为蔡家营,简称蔡营。
聚落长方形,面积8万平方米。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8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
山寨 在杞县城西南16公里、高阳西北6公里处。3个村民组,84户,423人,耕地559亩。属蔡营村委会辖村。
明初山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山家寨,后简称山寨。清道光二十四年黄水淹过后,庚戌进土朱崇洛由兰仪迁此,繁衍至今仍用原名。
聚落长方形,面积1万平方米。东西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19眼。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东通葛岗一高阳公路
常寨 在杞县城西南15公里、高阳西北6公里处。6个村民组,268户,1274人,耕地1900亩。常寨村委会驻地。
相传,明初常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常塞。清代鹿姓由商丘迁来虽成望族,仍用原村名。
聚落长方形,面积20万平方米。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大路东通高阳
张家洼 在杞县城西南13公里、高阳西北4公里处。4个村民组,324户,1622人,耕地1532亩。张家洼村委会驻地。
张姓迁此定居,以姓氏名村张家洼,简称张洼。
聚落长方形,面积21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有机井22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兼种果树22亩。饴糖(麻糖)是该村传统产品,畅销城乡。
有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东南通高阳
于洼 在杞县城西南13公里、高阳西北3.5公里处。4个村民组,377户,1822人,耕地2080亩。于洼村委会驻地。
明朝中期于姓由山西洪洞县首迁巩县,次迁通许,再迁杞县,定居此地。于姓繁衍齿众,因地势西头洼,故村名为于洼。
聚落长方形,面积27万平方米。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31眼。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部分村民善于套种。早熟和晚熟瓜,经济收入高,邻村莫及。
东王堌 在杞县城西南15公里、高阳西6公里处。15个村民组,545户,2464人,耕地390亩。东王堌村委会驻地。
因村内有故王庙,得名故王岗。宋元明时期铁底河支流,从该村东南经过,河水经常漫溢。居民筑堤后依堤建村,改名东王堌。明清时有集市,称老街,清同治年间集迁寨内。
聚落长方形,面积42万平方米。东西街4条,南北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机井40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公路东通高阳
后岗尾 在杞县城西南16公里、高阳西6公里处。6个村民组,152户,810人,耕地1216亩。属东王堌村委会辖村。
据民国八年《杞县志稿》记载:“春秋时期,鲁隐公十一年齐、鲁、郑三国伐许,许灭归郑。”郑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干、许东偏、许叔感、郑之德,修衣冠陵、建生祠以媚郑。字貌森严,卫戌把守,视若诸侯行宫。年久战乱,洪水淹没,虽修复不是当年规模,现仅存郑王陵于村后岗,取名“后岗尾”。
聚落近似正方形,面积1.5万平方米。东西街2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西坡青沙,北坡淤土,其余两合土,有机井16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
王堌集 在杞县城西南16公里、高阳西6公里处。8个村民组,652户,3262人,耕地3160亩。王堌集村委会驻地。
原名故王岗。宋、金时期南有包河,北有铁底河。河水常决口泛滥,村民筑堤防范,故名王堌。清同治元年筑寨,集市由东王堌迁寨内改称王堌集。
聚落矩形,面积34万平方米。东西街6条,南北街3条。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多淤,机井52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大豆、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2处。
公路东通高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