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慢?读了忘?这篇深度长文教你如何打造高效且致用的阅读术
不求方法与不求甚解的读书,当心你是在做无用功。
大学毕业之前,我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阅读。平常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 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 没有具体的阅读计划;
- 没有做过读书笔记。
结果就是,书读完了但跟没读一样。读书没有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读小说也纯粹是用来打发时间,因而一度认为读书就是白费力、无用功。
可是自从接触到拆书稿、讲书稿和深度解读稿的写作之后,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功,就系统学习了一下阅读技能,给自己补了人生第一堂读书课。
然后觉得“读完了的书即使记不住,但终究会溶于你的血液”这样的话简直是最大的毒鸡汤与骗局。对于从小就没有阅读能力(从小基本没看过啥书)的人来说,后天不学习怎样读书,那么读书就是在做无用功。
成年之后,读书应该要功利,要有明确的目的。进入职场,时间精力都有限,就更加需要学习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最多的内容,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助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其实做到“读书快、读了不会忘、读了能有用”并不是很难。只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读书,大多数人还是用着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一字不落的读书习惯。
在精读过几十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籍,并且成功实践了近一年成效显著之后,我相信下面这些有关速读的心得与技巧一定对“想提高阅读能力”的你有所帮助。相信我,只要选对方法,并积极实践,你也能掌握高效并且致用的阅读术。
本人这大半年来学习过的有关“如何读书”的工具书
一、读书慢--如何提升阅读速度
你听说过一年读七百多本书的神人吗?
日本职业书评家印南敦史就是这样一个阅读高手。为了撰写书评,他能够在30分钟内就读完一本书。之后,再用60分钟撰写书评文稿。
只知道这些你可能还不服。但我想再跟你说,他写的书评还能让书大卖,你是不是就会惊为天人。不禁畅想,要是掌握了他这项快速阅读技能,稿费不就可以拿到手软?
他以前也是一个读书极其慢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害怕阅读的人,但通过科学方法的练习,他成功做到了一年读书700本,已累计读书几千本。
下面就分享我自己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速读方法:
想提升阅读速度就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练习:
存储式阅读和流水式阅读对比图
1.流水式阅读法:
读书慢的人大多执着于存储式阅读。意思就是他们读书的时候往往期待自己能够记住所有的信息。这种认知让他们害怕错过每一个字。于是,每次读书都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
这就是最普遍的错误认知导致错误的读书方法。
印南敦史说:“要想读书速度上去,就必须避免存储式阅读,而采用流水式阅读。”
什么是流水式阅读呢?
“流水式”源于英语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就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那具体怎么做呢?有以下两个原则:
①选书坚持“9:1”原则
“9:1”原则就是指:市面上的书大致可以分为,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占九成,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占一成。
自嘲靠读书从18线小城逆袭成为自媒体大咖的彭小六曾分享速读心得时就被人刁难过,有听众问他“请问怎样在半小时内把《道德经》读完”。
这位听众就是不懂“9:1”原则,看似是刁难了彭小六,其实也表明了自己的无知。快速阅读不是叫你快速读完所有的书,而是对于那些非虚构类,如工具类、认知类的等等书籍,你可以用速读技巧。
②每本书邂逅1%原则
选出能够快速阅读的书之后,就需要从以前一字不落“复制100%”的习惯改为“邂逅1%”。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你需要给自己算这笔账:
花一周时间仔细阅读(复制100%)一本书,一个月之后你仅能记住1%的内容。同样,花一周的时间快速阅读10本书,一月之后就能记住全部内容的10%。后者岂不是更加划算?
这就是邂逅1%的核心意义所在。
空白卡片法示意图:遮挡上部,避免回看
2.空白卡片法:
空白卡片法是我认为防止重读和帮助提高注意力的最有效读书方法。
阅读速度一快,大脑就会感到紧张不安,非常想跳回去重读刚才已经看过的内容,深怕自己遗漏重要信息。
为了避免倒读、重读浪费大量时间,你就可以用一张空白卡片遮挡住已经看过的内容,强迫自己往下看。(如图所示)
养成不会重读习惯之后,就可以撤掉空白卡片。个人亲测还发现,空白卡片不仅能防止重读,还能使你注意力更集中。因为你只能看一遍,大脑就会集中注意力在要看的内容上。
3.分节阅读法: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读书时人的眼睛不是水平滑动的,而是不断的停下和跳跃。
分节阅读法就是教你如何正确的停下和跳跃。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当我们眼睛看着一个字的时候,其实旁边的字也是能够看清楚的。这就是俗话说的“余光”,你余光能看到的东西越多,就说明你的视距越宽。反过来,刻意练习拓宽自己的视距,你就能在眼睛的一次定焦中看到更多的信息。
这就是分节阅读法的科学原理。
具体有这四个训练技巧:
视距金字塔示意图(完全可以自制,私聊我也可以发你我自己做的)
①视距金字塔训练
注意力集中在每行中间的数字上,从最上面的数字开始慢慢移动视线到下一行。尽力用余光去看清楚两边的数字或字母。
符号定焦训练示意图:锻炼眼球定焦能力
②符号定焦训练
该方法就是专门锻炼眼球的定焦能力。练习时,确保每次眼睛都定焦在粗线条上面,快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训练。同时,在定焦之后,也要保持余光看到同一行中旁边的粗线条。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每行定焦三到四次,等到熟练之后,每行可以减少到只定焦两次,甚至一次。
压痕法训练示意图:阅读提速的利器
③压痕法训练
如果不经过训练,你读完每一行字之后,眼睛是不是回到了下一行的第一个字?压痕法训练,就是在熟练符号定焦法的基础上,进行实战演练的方法。
每读完一行,视线不是定焦在最后一个字,也不是回到新一行的起点,而是定焦在左右两边各缩进1.5厘米的地方。(如上图所示,自己练习时可以画这两道线)
语义单元拆分训练示意图
④语义单元拆分训练
此法就是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接近快速阅读的实战训练。对视距和定焦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个语义单元就是指只要一次定焦就能够获取的完整信息。
具体是这样训练的:
你可以找一篇文章,将其复制到文档中,每行分成三个语义单元,一行定焦三次。经常训练,你就能掌握眼睛定焦的节奏,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节奏,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
总结一下这四个方法:其中视距和定焦训练是基础,也是需要坚持长期训练的技巧(如果是新手,一个月的刻意练习就能看到显著成效)。但这不是说,非要练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进行实战。你完全可以选定一本不太难的非虚构类书籍,将以上所有的方法都用上,以此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
二、读了忘--如何提升阅读理解与记忆能力
读了记不住--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最痛苦的事情。可以说我们读书致用就是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
有句老话说的好: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解决读书读了忘的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靠笔记。
那具体应该如何做读书笔记呢?经过我实践,我认为做好这三步就够了:
“一行采集”示意图
第一步,三行记录法
这是从印南敦史那里学来的方法,印南敦史就是靠这种方法写出书评的,实用性极强。
什么是三行记录法呢?
“三行”指的是: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一行采集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准备摘抄你想记住的内容。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摘抄内容(标明了页码之后,也可以读完全书后再来摘抄),尽量控制在几行以内,保证短小精悍。
一行精华指的是从摘抄下来的内容中,找出自己最钟爱的一行,将自己喜欢它的原因写下来就是一行评论。
第二步,写书评法
做好第一步之后,你就有了素材写书评。写书评就是让你加深对原书的理解。
具体怎样写书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但这两点是基本相通的:
①书的价值
首先,读完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就是你在书评中要花篇幅写的内容;其次,这本书对于作者来说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他想要传达的价值是什么;最后是你站在市场的角度,看看大家应该关注的价值是什么。
这三种价值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总之,这三个角度带来的价值就是你需要用重墨书写的内容。
②书的不足
书评不同于读后感,读后感更多的是一种自嗨。成年人的读书更应学会客观评价。如果书没有不足之处,那为什么同样一个领域的书会层出不穷呢?就比如关于怎样读书的书,我自己就看过几十本。
每个作者都是站在自己的领域与角度写书,所以这些经验适用于哪些人,不适用于哪些情况,你都要思考清楚。这样你就会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就能深入挖掘出书本之外的潜在信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就是战胜遗忘的结果
第三步,定时复习法
写好三行记录和书评之后,要想以后不忘记书中精彩内容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有重复,只有和遗忘做斗争。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根据上面的时间点,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才能保证对读过的书有持久的记忆。
读书就是为了致用
三、读书致用--如何将读过的书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读书有用、读书无用时不时能够占据话题热搜榜。
看到流浪大师国学知识信手拈来,红爆网络,大家说读书有用;看到名校毕业生落魄街头,甚至堕落犯罪,大家说书读多了也没用。
其实,读书有用、没用,都是看个人怎么学、怎么用。我认为想要自己读过的书能够帮助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就要做到下面两点:
第一:做一个功利的读书人
古人说读书要不求甚解,这误导了很多读书人。读书要不要求甚解,也是时不时就会被热议的话题。
在我看来,读非虚构类,如认知类、工具类书籍,就是要求甚解。古人说的“不求甚解”针对的都是古籍经典。如《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你要是非要去弄明白老子到底是在说啥,那你就真的“非常道”了。
那如何做一个功利的读书人呢?具体有如下两个标准:
①选书功利
前面说到“9:1”原则是说9成书可以快速阅读,1成书是不能快速阅读的。
选书功利,不是教你只看能够快速阅读的书,也不是教你看成功学,而是让你从自己实际需求出发选书。比如,你现在想提高阅读能力,那么你要选的书就是关于如何阅读的书;你想要提高营销能力,你就要选如何提高销售水平的书等等。
对于那些不能快速阅读的书,如虚构类文学小说等,你需要在解决了你目前紧迫问题之后去选择。试想一下,你现在焦虑着如何通过写作变现,你还会沉下心来看文学读小说?
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选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就是选书功利。
②读书功利
选好书之后,就要做到读书功利。
什么是读书功利呢?
就是抱着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态度,去书中找答案。比如,你需要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或者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那么你选好相关书籍之后,就直接去书中找这部分内容,其他部分完全可以忽略不看。
没有找到答案就换一本书,直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为止,这就是读书功利。
我的关于“如何读书”的主题式阅读
第二:通过主题式阅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致用方法
什么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读三四本书,在熟练之后可以同时读三四十本书的阅读法。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快速的帮你把一个领域的知识建立起来。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呢?具体有这三个步骤:
①明确主题
就是想清楚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想要学习哪个领域。不能太宽泛,因为大领域涵盖内容颇多。
比如你想要系统学习一下心理学领域的知识,你不能笼统将心理学列为主题,而是要更具体点,到底是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决策心理学还是社会心理学。
然后用六何分析法,也就是“5w1h”列出自己的问题。
比如你现在想要进行主题阅读就是“如何读书”,用5w1h分析如下:
what:主题是什么?主题是“我要学习如何阅读”;why: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读书慢、读了忘等等原因;when: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学习完?大约在半年之内可以完成;where:在哪做或从哪入手?从找人咨询入手;who:涉及到哪些人?靠读书逆袭的大咖、自己等;how:如何实施?先是咨询,在根据咨询结果,列出书单,再进行练习和实践。
②找到书籍
确认问题之后,接下来便是找相关书籍。除咨询大咖帮你开书单之外,个人还建议用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的找书法。
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想学社会心理学,你就可以先找当今国内外知名领域的专家学者,找来他们的著作;然后顺着这条线向上寻找,看看他们的研究传承,搜索他们的老师、“对手”(派系不同的学者)以及他们推崇的先辈、大师。
有人说,想要研究一门领域最好先看学问奠基人的著作,因为后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延伸。比如想学习认知心理学,就看弗洛伊德、荣格等大师的作品。
个人认为,这不适合新人。从衍生出来的著作读到大师,就像升级打怪一样,难度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增加。一上来就读大师作品,往往会由于艰涩难懂而读不下去。
③寻找答案
对于靠主题阅读解决某单一问题,如怎样整理写作素材,你完全可以找来四五本关于写作的书籍,然后只看这一章节,借鉴参考不同作者的做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对于想系统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提升某一项能力,也是同样的道理。无非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你就要多找一些来参考学习。
叔本华说: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尤其是成年人读书更要讲究方法,才能在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靠读书来提升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物质与精神生活。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文章:
本文从“读书慢、读了记不住、读了不会用”三个方面,层层递进,介绍了这一年来我在学习“如何读书”过程中实践过的高效且致用的读书方法与心得。不过,在学习如何阅读的过程中也不要太着急。
朱煮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愿平凡普通的我们都能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