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傑教授[生物科技研發專家 藝術投資風雲人物]|香港文汇报

林文傑教授
生物科技研發專家 藝術投資風雲人物
 
引文
著名眼科醫生林文傑教授,致力視覺藝術及生物科技研發領域發展,在生物學科技特別是眼科、腦科與轉基因疫苗的研究上,取得重要建樹和成就,並致力全球「公共衛生」保健、及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堅定追求,因而先後獲得17項國際專利。在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的同時,林文傑教授是一位孜孜不倦的企業家和慈善家,他將科學、藝術與慈善相結合,屢屢將作品捐贈給慈善團體,以香港當代藝術家的身份承傳中華文化藝術。
 
主文
   在中國廣東潮陽出生、香港成長的的林文傑教授,成長於普通家庭,父親在上環經營表行撐起整頭家,目不識丁的母親則負責照顧六個仔女,林文傑教授排行第二。小時候的林文傑教授已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家裏懸掛的字畫,經常被他畫龍點睛,他早年就讀於香港慈幼中學及香港華仁書院接受教育,中學畢業後往加拿大繼續學業,居於安省北部威廉堡市,榮獲該市獎學金入讀湖首大學,成為該校首批國際學生之一。
 
哈佛深造 赴華交流
 1967年,林文傑教授考獲湖首大學數學學士,翌年再取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理論物理學碩士,1970年及1976年分別取得多倫多大學考取醫學生物物理博士學位,年再考獲萊克德大學數學理學士。及後,林文傑教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師從兩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教授,先後任職哈佛醫學院及貝勒醫學院,並應邀擔任德州醫學中心眼科教授及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院長,長期從事醫學研究工作;1982年,林文傑與奧比斯眼科飛行醫院創辦人佩頓教授首次赴華交流,將奧比斯眼科飛行醫院的服務帶入中國。
  及至1985年,林文傑教授在美國德州創立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休斯頓生物科技公司,他出任公司主席並在美國上市,被譽為「德州生物科技之父」,同年又獲聘為中國科學院名譽教授。在1988年至1992年他又應邀成為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首任院長,曾發表超過一百八十篇科學論文及摘要,其著作及研究興趣主要在於神經細胞傳遞之分子結構基礎,特別是接收視覺訊息之過程。 
 
國際專利 重要成就
  林文傑教授先後獲得17項國際專利,在生物學科技特別是眼科、腦科與轉基因疫苗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就。包括1989年榮獲「美國高科技企業家大獎」和「美國總統勳章」,同年,他又獲邀為美國總統藝術人文委員會委員,因此於1991年獲選為亞洲協會「風雲人物」。1992年發明的轉基因口服疫苗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21世紀十大產業成果之一,2001年這一專利榮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五個將會改變世界企業與科技的專利」之一稱號。2002年應邀成為中國國家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大學名譽教授,2006年任四川大學名譽教授。
  永不停步的林文傑教授,再於1993年創立美國生達醫藥集團。1994年,由於病毒的基因經常變異或重組,林文傑教授及其團隊另建新的研發平台,藉由植物乳酸菌阻絕病毒,期望快速推出「口服疫苗」,有效對抗如「登革熱」、「禽流感」、「口蹄疫」等傳染性疾病。公司發展至1997年並將集團總部遷至香港,他本人亦回流返港家居。
 
口服疫苗 大獲成功
   為了響應支持內地貧窮地區推行防盲治盲的社會效果,林文傑教授與團隊共同創辦世界眼科組織(WEO),先後在西安、成都、新疆、黑龍江、海南島等地建立了多個WEO眼科中心。及至2000年,林文傑教授再針對豬的「腸胃病毒」,可引起豬腹瀉的病毒,他與團隊以玉米及馬鈴薯為載體研發「口服植物疫苗」大獲成功,該專利並於2001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選為全球最重要的五個專利之一,同時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廿一世紀最重要的十個發明之一。
   2010年,林文傑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成功研發出一種能抵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並阻止其在家禽界傳播的流感「疫苗」,該團隊冀針對其他傳染病毒的「口服疫苗」研發工作,希望能推出更有預防效能且具永久免疫的「口服疫苗」。
  「近幾年來,科學界已證實進一步控制及消除蚊蟲、飛禽及其他畜牧業動物所衍生之各種人畜共患型傳染病毒的重要性。研發有效疫苗,才能少用抗生素,一旦其動物用「口服疫苗」臨床實驗成功,未來獸醫將不用再追著豬打疫苗。」
 
轉型發展 生技產業
  林文傑教授認為,近20多年來,植物性「口服疫苗」的研發技術,已有令人期待的績效,這些「口服疫苗」的推出,已經帶動過去十年的生物(醫療)科技發展「新格局」。「目前,抗原及相關抗體的研發已經達到口服劑量所需的水準,而可應用之遞送形式亦已取得相當的進展,已為早期的動物臨床試驗提供安全的療效數據。」
   在林文傑教授看來,目前的港澳台三個地區的經濟情況及生技研發基礎,均受景氣蕭條、股市及地產業不振影響,而拖累整體經濟發展,未來經濟動力將以慮轉型發展生技產業。他認為,生技產業所需人力資源較少,且不會污染環境,加上有內地作原料、研發及市場之依靠,港澳臺極適合發展此一產業。但生技產業是長線投資,不能急功近利或短炒操作,否則只會重蹈科技泡沫爆破的覆轍。
  鑑於市場上還沒有「登革熱」的特效藥及疫苗,加上在在台灣地區已有不少學者專家積極參與「口服疫苗」的研發,然而仍未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因此林文傑教授以新的「疫苗」抗病毒策略及藥品,為成功治療「登革熱」併發症帶來一線希望。
    科學奧秘的探索,吸引著林文傑教授對萬物之理的美感,不知疲倦地在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探索。從20多年前開始「口服疫苗」研發至今,林文傑教授與團隊的願景,就是生產出價廉且具效能的疫苗供全球所用。隨著專家團隊的逐步到位,林文傑教授有信心能將立足於兩岸四地的研發工作,成功地化為臨床實驗成果,造福於各地。
  林文傑教授在視覺藝術及生技研發領域的建樹,結合文藝及科技的成就,致力於全球「公共衛生」保健、及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堅定追求,能為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帶來福音。
 
配稿
結合科學、藝術與慈善相
  林文傑教授是傑出的視覺神經科學家,同時也是富創造性的藝術家,1980年,他自創「心靈書體」寫書法,可閉目執筆反轉書寫,發明利用菲林紙和攝影液「折光畫」或稱「納米藝術」,以不同攝影液體在黑白相紙上顯現不同顏色與效果。
 「天時、地利、人和都很重要,我一直都在做關於和諧的作品,」林文傑教授認為,藝術品與市場價值的關係,藝術是非常主觀的,而當代的藝術講求概念,就像食物講求口味一樣,因此,無論是時事、科學、慈善,都會帶給他創作的靈感,如早於2004年奧運期間,他將奧運會的象徵五個圓圈繪成一個「樂」字,創作出《歡樂頌:奧林匹克精神》這幅作品。
  1982年起,林文傑教授與分別來自港澳台地區的國畫大師張大千、趙少昂、關山月合繪《梅蘭竹芝》圖,象徵中華民族之團結與中國人民之天下一家。1999年,林文傑教授又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選為「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九十九位中國藝術家」之一。2000年後,林文傑教授先後獲中國及外國機構或組織邀請為特聘藝術家,貢獻新作。2013年,在香港藝術館創館總館長譚志誠的新書中,林文傑教授獲評香港當代八大藝術家之一。
  林文傑教授將科學、藝術與慈善相結合,屢屢將作品捐贈給慈善團體。他與佳士得結緣於20年前的紐約,緣於任層眼科教授時受邀攜同作品參加生平第一次拍賣。「去年是我們合作的20周年紀念,佳士得又想做多些慈善事業,大家一拍即合,籌辦了此次拍賣,我希望這次拍賣可籌得過千萬的善款。」
   這些把握投資風險、大手筆的運作,似乎與一位元埋頭於視覺神經研究的科學家和浪漫想像的藝術家,很難統一起來。然而事實上,擁有企業家的激情的林文傑教授個性是相通的。
   在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的同時,林文傑又是一位孜孜不倦的企業家和慈善家。源於這種強烈的心理驅動力,林文傑教授把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經驗,成功地運用到了眼科醫療服務方面。除了自己創辦的生物科技公司之外,他還是一位非常敏銳和果斷的投資者,同時擔任多家香港和海外上市公司之主席和董事。
  「我支持藝術家參與展覽和拍賣,不止是為了賺錢,而是被人欣賞的時候會感到很開心,也會增強自信,對創作有着正面的影響。當今藝術市場火熱,與錢的貶值不無關係,藝術投資交易活躍使藝術品的價值愈來愈高。」

.

以上转自香港文汇报

上图:胡金全与林文傑教授在维多利亚港

胡金全、鍾建新教授与 林文杰教授在香港富丽皇宫酒店共同创作

【名师名家名人坛】编委会

排名不分先后


荣誉顾问:

何达权(美)、 林文杰(港)、胡正云、孙其昌、邓瑛(德国)、向雲(港)、鍾建新(港)、黄汉然(美)、杨健鹰、木子(港)、岑明辉(委内瑞拉)、易人、周庆明(美)、晓风、胡金全(左龙右虎)

总编辑:大贺  

执行主编:艺术名家赵军、胡家谊

荣誉主编:淑文(新西兰)、老男孩、胡诗云

副主編:熊晓冬、陈燕平、徐国平(旅欧)、山风、播音、季俊群(巴西)

荣誉编委:羊鸣、胡树新、周新生、苗电、高振东、殷雷、胡伟彬(澳门)

編委:张宗明、羊鸣、仿若、胡永贤、汤艳艳、邹小琴、谢宁、王印强、孙宝根、陈强、秋玲(港)、林金茂、曲万喜、刘洪生、马君、路杰、陈雅萍、赵银莲


法律顾问:王印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