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那一次骑车访友
那一次骑车访友
闲人
午后,自老家骑着自行车,大约行五里路,到湘岙回岭村,遇一座大山,山脚当时没路,想过去必须翻山越岭。岭,坡度很大,无法骑车上去。只好推着车前行,就算推着车,也有难度。幸亏我是农民子弟,从小干惯农活,有几分力气,倒也没有使出吃奶的力气,就推车上岭。此为新城岭,岭上有几棵大樟树,遮天蔽日,散发出阵阵樟树香。树旁有一路廊,虽不大,可让上岭的行人可以歇歇脚,避避雨。
过路廊一转弯,山路弯弯绕绕,倒也相对平坦。于是,我骑上自行车,无需动力,享受山岭的恩惠,滑行而下。随着山势,车速越来越快。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还正是应了这句话。推车上岭,累;骑车下岭,爽也怕。怕一不小心摔到山下,于是时不时地刹车,原以为这样能控制车速,车速也的确是慢下来了。可不幸的事也发生了,没轻松多久,只听咔的一声,车子的链条经不起我的折磨断了。
断了链条的车子不好控制,我推着车子继续往前行,希望能在前方的新城村里逢着修车铺或者会修车的好心人。
进村子,见人就打听,有没有修车铺?回答很一致,一个小山村,哪来修车铺?有没有修车的人?都忙自己的活去了,村里少有人,谁会给陌生人修车?
无奈,只好推着车继续前行。从老家到这次目的地师范同学陈日友家西翁村,还有一大半的路程,可在这山乡根本找不到修车的地方。要是回头,翻山越岭不说,还要推到五里路外的娘娘宫,才有修车铺。一来一回,耽误不少时间。思来想去,还是辛苦自己推车前行了。
当时的路,都是沿着山脚而修,是简易的沙石路,弯弯绕绕,使路更长,距离更远。比不上现在,都是水泥路,直,也缩短了距离。
虽然知道同学家的方向,可我是第一次走这段路,还是新奇而陌生的。一路行,一路问,来到了梅山村。
早就听说了梅山村,因为梅山村有我一个姑姑嫁在这里,姑姑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兄早年经常到我家来拜年,看望我的父母。还有就是我们村,每年都要派青壮劳力去梅山村砍柴禾。数天后,他们就会载着满车的柴禾回家,家家户户的家门后都会堆上小山似的柴堆,一年的生活就靠它了。
终于到了梅山村了,心里自然高兴,也许可以找到我的亲戚表兄了(姑姑已经去世,由于路远,我没有到过梅山村走亲戚)。
真是无巧不成书,在梅山村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挑着粪桶的一个中年人,我正想向他打听表兄的家,仔细一看,太巧了,他就是我的表兄。
见到了表兄,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我可高兴了。“表兄”,我激动地叫了一声。
“哎!你过来了。”表兄一愣,却也以为是他的表弟,随意地回了一句。
由于我们不是每年走动,就算来往也是大人间的交流,尽管我是认识他的,他对我这个小表弟接触不多,印象自然不深,而我小时候和现在变化很大。所以我在他眼里,是认不出我是否就是他的表弟。
看着他忙着干活,我也就不想打扰他,就没有介绍我是他的表弟闲人。他也没有问我是谁。
我就问他,西翁村怎么走?他一指黄家渡的方向,告诉我往那方向走。
我兴冲冲地推着自行车,沿着表兄指引的路线,来到了黄家渡口,一条河挡住了我的去路,前面没有桥,根本无法过去,我被我的亲戚表兄忽悠了。
无语,彻底地无语。
我尝了一次“不礼貌问路”的苦果。小时候,我经常听村里老人们的谆谆教导,出门问路,一定要有礼貌。凡是不礼貌的人,别人不会告诉你的。并讲了一些被忽悠的故事,认为这些不礼貌的人,就要受到惩罚,是罪有应得。
我的表兄就是信奉礼貌问路的人,见我是20来岁的人,居然不叫他叔伯,而叫表兄,开什么玩笑?让你不文明问路,我逗你玩玩。也许他到现在都还在跟他的后辈,把忽悠我的事作为笑谈,教育后辈别学我。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还真是他的小表弟,他忽悠了他的亲表弟。
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认了。没有原路返回,赌气推着自行车,朝梅山的山上艰难地爬去。穿过梅山村,那儿果然有一条通往西翁村的平坦的路。我走了一段好长的艰难的冤枉路。
走过四十八洞桥,沿着公路,穿过西张村,里面一个村庄,就是我同学的家西翁村。小村人热情,一问就找到了同学陈日友的家。
陈日友一家五口人,对我这个远方的长街人,十分热情。尤其是他的弟弟,好像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圆圆的脸蛋,很可爱。他拉着我的手,问个不停,好像从我这里可以得到好多新鲜事一样。他的妹妹,年纪比他弟弟大,瘦瘦的,女孩子嘛,有点腼腆,就这样矜持地看着我和她弟弟乐。
相处一会儿,陈日友就带着我推着自行车,前往胡陈去修车。他的弟弟妹妹自然也跟着,一路上他弟弟一个劲地催我讲前来西翁村途中的“精彩故事”。
编辑:闲人
审核:浩海紫烟
出品:文化宁海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