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望府香

绿水青山望府香

——宁海县跃龙街道下枫槎村

题下枫槎村

王建慈

面港背山一岭高,

民贫土瘠尽萧条。

人心思变战天地,

遂使茶香万里飘。

白峰港畔、望府山下、枫槎岭口,有一个山青水绿、风景优美的村庄——下枫槎村,自明初王姓迁入以来,至今已有近65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村共256户,有居民726人,有耕地210亩,茶园400余亩,山林2120亩。

下枫槎村背靠大山、面向大溪,境内鸟语茶香、溪流淙淙,望府楼山巍峨挺拔,屹立在南面,枫槎溪由南向北,贯穿全境。村内有公路接通宁海至水车公路,村东枫槎岭方向为宁海县城至南乡一市等地的交通要冲,随着枫槎岭隧道的开通,高等级公路北通宁海南至一市,交通十分便捷。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下枫槎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建起了文化礼堂,修建了村道,搞起了厂房,打响了“望府银毫”全国名茶的品牌。以长廊曲水装点村庄,以绿树鲜花美化环境,做到垃圾分类到门口,健身器材安村中,旧日的荒芜溪滩盖起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单体别墅,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落历史与沿革

下枫槎村得名于村南枫槎岭,据《嘉定赤城志》记载,晋义熙元年(405)高僧昙猷自海上乘枫槎(枫树做的独木舟)至一市一带,弃槎登岸,游历浙东,先后创建寿宁、柯仙、多宝、广润诸寺,被推为佛教入浙开山大师,其所过山岭后人遂称为枫槎岭,其西面岭下村落亦被称为枫槎村,因村落分两处,南边的被称为上枫槎,北边的则称为下枫槎。

相传,最早迁入下枫槎居住的为王氏族人,约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距今有650余年。明后期,谢姓迁入,据枫槎《谢氏宗谱》所载,谢氏始祖原居住在三门石马(下谢),因任越溪巡检司巡检,遂于北宋圣和二年(1055)迁居越溪岩头下。明隆庆六年(1572),因特大洪水受灾,谢氏第十六代裔孙谢彬、谢乾看到下枫槎山清水秀,枫槎岭脚下似港湾环抱,有聚财之象,可安居乐业,遂从岩头下迁居下枫槎,在下枫槎开基筑庐,后子孙兴旺、开枝散叶,遂成枫槎第一大姓。民国时期(1912——1949)又有陈、葛、史等姓氏居民先后迁入。

下枫槎村,明代与清初属连理乡宣扬里。清雍正六年(1728),属南乡石舌庄。民国21年(1932)置乡镇,属石兆乡,24年(1935)属石舌乡,28年(1939)属双港乡,36年(1947)属桂峰乡。1949年解放后,属一市区水车乡;1958年10月撤乡镇建公社,属宁海公社水车管理区;1961年7月分公社,属宁海区水车公社;1973年属黄坛区水车公社;1983年撤公社建乡镇,属水车乡;1992年,属跃龙街道水车办事处。2010年时下枫槎与上枫槎、草坦头、大路李3个自然村合并,组成望府村。

经济发展

下枫槎村地处望府楼山脚,先民们定居之初,面对的是荒土乱石、溪滩沟壑,他们开荒山、筑溪坝,开发出一丘丘的山碗田,山上种植番薯、土豆,溪边地则种植萝卜、蔬菜,勉强度日。

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根据驻村技术员陈安全的建议,村班子决定发展茶叶生产。1965年,在村干部谢祖全、史光裕、谢行金等人带领下,发动全村村民,向望府楼荒山进军,经过两年努力,在鸡头宕荒山上建成标准梯田75亩,种植优质茶叶,建成我县最早的茶叶基地。标准茶园建成后,得到了省、地区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表扬,省内外相关单位纷纷来学习考察,全国劳动模范王金友亦赶来参观学习。目前茶园面积已扩展到300余亩,所生产的“望府银毫”获得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1年村两套班子发挥集体优势,对闲置土地进行规划,投资300万元,新建水泥框架结构标准厂房3500平方米,出租给两家公司作为生产仓储用房,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95万元,为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殿庙

七殿庙位于下枫槎村北面500米的西山山脚,因原有殿七个,故称七殿庙,主奉玉皇大帝,约建于清代中期,距今有200余年的历史。

七殿庙坐东朝西,有正殿三间,厢房二间,庭院100余平方米,正殿正中奉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东边为土地爷、土地婆,西边为财神菩萨、文昌菩萨,两侧则奉有四大金刚。文革中遭破坏,1993年10月村民集资,进行重修。

庙中有玉皇大帝抬阁一尊,每逢村里重大喜庆或演戏,则由四人将玉皇大帝(当地称正主人爷)扛出来,敲锣打鼓进行游行,一时热闹非凡。

红岩潭

红岩潭,位于望府楼山北面,在望府楼山山顶两峰之间,因村民每逢干旱,均来此祈雨,故又名龙潭。据旧志载,此潭径尺许,清且深。

今红岩潭,潭口有所扩大,但亦仅1米,潭水清澈,冬暖夏凉。遇干旱,潭面大不过尺,深仅数寸,但泉水汩汩而流,长年不涸。潭边原有石碑,今不存。

据《光绪宁海县志》所载,望鼓楼山顶有石棋坪,旁有红岩潭,秋夏之际,“潭中云起,风雨立至”。因而被村民目为龙潭,每逢大旱,一市、水车等地村民均来此求雨,他们扛着龙旗,敲锣打鼓,到潭边焚香叩拜,祈求蛟龙作法,降下祥雨,以救百姓,往往十分灵验,遂至名声大振。

望府楼山

望府楼山,位于下枫槎村庄南面,原名望鼓楼山,因山顶二山尖正对县城古楼而得名,后谐音为望府楼山。

望府楼山属我县南部干山,西接新岭,东北连枫槎岭,主峰海拔523.3米。山原多松、柴,1965年下枫槎村民在山麓开发茶叶种植,现山麓有茶园2000余亩,遂成我县茶叶重要产地,所产望府银毫品质优秀,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山顶上有石棋坪,今已废,明宁海诗人禇传中有《石棋坪》诗:琅玗双石认仙踪,何事烂柯不再逢。想是乘槎游海上,残坪千载白云封。山顶旁有红岩潭,每至秋夏潭中云起,必风雨立至,水车、一市一带逢干旱,均来此祈雨。

枫槎岭

枫槎岭,位于下枫槎村东南,据传晋代高僧昙猷,为弘扬佛法,乘枫槎(即枫树独木舟)踏海而来,弃槎上岭,岭遂名为枫槎岭。

枫槎岭全长近20里,高点海拔261米,系县城通向东南七市、一市一带的重要交通要道,至岭顶分路两条,东南向至七市、南向至一市,顶上有路廊与庙,供行人歇息与饮水,庙奉赵玄坛(即赵公元师),保佑行路之人平安。

“廿里枫槎岗,好人挖(爬的意思)黄胖”,在七市、一市通公路之前,枫槎岭是当时县城通东南唯一便捷的通道,山两边的货物、农产品、海鲜都要通过这里运送,全靠步行挑担,十分辛苦,直至1977年宁海至一市公路开通,两地的民众才彻底告别枫槎岭。

半边井与三角井

下枫槎村多井,著名的有半边井与三角井。

半边井,位于村西北路口,因井面仅半幅,故名半边井。现有井面50余平方米,井边原系泥坎,1998重修,进行砌石,井水来自于高山,十分清澈,冬暖夏凉,向为村民洗涤用井,名闻周边,水车一带村民亦多来此洗刷。

三角井,位于村北一百米处,因井形似三角,故名三角井。又因夏秋之际,水量很大,奔腾而入,名长虎潭,井大近30平方米,井水洁白清澈,冬不冻手,村民多在此洗衣淘米,井边还建有15米长廊,成为村民夏日纳凉歇息之所。

谢家祠堂与为国立功匾

谢家祠堂位于下枫槎村中心,据村民传说,谢氏始祖自明隆庆年间自越溪岩头下迁居此处后,宗族兴旺,遂在清初康熙年间建祠堂,以祭祀祖先、教化后人,距今有近300年的历史。

今祠堂系2004年重建,总占地面积450余平方米,北为4间大厅,南为戏台,左右两侧有6间厢房。祠堂藏有“为国立功”匾额,系民国四年(1915)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叶颂清题字颁发,以表彰下枫槎谢氏英烈谢学良,谢学良为第一师士兵,在辛亥革命光复杭州、南京战斗中英勇作战,为国捐躯。今匾额完好。

开发茶园

下枫槎村背靠大山,面对溪滩,仅有溪滩地、山地210亩,人均不到半亩,种植番茄、蔬菜、萝卜等,以及少量的水稻,村民收入十分有限,年分配只有三角一工,村民生活十分困难。村民与村干部迫切希望改变下枫槎村贫穷落后的局面。

1965年镇技术员陈安全来到下枫槎村,在考察好该村的情况后,为村里确定了发展目标,向大山进军,发展茶叶产业,不要守着金饭碗讨饭。陈安全的建议得到了村里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与肯定,但也有一些群众思想不通,对发展茶叶缺乏信心,认为“年年掏茶山、分配三角三”、“现在死命掏,以后当柴烧”。但村班子成员顶住压力,毅然作出了发展茶叶产业的决定。1966年初,在村干部谢祖全、史光裕、谢行金等带领下,100多名村民扛着锄头、羊镐,挑着石络、畚箕,向鸡头宕荒山进军,他们垒石砌坎、挑土填地,肩挑手扛,不畏严寒。砌坎需要石头,他们就满山寻找,二人扛不动就三人、四人一起扛;山上寒冷,最低温度达到零下7℃,村民们衣衫单薄,他们就用稻草绳扎在腰上,缚住衣服保暖。经过二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望府楼鸡头宕荒山,建成大寨式标准梯田75亩。

1967年在标准梯田上全部种上优质茶苗,实现了“山上是银行”的初步目标。标准茶园建成后,引起了县、地区和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来现场进行指导、支持,省内外许多单位、公社纷纷来学习考察,全国劳动模范王金友亦来此参观,并给予充分肯定,下枫槎村亦被评为“走毛主席五七道路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全村村民、干部干劲高涨,70年代初,又先后在水井头、大园里建成标准茶园150亩,引进优良茶种“乌头早”、“黄叶早”等名优茶,并创办了茶叶加工厂,为望府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名茶望府银毫

“宁海山水秀,望府佳茗香”,这是时任浙江省省长薛驹视察望府茶的亲笔题词。曾任浙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的王家扬亦为此欣然挥笔:“天台山水源远流长,宁海佳茗望府茶香”。荣登全国名茶宝座的“望银银毫”就出产于下枫槎村创建的望府楼茶场。

望府楼山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3.2摄氏度,十分适宜茶叶生长。湿润的空气,特有的乌砂壤土,更是培育优质茶叶的天堂。曾担任过下枫槎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和城关供销社茶叶技术辅导员的王家福,坚信这个有着特殊小气候、小环境的望府楼山,定能种出好茶。1984年,村里为打破大锅饭,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多元化,为茶叶生产谋出路要效益,对下枫槎茶场决定采取承包制,公开面向社会招标,王家福毅然抛弃铁饭碗,回到家乡承包了200亩的下枫槎茶场。

面对新机遇,王家福坚定目标,勇于挑战,他注资成立了“望府茶业有限公司”,创办了茶叶加工厂,注册了“望府银毫”茶叶商标,并在1987年开始创研名茶。1988年,在宁海县林特总站研究员陈洋珠等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望府银毫”名茶创制成功,“望府银毫”的特点是外形秀丽,紧直披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香高鲜纯,滋味鲜醇爽回甘,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肥嫩,嫩绿明亮;在品尝望海茶时,可以先观其色,再闻其香,然后再慢慢小口品啜。当年参加省市名茶评比,即获得市名茶第一名和一类名茶的荣誉,一炮打响。1989年,“望府银毫”以清香鲜爽等卓而不群的品质,在全国名茶评比中成为一匹黑马,荣登全国名茶宝座,成为宁波市第一只全国名茶。

近年来,“望府银毫”又分别荣获中国农博会、茶博会金奖和浙江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还连续多年获得“中绿杯”金奖,2007年又获得了宁波市“八大名茶”称号。王家福亦在2002年连续当选市十二、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

浙江名红茶望府金毫

2014年6月20日,首届“浙茶杯”优质红茶评比在杭州落下帷幕,宁海县望府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望府金毫”红茶以优异品质喜获金奖,这是宁波茶叶首次获得此项殊荣。2018年在浙江省供销社、省茶叶产业协会举办的浙江红茶评比中,“望府金毫”获得“浙江名红茶”称号,成为全省七大名红茶之一,亦是全市唯一当选的品牌。

“望府金毫”的成功,凝聚了望府茶叶王家福、王茂强父子二代的心血。王茂强,中共党员,1977年9月出生,2000年8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辞去工作,接过父亲担子,担任望府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跃龙茶业合作社理事长职务。创业难,守成更难,进入世纪交替之际,茶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市场销售形势日益紧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王氏父子殚智竭虑,他们抢抓机遇,勇于开拓,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红茶热在各地兴起,红茶生产已成为浙江茶企开拓市场的新方向,2008年开始即聘请茶叶专家,开发红茶,经过二年的努力,终于在2010年5月成功开发出“望府金毫”红茶。

2010年8月,刚问世的“望府金毫”参加由世界茶联合会主办的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即以其优异的品质喜获金奖。“望府金毫红茶其外形条索细秀、匀整乌润、略卷曲、显金毫;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鲜,略有花香;叶底细嫩成朵、匀齐红艳明亮,是红茶中的精品”。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给予了高度评价。宁海望府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茂强,因在茶叶产业发展上的突出成就,先后被评选为宁波市优秀农业科技信息员、宁波市十大杰出农村青年、宁海县十大杰出青年。

文化宁海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