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话】远去的木拖声
木拖
远去的木拖声
阿俊
慈湖遗址木屐
九岁前,我住在县城大街,即现在的中大街。当年这条大街是城关最热闹的地方,是一条主要商业街。从桃源桥一直到鸡巷,有很多的老字号商店。民国年间,大街二次失火,此后增设了好几道防火墙,街中央间隔着数道月洞门。地面上铺设的青石板,油腻发亮,积累着几代商旅人的辛勤汗水。每到夏天,青石板上就会响起“得笃得笃”木拖鞋的声音,像是嘈杂的音符。但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零星行人的木拖鞋敲击着青石板,从东边到西边,或从西边到东边,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半夜里的木鱼,进入了街边人的梦乡。
当年没有塑料拖鞋,夏天一到,城里人大多穿上了木拖鞋,也有少数人穿蒲鞋。城里人把木拖鞋简称它为“木拖”,听说有专门卖木拖的地方,但我未见过。我只看见有人自己在做,用木板划上脚印的大小,锯下后,边上钉上车胎皮就算一双木拖了。
街上的木拖声,早已渐行渐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年满街的人物犹如皮影戏,已成为麻糊的记忆,但儿时木拖的声音总萦绕在耳旁,它与当年夏天卖“白糖棒冰”敲木箱的声音一样,难以忘怀。
我的脚下早不见了当年的木拖,已换上了柔软的塑料拖鞋。如今进入老年,对木拖还有几分眷恋之情。空暇中,我翻阅了木拖的历史资料。
木拖
总以为木拖与敝帚一样,无关轻重,破了就扔掉,再用新的就是了,却不知木拖也有沉重的故事。木拖的前身是屐,它是有前后齿的,具有凉爽、远湿、防滑、增高、坚固耐磨、行步有声等诸多优点。
1988年8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宁波考古所于慈城镇西北角的慈湖遗址考古发掘中,在第四层(良渚文化)中出土了两只弥足珍贵的木屐,这说明木屐在五千多年前就已存在了。
关于木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晋国贵族介子推随晋文公流亡海外,割下身上的肉救了主公,史称“割股奉君”。回国之后,晋文公论功行赏,却把介子推给忘了。此时的介子推早已隐居绵山之上。后来有大臣提醒晋文公,文公猛然想起这位忠臣,急派人召请,介子推坚决不至。后来军士想用纵火烧山的办法逼他出山,介子推与老母竟抱着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哀叹之余,便用该树为木料做成木屐,每当穿着时就说:"悲夫,足下!"以表示对介子推的眷念,“足下”一词就出于此。
又有一则关于木屐的故事,吴王夫差为美女西施专门造了一条“响屐廊”, 铺设一层有弹性的木板,廊下埋下成排陶缸。西施身系小铜铃和珍宝饰品,脚穿精巧木屐翩翩起舞,让长廊发出琴瑟般的声音,更加迷惑了夫差,完成了报仇复国的重任。
木拖
汉代男女也以穿着木屐为尚,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发明了带前后齿的登山屐,史称“谢公屐”。唐代木屐传播到日本等东南亚国家。
据《宋高僧传》记载,契此是五代时的奉化人,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着一只布袋,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的一双木屐能预知天气晴雨“天将雨,即著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
直到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无屐齿,称木拖。
《太平御览》引《晋书》:“石勒击刘曜,使人着铁屐施钉登城。” 这种铁屐多为武士所穿,着之以便攀登行军。清赵翼《陔余丛书》:“古人雨行多用木屐,今俗江浙间多用钉鞋。”宁海也有收藏,厚重有齿钉,如同戏里的高靴,传为老本雨天所穿,老本即民间所指的有武功的人。
第51期
小包车邀请您
一起共讲宁海话
文字:阿俊
编辑:小包车
图片:网络
审核:浩海紫烟
宁海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