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抒怀】记忆深处的乡土文化
小时候,义乌老家过大年。县广播站开始播放,金华婺剧片段,喜庆气氛满村飘。春节的味道,一下子浓厚起来。
义乌婺剧团,春节送戏下乡进村。大明堂戏台上,临时用篾地叠,搭上遮雨蓬。会演上三天三夜,大家喜欢的戏。
开演前小孩子们,早早抢占位置。背上几条四尺凳,在明堂上排列,占据有利地形。街路顶位置不多,首先占领。
凡是有演出,把亲戚都请过来。那个时候的农村,请亲戚来村里看戏,那是极高礼遇。亲戚回去后,会传播礼遇。
小村庄的亲戚,回去当故事讲。街坊邻居听得入神,啧啧声不断,都投来羡慕的眼神。亲戚们心里,得到十分满足。
谁家门庭若市,村里会很有面子。妈妈的姐姐多,都会请来看戏,而且聊天到丑时。害的我们兄弟,晚上睡不醒。
简单的年代,十分热闹的春节。农村广播里的婺剧,只有过年才放,变成了条件反射。听到婺剧,好日子就来了。
几年下来,一听到婺剧就兴奋。过大年的节奏,轻松欢快的旋律,婺剧就是那么神奇。简单的快乐,深植记忆。
心情不错时,随口就能哼出来。喜欢的东西,本乡本土的韵味,就会走心走肺。藏在骨子里的味道,随时冒出来。
地但,地但地但地,地地但地但,地但但地但,但地但地但,但但但,但但但但地但地但,但地但地但地但……
省城求学时,班里唱《僧尼会》。平时在班里,经常会随口哼哼,于是同学们要求唱给大家听,引来哄堂大笑。
小僧六根未尽,一日趁机逃出山门。准备回家还俗,途中遇小尼一见如故,订下百年偕老之约,成了千古佳话。
时间也是真快,转眼间分配到金华。住在后街,直角往西拐下来,就是浙江婺剧团。正对门过文化路,排演场。
一早晨跑路过,里面传出来练歌声。每天经过,感觉这个地方厉害,不是一般人呆的。来来回回,都是竖起耳朵听。
分配金华工作,好日子真的来了。第一次出差开化,三人一起去,男同事提议看电影。作为单位新人,得主动点。
买了三张票,旅馆里住了下来。男同事桂银,说有事不去了,小两岁女同事利晓去。一本正经,看了场电影。
小伙子初次,与小姑娘看电影。更多的是紧张,不自由自在,根本没有什么多想。事后估计,男同事故意放鸽子。
开化县的山水,实在是太美了。县城边一条溪,欢快的跳动着音符,奔向下游钱塘江。此地的意境,是那么绵长。
一介书生,分配落脚金华城。那个人生地不熟,加上文静内敛的个性,平时都悠着点。出差回来,什么事也没有。
过去没几天,单位组织团支部活动。周日豆芽山仓库,挑拣废品劳动,挣团活动经费。业余集体活动,肯定参加。
一早起来,看见女同事站在门口。刚参加工作,单位豆芽仓库,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女孩子,主动来带路。
一前一后,一路上没什么说话。女同事偶尔朝我笑笑,天生笑脸那种,我还是东坡脸。跨过穿城铁路,就到了。
劳动结束,女生要我洗把脸。悄悄递过来湿毛巾,生怕同事看见,用嘴角示意一下。孤单的心,满是温馨。
回住处的路上,经过金华电影院。同事说亲戚窗口卖票,回请出差那趟,盛情难却。有意无意间,又看电影了。
电影散场,新华街西拐中山路。女孩子说人民路上,有青少年影剧院,单位的正北面。中间隔了,城隍庙和明月楼。
送了一段路,前面就是横街口。远远的看过去,能看到群众影剧院,目送女生回家。从剧院边上拐进,溪下街……
俗夫 2021年3月29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