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好诗”012:《诗人的非正常死亡》(蒙面04)

《诗人的非正常死亡》
@ 蒙面04
昨天去新华书店
买回胡亮编著的
《永生的诗人》
书中所列
从海子到马雁
还有骆一禾方向戈麦
还有顾城麦可马骅
还有余地
不包括张紫宸辛酉陈让
他们均以不同的方式
告别世界
他们中间
没有一位是口语诗人
“蒙面”玩法:坚持“好诗至上”,先由平台选一首好诗,“对诗不对人”,隐去作者姓名,采取“就诗论诗”法进行品读,大家跟评或竞猜作者。猜出真正作者后平台在留言区公布。
南人品读:

有人说,提出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一些诗人为何自杀?这个问题提出好久了,但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没那么容易,至少通过公式推导、逻辑推理,得不出正确结果。

好在科学越来越发达了,我们可以用大数据分析。

《诗人的非正常死亡》一诗中,揭示了一个新发现:不少诗人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告别世界,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位是口语诗人。

需要提示的是,这里的“非正常死亡”是指那些“自行告别世界”或“自寻短见”导致的“非正常死亡”,而非意外事故导致的“非正常死亡”,因为意外的发生并不关心你是口语诗人还是非口语诗人甚至是否是诗人。

作者目力所及,认知的诗人有限,有人会怀疑“样本数据”太少了,统计分析结果不具有说服力。如果样本扩大到对更多“自寻短见”的“非正常死亡诗人”进行统计,看看其中有没有口语诗人,结果或许会更有说服力。

好吧,“留言区”有大片的空地,大家就一起来举证吧。

如果举不出反例或是反例极少,是不是可以说,一些“非正常死亡”的诗人有生之年选择的为诗之道或许也是“非正常的”?而“口语诗”的为诗之道,是不是更趋于诗歌的正常,更趋于诗人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正常?更趋于日常生活的正常、人自我身心的正常?

为了不给“大数据”统计提供反例,建议所有的口语诗人们,继续快乐而正常地活着,离那些“非正常”越远越好。

当然,我更希望所有或许因为选择了不正确的为诗之道而导致自行选择“非正常死亡”方式的诗人们,赶紧过来学学口语诗,爱上口语诗,或许因为你的这次改变,你就彻底跟“非正常”说bye bye了。

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有空就一起赛诗,哪怕骂架都行!千万别闲出病来。

让更多的人都变得正常点吧。

诗作者简介:
蒙面04,诗人。
读诗人简介:

南人,诗人,现居北京。

延伸阅读:
南得好诗”001:《七十多岁的爸爸在喊他的妈妈》(沈浩波)
“南得好诗”002:《在菜市场》(姜馨贺)
“南得好诗”003:《在孤独的大城市里看月亮》(刘川)
“南得好诗”004:《送别》(唐欣)
“南得好诗”005:《马群》(侯马)
“南得好诗”006:《天哪》(小安)
“南得好诗”007:《杀苹果》(叶臻)
“南得好诗”008:《父亲让我扶他坐起来》(了乏)
“南得好诗”009:《一首爱国诗》(吴雨伦)
“南得好诗”010:《月亮》(黑瞳)
“南得好诗”011:《结账》(石蛋蛋)
“南人读诗”(第一季)001-060全收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