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个古代教师节的大礼!
作为尊师重教的一个纪念日和庆祝日,
教师节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泱泱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久矣,
其实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的教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了。
明天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
但其实, 我国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
汉晋时期,
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
皇帝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
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
“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
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这天除祭奠孔子,
“置休经师,也要授束脩(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
但教师就已开始享受
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唐宋时代,每到农历8月27日
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
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
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
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
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
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
“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到了清代,8月27日这天,
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
还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
成绩卓著者在这天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
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
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从各个朝代尊孔祭孔、尊师重教的实际,
可说明农历8月27日,
便是古代的教师节。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
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
其实,除了“老师”之外,
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
比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等等……
还有些现代社会中的称谓,
在古代又是何意呢?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
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一词,
博士在古代是个官名。
秦汉时期,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
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
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
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
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
元代各路、州、府儒学及明清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师的意思。
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
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
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此后除个别朝代外,
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
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相较于今天,
古代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突出。
古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私塾报名读书,
不仅要向私塾老师行叩拜之礼,
此外还要向孔子的牌位行叩拜大礼。
在古代,无论是道教还是儒教,
都要把孝顺亲人尊敬父母放在首位。
尊师之道在古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吕氏春秋·尊师》里这样写道,
这个传统绵延至今已是一大基本道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