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用清心豁痰汤治抑郁症,效果显著!

​抑郁症,又称精神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临床可见心境低落,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等症状。抑郁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根据WHO统计,预计到2020年,该病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70余载,尤其对目前临床常见的肝脾胃体系相关的神经精神疾病有独到的阐述和经验积累,病患云集来诊,疗效卓著。李老对抑郁病的认识,是从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脏躁病的记载受到启发,如:“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经典已重点描述了郁证的主症,李老根据临床见到的一些患者有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善哭泣、精神恍惚、如见神灵等症状,这些与脏躁十分类似。

李老认为,抑郁症的病机在肝。其病因在于精神受到刺激,怒气伤肝,郁而不解,肝失疏泄条达,郁而化火,肝火过盛则耗伤肾阴,肾阴虚不能正常抑制心火,水火不济。肝火、心火不仅会导致失眠多梦、心烦急躁诸证,甚则出现神经失控、思维混乱。肝失疏泄条达,肝气横逆又可损伤脾胃,水湿运化失常,湿遇火而成痰,痰气郁结咽喉则为梅核气,脾虚气血不荣,木少滋养,肝血不足则健忘失眠,痰随肝气上逆蒙蔽清窍,则思维更加混乱不能自主。因而,本病常出现心肝脾肾四脏功能的失调。对此复杂病机,李老认为宜通不宜补,通即是疏通肝气,恢复肝气疏泄条达的功能,气行则湿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湿消失,热成无根之火,痰火便自行消散;同时在治法上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使肝气不再郁滞,其他脏器功能自可恢复。

历代医家对脏躁论述颇多,至今难以定论。李老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肝郁脾虚是脏躁发病之本,脏躁病属于抑郁症。临床上,李老易甘麦大枣汤而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清心豁痰安神的治法,研制定出“清心豁痰汤”。通过多年来的临床观察,此方不仅对脏躁病效果显著,即使是比脏躁病更重的抑郁症,亦有满意的效果。

“清心豁痰汤”基本药物为:白术,茯苓,橘红,清半夏,香附,郁金,节菖蒲,炒栀子,莲子心,小茴香,乌药,龙齿,夜交藤,合欢皮,知母,琥珀,甘草等。方中白术、茯苓、橘红、清半夏健脾和胃,燥湿化痰为本;郁金、节菖蒲开窍醒神;炒栀子、莲子心、知母清心肝之火;小茴香、香附、乌药疏肝理气,行气解郁;龙齿、夜交藤、合欢皮镇静安神宁志;甘草调和诸药;又用矿石之琥珀镇静安神。全方配伍使脾健以绝生痰之源,肝木无以相乘,肝气舒畅,痰火清,心神明而得痊愈。临床随证加减应用,疗效显著。

李老指出,治疗脏躁一般30 天为一个疗程,需两个疗程左右。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但其常有所偏重。偏于肝郁化热、心肝火旺者,用清心豁痰汤加陈皮、砂仁、厚朴等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偏于脾虚者,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柴胡、香附、郁金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李老强调,恢复期治疗要掌握好分寸,过早使用逍遥散反而加重病情,与早用归、芍等阴分药滋阴敛湿有关。

由于本病是肝气郁滞而引起的心神紊乱之病,故李老非常重视古典医籍记载的“心病需要心药医”的治法,强调调畅情志的重要性,找到心理突破口,循循善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心理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虽服药可见短时之效,但仍可复发,此即本病难治、根治的原因。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来源于中医古籍APP,希望获得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进入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中医古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