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苏04 诗信有亲疏

狱苏04 诗信有亲疏——乌台诗案 苏轼口授的一堂文学大课
中兴瑞应图卷(传)  南宋 萧照
元丰二年(1079)八月二十日,即苏轼入台狱第三日,审讯正式开始。
御史台对苏轼的审讯持续了近两个月,直到十月十五日方告一段落,随后,专人将这五十五日内苏轼的所有供状整理归档,发到大理寺。
宋代的司法制度非常复杂,简而言之,大概御史台就是检察院,负责挖掘整理证据,大理寺就是法院,负责判决。
其实也好理解,整个乌台诗案就是公检法三个阶段,先是公安去抓人(皇甫僎携狱卒),然后押入台狱审讯,最后大理寺判决。
如果把乌台诗案比做一出大戏,分为抓捕、审讯、判决、结案四幕,那,这五十五日的审讯,就是最重头的一幕戏,而这幕戏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真的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古代伟大文学家传世的文学作品,但是,李白也好、杜甫也罢,受限于古汉语的艰深,今人对于其中很多字句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
即便学术泰斗之间,也会因为某些诗词字句的意思表达而产生分歧,始终无法得出统一意见,所以,对于绝古诗词的理解,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岩壑孤舟图(传)  明 戴进
但是,由于乌台诗案的存在,苏轼的一部分诗作,成了中国古诗文中最独特的存在,之所以独特,在于我们可以藉由流传至今的较完整的案件卷宗及案犯(苏轼)供状,亲耳聆听诗文作者本人对于作品的深刻解读。
纵然这种解读,在某些部分是牵强的、违心的,但绝大部分内容,依然可以让听者发出“哦!”“啊!”“哎呀!”“原来是这样!”的太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