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射升附膏

今天

作者:顔文强

归射升附膏[1]:当归、射干、升麻各一两,附子半两、白蜜四两。右五味,㕮咀,以猪脂四两先煎,令成膏,下着(着)地,勿令大热,内诸药,微火煎,令附子色黄,药成;绞去滓,内蜜,复上火一两佛(当为“沸”字),令相得,置器中令凝。取如杏人(仁)大含之,日四五遍,辄咽之。[2]

本方出自《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文中言该方是用于“治热病,口烂,咽喉生疮,水浆不得入”[3]。口烂、咽喉生疮乃热毒发泄于咽喉、口腔处,导致不能饮食,难受异常。

方中“射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的根茎,别名乌扇、鬼扇、凤翼、乌蒲、黄远、乌吹、草姜、扁竹、仙人掌等,今以射干为正名。《本草纲目》收载了其诸药名的内涵:“弘景曰:射干方书多音'夜’。颂曰: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之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而陶氏以夜音为疑,盖古字音多通呼,若汉官仆射,主射事,而亦音夜,非有别义也。时珍曰: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乌翅及扇之状,故有乌扇、乌(翣)、凤翼、鬼扇、仙人掌诸名。俗呼扁竹,谓其叶扁生而根如竹也。根叶又如蛮姜,故曰草姜。”[4]射干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生长于草原、山坡、田野旷地,性喜阳光充足、温暖干燥的气候。射干较耐寒、耐旱,以土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土最适宜生长。其药用功效的明确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射干,味苦,平。主欬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5]射干味道很苦,略辛,又为根茎,故其降下通利之性较强,且药气较为专一,直入咽喉,堪称治疗咽喉生疮、长息肉的第一要药。《景岳全书》也言其功效:“味苦,微寒,有毒。阴也,降也。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疼,散结气不得息,除胸腹邪热胀满,清肝明目,消积痰结核,痃癖热疝,降实火,利大肠,消瘀血。”[6]《本经逢原》分析说:“苦能下泄,辛能上散。《本经》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专取散结气之功,为喉痛咽痛要药。痘中咽痛,随手取效,以其力能解散毒郁也。”[7]肺气主咽喉,故射干入肺气系统,又能通大肠瘀血,对肠道长肿瘤亦有不错疗效;但其寒性甚大,对脾气的升清腐熟影响很大,临证中不能单用,《本草分经》指出:“苦,寒,泻实火,因而散血消肿,能化心脾老血,肝肺积痰,解毒,治喉痹咽痛。虚者忌用。”[8]整体而言,射干入咽喉的药气很集中,有祛痰利咽、消散喉部瘀结之效,李时珍称“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9]即是此理。

方中“升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茎,又称周升麻、周麻、川升麻、绿升麻、鬼脸升麻、鸡骨升麻等,今以升麻为正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十三卷草之二》言简意赅地剖析其药名缘由:“时珍曰: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10]升麻多为野生,多生于山坡、草丛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涝、忌旱,以四川所产为道地药材。升麻所用部位为根茎,其茎直立,高达1—1.5米,根茎较为粗大且味辛、微甘,故其气以升清为主。《名医别录》引《神农本草经》分析其药性曰:“升麻,味甘、平。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疾、瘴邪、毒蛊。”[11]《本草蒙筌》云:“味苦、甘,气平、微寒。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无毒。……乃足阳明、太阴行经之药,凡补脾胃必此引之。”[12]这就指出升麻可入脾胃,特别是脾气。《本草乘雅半偈》解释说:“升麻禀天地清阳之气以生,故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显明灭暗,致新推陈,升麻两得之矣。”[13]张志聪在《本草崇原》则对其功效的原理进行详细阐发:“升麻气味甘苦平,甘者土也,苦者火也。主从中土而达太阳之气。太阳标阳本寒,故微寒。盖太阳禀寒水之气而行于肤表,如天气之下连于水也。太阳在上,则天日当空,光明清湛。清湛,故主解百毒;光明,故杀百精老物殃鬼。太阳之气,行于肤表,故辟瘟疫、瘴气、邪气;太阳之气,行于地中,故蛊毒入口皆吐出。治蛊毒,则中恶腹痛自除。辟瘟疫瘴气邪气,则时气毒疠,头痛寒热自散。寒水之气,滋于外而济于上,故治风肿诸毒,喉痛口疮。”[14]张志聪指出,升麻能疗“喉痛口疮”之病乃是其气升清而上有如阳光普照而消散缠身之瘀浊,并以其微寒之气除喉咙口舌瘀浊积久化热之邪气。

白蜜即蜂蜜,是日常食品,又称为白沙蜜、石蜜、石饴、食蜜、岩蜜、山蜜、蜜糖、蜂糖、赤蜜、蜡蜜等,今以蜂蜜为正名。《本草纲目》阐释其诸药名的缘由:“时珍曰:蜜以密成,故谓之蜜。《本经》原作石蜜,盖以生岩石者为良耳,而诸家反致疑辩。今直题曰蜂蜜,正名也。”[15]蜂蜜药用功效的明确记载是以“石蜜”为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石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一名石饴。生山谷。”[16]

李时珍也分析其药性曰:“甘,平,无毒。……时珍曰:蜂蜜生凉熟温,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罔不宜之。但多食亦生湿热虫,小儿尤当戒之。”[17]李时珍同时引用了汉代王充《论衡》之言道:“蜂虿禀太阳火气而生,故毒在尾。蜜为蜂液,食多则令人毒,不可不知。炼过则无毒矣。”[18]这就指出,蜂蜜生为凉,熟温,一般用经过炼制方可食用,李时珍介绍了其炼制之法:“凡炼沙蜜,每斤入水四两,银石器内,以桑柴火慢炼,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不散乃用,谓之水火炼法。又法:以器盛,置重汤中煮一日,候滴水不散,取用亦佳,且不伤火也。”[19]“重汤”即隔水蒸煮之意。经过炼制后的蜂蜜既去除了杂质,又趋于温润中和。然而由于受营养学成分理论的影响,今天我们食用的蜂蜜多用凉开水或温度不高的温水冲泡而已,这就有伤害脾胃之嫌。对于蜂蜜的性能,李时珍指出其功用有五:“时珍曰:蜂采无毒之花,酿以小便而成蜜,所谓臭腐生神奇也。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20]可见蜂蜜功效甚多。《本草新编》也说:“蜜,味甘,气平、微温,无毒。益气温中,润燥解毒,养脾胃,却痫痉,止肠癖,除口疮、心腹猝痛,补五脏不足,通大便久闭。此采百花而酿成,自然补益。但可丸药中用之,入汤剂内,止润大肠也。”[21]因此,炼制过的蜂蜜温润,有较好的健脾胃、润肺肠之功效。方中用蜂蜜炼膏,即是用其润滑之性疗口疮咽喉之病。

整方来看,该方以当归活血生血通畅肝气而柔润温升,以射干直入咽喉通利疮疡热结邪气,以升麻入脾气升清和附子的雄健力道入肾气,共扫湿热瘀结痰浊,而后再以蜂蜜温润喉咙口舌。值得注意的是,口烂、咽喉生疮是热毒淤积发泄于咽喉或口腔处,仅是疾病之“标”,而疾病之“本”乃在于内脏深处特别是脾、肝、肾系统有“寒气”积聚,导致“上热下寒”,所以不能一味清热降火,否则容易复发和伤肠胃。全方通破之中带温润、升散之中有清利,寒温并用、标本兼治,使得一气周流复原而收显效。方中的“内诸药”的“内”通“纳”字。一两»15.625克,半两»7.8125克,四两»62.5克。本方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药气运行图如下:

当归、射干、升麻各15.625克,附子7.8125克、白蜜62.5克

先将前四味药材切细、备用。先煎煮猪油62.5克,让其成油膏状,停火,放到地上;等不太热时再把前面四味药放进去,小火煎,看到附子颜色变黄时停火,过滤去掉药渣,再把蜂蜜放进去,小火煮沸一会,停火。稍微搅拌,使药料调和,放到陶瓷器中,让其自然凝结成膏。每次取像杏仁那样大小的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一天含四五次。


[1]  方名“归射升附膏”为笔者所加。

[2]《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41页。

[3]《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41页。

[4](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714—715页。

[5](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6](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631页。

[7](清)张璐著,顾漫、杨亦周校注:《本经逢原》,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第103页。

[8](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92页。

[9](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716页。

[10](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482页。

[11](南梁)陶弘景撰,尚志均辑校,尚元胜、尚元藕、黄自冲整理:《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12](明)陈嘉谟撰,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注:《本草蒙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13](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149页。

[14](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44页。

[15](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64页。

[16](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20—121页。

[17](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65页。

[18](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65页。

[19](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65页。

[20](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65页。

[21](清)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258页。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交叉。先后师承闽南师范大学邓文金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一级教授、院士待遇)詹石窗教授、新安医学“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3项。目前主要从事道医哲学、古中医药学、古天文历法等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