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姑泉访梅(散文)//马腾驰
吴东辉先生国画《访梅图》
阿 姑 泉 访 梅(散文)
·马腾驰
现时的冬日有点霸道,拿着接力棒只顾往前跑,不肯交给一直等待着接棒的春天,而急不可耐的夏天,又早早地伸出手,似乎要越了春天去接棒。春天,已被冬天与夏天,挤占得没有了多少时间似的。
就在这被挤占得没有了多少时间的春天,昨日,画家吴东辉先生说:“终南山阿姑泉的梅花开得正艳呢,”并提议了:“咱出城透个气,看那梅花去!”几个人立即赞同:“走,看那梅花去!”“哟,咱这是春日访梅,有了诗意哩!”
车子上了渭河南岸,在新修的宽敞的河滨路上向西驰去。水泥森林围成的厚厚的城,快速地向后退去。摇下车窗玻璃,久违了的泥土与青草的味道钻进车里来,嗅着这春天原野上特有的气息,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畅了起来。春天,你说春天在哪里?真正的春天,应该在这田野上,在这松动的泥土与绿绿的青草上,在空中飞过的燕子的呢喃中,它不在城里住着的诗人们的笔尖上,也不在牵了风筝说这就是明媚的春天的呓语里。
车子下了河滨路,向南开去,两边有了大片的麦子地,窝了一冬的麦苗已起身,绿油油地蓬勃着生命的活力。麦地里,散发出那种土家肥的气味,让人有了一种孕育并生长着希望与收获的踏实感,这种来自庄稼地的气味与感觉,不禁把人带进了那首民间歌谣《春帖儿》的意境里:
春日春光春水流,
春原春野放春牛。
春花开在春山上,
春鸟落在春树头。
行进在这有了十个“春”字的春天里,春之喜悦,春之美好与春之韵致,在人心里弥漫荡漾了起来。
车子过了鄠邑区余下镇,终南山,“呼啦”一下就直直地清晰地矗立在了人面前,阿姑泉就在前方了。
来时,同行的中医大夫史仁立先生就做了细致的功课,查了阿姑泉的传说与来历。阿姑泉,有三口千年不曾干涸的泉水,传说人间本无牡丹,当年玉帝派孙悟空下凡,给人间送来富贵雍容的牡丹。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到了在今日的阿姑泉边。在泉边,巧遇袅袅婷婷、美丽如花的姑娘阿姑,心生爱意的孙悟空,把那枝牡丹送给了阿姑,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后来孙悟空去了西天取经,阿姑把这牡丹栽在了泉水边,日日祈盼孙悟空归来。因为了这个美好的传说,人们把这三口泉称为了阿姑泉。也有人戏称,这里是“孙悟空初恋的地方”。传说毕竟是传说,戏称也是开了玩笑的话,或是作为了谈资,或是供游人一乐而已。
阿姑泉是有牡丹园的,三月初,还未到牡丹花开的时节,一山的梅花倒是率先绽放,早早地就吉祥报春了,惹得远近的游人竞相奔来,先赏了梅花。
进得阿姑泉景区,抬头望去,嗬哟,一树树繁茂的花儿灿烂缤纷地开着。红的花儿,象粉红的桃花,白的象雪白的杏花,黄的似了金灿灿的迎春花,这就是阿姑泉的梅花了么?
前多年,在昆明,在广州,在南京,坐车经过梅园,只是远远地看了那雅逸高洁、不染尘俗的梅花,并未专门细细地看过梅花。后来,从电视、报刊,也从画家笔下看过清秀高洁于宣纸上的梅花,但并未真正近距离地欣赏过。啧啧,今日终于有了机会,就立在了这么多的梅花树下,那就让我好好地拜赏了这梅花吧。
这个时候,旁边的游人有人问了:“这就是梅花呀?怎么看着不象啊?”立即有热心的游客接了话:“是梅花!我刚才照了照片,用照片在百度上查了,没错,是梅花!咱跟前的这片梅花是大红梅,那边斜坡上的是杏梅。山上边白雪一样落满一树的是白梅。哈,这山上的梅花,还有没认清的品种,我们用手机正在网上查哩!”
顺着盘旋的山路转着上山,再依着修筑的台阶路,往复迥环而进入了曲径通幽之地。山路两旁,不时有一树或一片盛开了的梅花,在那梅花树旁,夹杂有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或是几棵高挺的松树,其间的几株玉兰树,树上的白玉兰花,较城里的花朵硕大了许多,这白玉兰圆锥形的花儿,洁白得耀了人的眼目。
每到了梅花树旁,我都要停下来,定了神地去看那梅花。看那梅花花瓣,是怎么样排列的?看那比桃花、杏花与迎春花繁密了许多的花蕊,咦,那一根根的花蕊顶上,探出了一个个的小圆脑袋呢,它们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有了笑嘻嘻的模样,似乎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山外来客。
梅花,多么高洁,多么雅逸的花,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们留下了那么多赞美它的不朽诗文。在阿姑泉,我是用了崇敬之心来朝拜梅花的。
一棵梅花树,几棵相依在一起的梅花树,一片相聚在一起的梅花树,梅花,妙曼挺秀在这姑泉山上。每走到一树的梅花前面,我都要停留片刻,感知感知它们的气韵与精神,体味体味它们的俊傲风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品格自己的行为,也仿佛跟着高尚跟着俊逸了起来。这个念头闪过,自己都笑了,我是真实地多情了,要和梅花靠近,想了能有梅之凌霜斗雪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想了能有梅之不趋荣利、忠贞高雅,不与百花争春的风范。
在了梅园,在了花信之首的梅花世界,倾听梅花之花语,接受梅花之品质熏陶,不是做作,更不是矫情,是一种真实而生动了的真实思想。
不管怎么说,我是真诚地崇赏与尊敬了“五福花”梅花的。在这个开满了梅花的终南山阿姑泉旁,我的心,和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的梅在了一起。
一步步攀援而上,不知不觉中到了山的高处。这终南山是断裂山,和关中平原是直上直下了的,没有缓冲的地带与过程。站在终南山北麓这方富有神奇美丽传说的姑泉山上,在氤氲芳芬着梅之香气的氛围里,眺望脚下的八百里秦川,有了不一样的意味与感慨。
人的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就犹如这铁骨铮铮的梅花么?梅花,历尽天寒地冻与冰袭雪侵,才有了凌寒独放,开百花之先的风采。人也一样,面对了悲苦的生活不悲观不绝望,咬着牙喘着粗气也要奋力前行。有了欢欣,不张狂不嚣张,抛开名缰利绳,想开了包容了很多的烦嚣与琐碎,多了前行与上进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心态,有了这样的情怀,人,不就活得纯粹了一些,不就提升了境界么?不就接近并有了梅一样的品格吗?
在山上,因了这梅,思绪飞动,有了平时没有的很多的思考,有了关于梅的独天下而春、傲骨不屈与凌寒留香的许多遐想。
下山来,上山时拜见过的梅花,似乎成了熟人,清雅俊逸地微笑着,仿佛热情地打着招呼,我也以崇敬真切地微笑,回了它们的问候。
春日阿姑泉访梅,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真正地拜见梅花,有了很多不同于看其它花时的感受与触动。写这篇小游记时,笔尖上都散发着梅花高雅幽长的清香,你说,品格高逸超群的梅花能不感染并有益了我?
2018年03月15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 马腾驰,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土布包袱》《姨亲》《烧娃》《下锅菜》《锅塌塌》与《交公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