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绩全校第一,却无参评“优秀教师”资格!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文|教而育之

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的相关推荐工作早就各个学校开始了,学校领导在推荐优秀名额时,为了保证公平,大多是以教学成绩名次,或学校量化考核积分排名作为依据,让成绩优秀的老师获得相应荣誉,能树正气,激发老师们努力工作。

某老师一学年内四次大型考试,教学成绩积分全校第一名,加上安全值班、教案、作业、考勤、听课等相关积分,仍是全校第一名,却不能获得“优秀教师”参评资格,这是为什么呢?

“优秀证书”有哪些作用?

对一线教师来说,“优秀证书”不是张贴在大门上辟邪的,它除了是对老师努力工作的肯定外,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晋升职称的硬性业绩条件。

校级、乡级优秀证书除了荣誉表彰外,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在晋升职称过程不能作为业绩条件,只能作为过程性材料中的辅助证明,所以校级、乡级“优秀证书”的含金量并不高。

县级以上(包含县级)“优秀证书”除了是对老师的荣誉表彰外,还是老师们职称晋升的必备业绩条件。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这三类证书明显要比“文明教师”、“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要“硬”。

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县级优秀证书晋升高级职称也是够用的,城市教师则需要市级以上相关荣誉。

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大多是学校管理者;只有连续多年担当班主任工作,并且目前仍在班主任岗位的老师,才有资格被推荐为“优秀班主任”,至于“优秀教师”的推荐,全校所有老师都有机会。

想得到“优秀证书”,除了努力工作,学校还得有相对公正的评优制度

老师们要想得到“优秀证书”,除了本身努力工作以外,学校必须有相对公正的评优制度。

在个别学校,存在“优秀证书”扎堆现象,有的老师年年优秀,有的老师却与“优秀证书”无一点缘分,哪怕是乡级优秀证书也得不到。

从实用性原则出发,老师们晋升职称时,证书不在多,在于精,过多的证书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任现职以来,单项优秀证书有一个就符合晋升职称的业绩条件就可以了,最多只能放进去两个,以“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为最优,过多的证书并不一定起到好作用。

个别学校没有公正的评优制度,中心校把优秀指标分到学校后,校长根本不向老师们传达,私自截流或搞“一言堂”,校长推荐自己或指定相关老师参评,这都是不正确的,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教学成绩排名第一,量化考核积分第一,为何不能被评为“优秀教师”

学校有相对公正的“评优制度”,个人教学成绩一学年四次考试均为第一名,量化考核积分全校第一,为何没有资格参评“优秀教师”?

工作时间太短!

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未满,还没有转正,没有加入当地编制,即便被评上“优秀教师”,这个证书也不起作用。

既然证书不能起到作用,只有按量化考核积分排名,让后边的老师获得优秀证书了。

在基层学校,晋升副高职称以后,即便教学成绩优秀,学校也一般不会再考虑推荐这部分老师参与“优秀教师”的参评了,因为晋升正高职称对一线老师来说,可能性不大,老师们大多自动放弃了。

写在最后

你是优秀教师吗?

教学成绩突出,量化考核积分全校第一名,因为“优秀证书”作用不大,参加工作时间太短,却没有参评资格,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是教而育之,感谢您的阅读,也感谢您的转发、关注、评论、收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