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豨莶草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 2020-11-14
【名称】豨莶草
【别名】猪膏草,稀莶草,粘糊菜,希仙,虎莶,绿莶草,大叶草,肥猪苗,肥猪菜,粘苍子,黄花仔,粘不扎,风湿草,
【归经】辛,苦,寒。归肝、肾经。有小毒。
【分类】祛风湿常用药
【功效】祛风除湿,通利筋骨,通经活络。
【功效特点】本品善化湿热、除风痒,为湿热疮疡及皮肤风疹、湿毒瘙痒的要药。酒制后其性由苦转为甘温,于祛风逐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效,故可用于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证。
【功效作用】
1.祛风除湿,通经活络:①用于风湿痹痛即风湿性关节炎,本品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之效,常与当归、五加皮、海风藤等同用,也可以本品一味为末,酒蒸制后炼蜜丸服。②用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用本品通经络、调气血,常与黄芪、当归、地龙等同用。
2.化湿热,除风痒:用于皮肤风疹、湿疮瘙痒,可与白鲜皮、苍耳子等同用。
3.疗疟疾:用于疟疾,以本品30克,水煎分2次服。
【鉴别应用】臭梧桐与豨莶草,均能治疗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然本品善祛筋骨间风湿,可治中风瘫痪,而臭梧桐又能平肝阳,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
【配伍应用】
1.配海桐皮:海桐皮苦辛平,入血分,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偏于走上;豨莶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降压。两药配伍应用,功能祛风除湿,通利血脉,降低血压,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骨节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或小儿麻痹后遗症。
2.配威灵仙:两药皆能祛风湿止痛。稀莶草善利筋骨,威灵仙善于通络,两药相须为用,功效更著,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
【应用注意事项】病人四肢麻痹、骨问痛、腰膝无力,由于脾肾两亏、阴血不足,不因风湿所致者,不宜服用。
【用法用量】内服:9~12克,入煎剂,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鲜品捣敷,或水煎熏洗;干品研末撒。
【来源产地】
为菊科豨莶草属植物腺梗豨莶或豨莶,以全草入药。腺梗豨莶(毛豨莶):野生于山坡或路边,较常见。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豨莶(感冒草):生长于山坡、路边,较常见。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夏、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或黄酒蒸制用。
【其它资料】
《新修本草》:“稀莶,味苦,寒,有小毒。主热茧,烦满,不能食。生捣汁,服三、四合,多则令人吐。叶似酸浆而狭长,花黄白色。一名火莶,田野皆识之。”
《本草纲目》:“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风湿诸疮。”
《本草从新》:“生寒,熟温。”又云:“长于理风湿。毕竟是燥血之品,特之为补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