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寓补于消”理论治疗脑梗死李鲤

​应用“寓补于消”理论治疗脑梗死

李鲤

李鲤,男,1937年生,河南民权人。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全国名老中医,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任驻马店地区中医院业务副院长、河南省中医院内科副主任、脑血管病区主任。中国老年学会衰老与抗衰老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内科委员会委员、脑病委员会首席常委、河南省中医院专家顾问组成员。

擅长治疗中风病、痴呆、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返流性胃炎、食管炎有较成熟的治疗经验;

对属于中医痿证的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及肺气肿等内科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合著4部,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一、痰瘀互结、闭阻脉络为主因

脑梗死患者舌质以暗红、紫暗有瘀点、瘀斑,舌苔以黄腻、白厚腻为多见,且常伴有舌底脉络紫暗迂曲。而其发病时神志昏蒙、言謇失语、半身不遂、痰涎阻喉等均为痰瘀闭阻的表现,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偏身麻木不遂、疼痛肿胀等症状,也体现了痰瘀阻滞的特点。故认为,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痰瘀两者在本病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痰瘀互结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脑梗死的整个过程。

早在金元时期,朱丹溪已在《丹溪心法·中风门》中提出:“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左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汤、四君子汤竹沥、姜汁。”这些论述基本上确立了中风痰瘀同病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药。现代医学认为,脑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而高血脂又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高血脂患者多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研究发现,LDL-C可使细胞内胆固醇积聚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HDL-C则能使胆固醇进行逆向运转,即将肝外组织中脂质转运到肝脏降解,起抗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实验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加,存活时间缩短。此外,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含成分(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和脂质等)亦可说明本病发生与中医的痰瘀密切相关。

二、脾胃负担过重、运化失职为前提

中医学认为,痰和瘀俱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尤以中焦脾胃功能失常最为关键。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如脾气虚衰,或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运化功能减弱,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则聚而成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状态紧张、体力劳动减少或生活安逸松弛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脾胃运化失职,并不在于“虚”,而是在于:①脾胃负担过重,超过了其运化承受能力;②肝胆疏泄失职,不能助脾健运,脾化失职,导致体内过多水湿停留,聚集而生痰。如痰停留于经脉,则会阻滞气血运行,使血运不畅而为瘀,故脾胃负担过重、运化失职为本病发病的前提。

三、和中消痰、化瘀通络为治则

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痰瘀互结这一病机,提出了和中消痰、化瘀通络为治疗脑梗死大法。这一疗法是在寓补于消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治痰必须治其本——中焦脾胃。因脾为生痰之源,如脾失健运,则致水湿停留,聚湿而生痰。而目前多数患者脾胃运化失职不是由于“虚”,而是由于脾胃负担过重,超过其运化承受能力所致。故治疗应以和中消食为先,籍以除壅滞,开化源。如此则不补气而气渐生,不补血而血渐长,不补肝而肝得养,不补心而心得奉。这种方法以消代补,借消以补,故称寓补于消。临证常用自拟和中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在寓补于消、和中化痰的同时,加用祛瘀通络之品,痰瘀同治,使痰化血行,血行痰清,气血流通,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对脑梗死痰瘀互结,痹阻脉络证症见头晕,胸闷,一侧肢体活动不灵,纳差,便干者,治以和中化痰,祛瘀通络。处方:

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炒莱菔子15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30g,连翘10g,丹参30g,当归20g,桃仁12g,红花20g,川芎10g,全蝎10g。

症状好转后上方加石菖蒲12g,远志10g,白花蛇1条(冲服),连续服用月余,可见确切疗效。上方乃保和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痰瘀同治。保和丸可调理后天之本,一则除脏腑经络之积滞顽痰,二则健脾运,供营养,畅肝气。方中山楂炒焦为用,增“散瘀血”作用,对痰瘀相兼之症,用之最宜。回顾李东垣所言:“中风为百病之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此最重痰”,盖此理也。

对脑梗死气血两虚证,以保和丸与养阴血之生脉饮、龟鹿二仙胶等相合应用,则能开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盛,虚证乃可补。

对脑梗死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以保和丸与熄风平肝、化痰开窍之天麻钩藤饮相合则可使肝气得以畅达,痰浊瘀滞得以疏通,故痰瘀实邪乃可渐消。

附:秘验方介绍和中通络汤

【组成】山楂10~12g 神曲12~15g 陈皮12~15g 半夏12~15g 茯苓30g连翘10~15g 炒莱菔子12g 三七3g 丹参30g 全蝎10g 地龙30g 赤芍20g

【功效】和中消痰、化瘀通络。

【主治】用于脑梗死发病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各个时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

【加减】舌苔黄腻、口苦者,去半夏,加竹茹10g,黄连10g;伴头晕头痛、血压高、肝脉旺盛者,加夏枯草30g,石决明30g;伴心中烦躁、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芒硝10g。

【方解】本方为保和丸的变通方剂。针对本病患者痰瘀互结证而设。方中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化痰止呕;炒莱菔子,调气除胀;山楂、神曲消食开积,并能活血化瘀;连翘一味,用之尤妙,不仅能清郁热散结,且如李杲所云:“一切血结气聚无不调达而畅通也。”另丹参、赤芍活血祛瘀,配以熄风通络之全蝎、地龙共奏化瘀通络之效。

【点评】李老积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和中消痰、化瘀通络”之独特治则,真正做到“寓消于补”,以“消”法、“和”法为主,使气渐生,血渐长,肝得养,心得奉而中风自愈。李鲤教授多年治疗脑梗死实践表明,本方有较好之疗效。使用于脑梗死的发病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各个阶段。

【验案】1.某男,48岁,2000年9月20日就诊。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遂1月余。其曾在发病后两天查头颅CT示“右豆状核及右侧室旁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素喜烟酒、肥甘。刻诊:头晕,胸闷,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纳差,便干。查体:左鼻唇沟变浅,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此属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治以和中化痰,祛瘀通络。处方:

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炒莱菔子15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30g,连翘10g,丹参30g,当归20g,桃仁12g,红花20g,川芎10g,全蝎10g。

服药1剂,诉头晕、胸闷等明显减轻,左侧肢体活动较前灵便。守上方加石菖蒲12g,远志10g,白花蛇1条(冲服),连服14剂,诸症消除。复以上药为主巩固治疗1个月,患者生活自理,工作如常。

2.某男,郑州市人。2005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述3天前晨起后无明显诱因而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略无力,当时未予重视,未治疗,近两天症状逐渐加重,故来诊。初诊时症见:神清,精神差,头晕昏沉,言语模糊不清,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平时纳食可,近几日纳食欠佳,夜寐一般,二便调,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底脉络紫暗迂曲,舌苔白厚腻,脉弦滑。查BP:21.3/12kPa (160/90mmHg),形体略胖(平时嗜食肥甘),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巴氏征(+)。血脂4项:总胆固醇7.1mmol/L,三酰甘油2.5mmol/L,HOL1.52mmol/L,LDL-C6.9mmol/L;血流变示:高黏血症,纤维蛋白原3.97g/L;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腔梗。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形体胖,加之舌脉诊断,辨证为痰瘀阻络。方用和中通络汤10剂,日1剂,水煎服。10日后复诊,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有明显好转,仍觉头晕, BP:19.3/12kPa(145/90mmHg)。在上方中加明天麻15g,乌梢蛇30g,半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略头晕,血脂4项指标明显好转。又继续服和中通络汤1个月,复查诸症消失,血脂四项指标正常。

3.李某,男,36岁,1978年3月20日初诊。主诉:偏瘫,失语近3个月。平素嗜烟酒,喜食肥甘,体质较盛。3月前晨起发生偏瘫,口舌斜,语言不利,神志尚清,测血压18.7/12kPa(140/90mmHg),诊为“脑血栓形成”。用中西药物治疗后,偏瘫、失语恢复不明显,入院前测胆固醇6.1mmol/L。刻下:自觉饭后脘闷不适,口不渴,头晕,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滑稍弦。诊断为中风(中经络)痰湿阻络,气血闭阻,治以健脾祛湿、化痰除风,佐以化瘀,方用保和丸加味:

陈皮9g,半夏9g,茯苓12g,炒莱菔子12g,焦山楂15g,焦建曲12g,连翘9g,黄芪15g,丹参18g,全蝎9g,天麻9g,红花9g,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口服。另用山楂每天60g水煎代茶饮。至6月8日共服药70余剂,查胆固醇降至4.9mmol/L。7月19日患者肢体活动恢复正常,运动自如,可骑自行车,唯不能远行。

(徐云龙 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