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的秘密,避开这5大炒菜雷区,等着朋友天天来蹭饭吧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爱美食的时代,喜欢下厨的朋友越来越多,会做饭,做菜好吃逐渐变成一个被人仰慕的技能。


饭店的菜吃腻了,在家烧上一桌好菜,妻儿父母围坐桌旁,那真才是最美的画卷。

三五好友相约,自己动手买菜炒菜已经变成了新的聚会形式。

《向往的生活》中,明星嘉宾们劳作一天,黄磊给大家做上几道爱吃的菜,聊着天,品着美食,用行动在向我们诠释,有烟火气的日子才是向往的生活

不得不承认的是,做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把菜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水平。

顶级大厨都是经历几千几万次的失败和重复历练出来的,技巧和经验都是在日常炒菜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的。

因为对美食的热爱,我在将近30岁的时候选择到烹饪学校进修,学习到了很多烹饪方面的知识。

不谈太专业的东西,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在家炒菜的雷区,只要避过这几点,妥妥的晋升家庭主厨,从此以后家人就会天天要求你给他们做菜啦。

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1炒菜前不处理炒锅,锅热了就放油。

很多朋友炒菜的时候,锅烧干了水分就直接放油,炒菜时特别容易粘锅,尤其是肉片肉丝,下到锅里就粘住了,稍不留神就糊了。

其实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步骤,家里的普通铁锅和钢锅也能有不粘锅的效果

放油前把锅烧透,烧透是个什么概念呢,手在锅上一放,感觉到热,锅内开始有少许烟的时候。

这时候放油,拎起炒锅晃动,让锅里的油浸润锅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把油倒出。

再放凉油,开始炒菜,就不会粘了。

解释下原理:锅内温度高了之后,食材下入时,食材表面的水分迅速气化,会和锅中间产生一个间隙。再加上还有一层油,更能隔绝食材与锅直接接触。

2油温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

图片来自网络

油温太高的话,食材下入直接就会糊掉,尤其是爆香用的葱花蒜末,本身就体积小,被温度很高的油脂包裹,瞬间就会变黑变苦。

油温太低,起不到隔绝食材与直接锅接触的作用,而且低温情况下很多食材的香味是出不来的。

我们要知道油脂运用在炒菜时的主要作用,就是热量传导,同时油脂本事也是具有营养和味道的。

如果油温太低,不仅起不到传递热量的作用,油脂还会渗入食材内部,吃起来油腻但不香。

为什么顶级大厨炒的菜,只能吃到油香,却能做到盘底无油,口味不腻呢?就是因为掌握了控制油温的技巧。

那么油温在什么范围内正好呢?

区别于其他作者文章的地方就在于,咱们的文章不能只告诉大家怎么样不行,还要告诉大家怎么样能行。

3-4成油温用于滑炒,例如宫保鸡丁的鸡肉滑熟。

家庭炸东西油温在5-6成即可,毕竟大家不是专业厨师,油温太高不容易控制,用5-6成油温炸东西,基本适合90%以上的菜品了。

那么炒菜时,油温控制在4-5成,不超过6成油温就可以了。

1成油温是30度,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买一个油温温度计。我平时在家炒菜时,油刚开始有一点点冒烟,这个时候开始炒菜。

3炒菜从来不勾芡。

做好菜装盘后,发现菜是菜,水儿是水儿。菜没味儿,汤齁咸

这种情况在初学者身上是经常发生的,原因就是不会勾芡,不知道怎么勾芡,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勾芡。

勾芡严格来说是北方厨师常用的烹饪手法,南方厨师不爱用,但并不代表不用。

有些食材水分含量高,一般厨师稍微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水分流失。

有些食材本身进不去味道,需要让味道挂在食材表面。

家庭炒菜勾芡主要就是两个作用,锁水和挂味儿

勾芡的时候,不要一次完成,分次来,一点一点倒淀粉水,随时观察菜品情况,点到即可。

在北方,为什么白菜和粉条经常同时出现,白菜是味道最难进入的食材,与粉条同炒的时候,粉条释放的淀粉起到了勾芡的作用。

举了这个例子,大家自己想想,豆腐该怎么做?

4不会放盐

菜出汤,锁不住食材内部水分,就是因为不会放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放盐时机。

这里给大家分析下,食材内部水分遇到盐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叫“渗透压”。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哪里渗透压高,水分就会向哪里流动。(这样解释不完全正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

盐下锅以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增高,水分自然就会渗出

知道这个原理后大家就可以根据食材不同,需求不同的时候调整盐的加入时机。

炒青菜的时候,下锅就放盐,水分一下子就出来了。

炒西红柿鸡蛋的时候,我们希望西红柿的汁水能快速炒出来,所以就需要早一点放盐。

5不炝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