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苍黄辞庙日
最是仓皇辞庙日
李煜留下来的词虽然就三十多首,加上诗文,也不过百篇,但历代都有“粉丝”,即便是现在网红的语境,也会有众多年轻“粉丝”的。李煜的词总会挑动人的某处神经,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很容易在他的字词间沉溺失态;在有了些阅历后,渐渐体会到他字词间的隐痛。所以到南京看“南唐二陵”,很多人是冲着李煜,而不是这二陵的主人,也就是李煜的父亲和祖父。
南唐二陵在远离南京市区的江宁区祖堂山麓,最后一段是不起眼的小道,不被人注意,也不方便到达,所以没多少人来这儿。我一大早用了一个多小时从市区到这儿,已经是半晌午了。除了门口卖门票的,整个陵园只见到一个背着相机的中年女士,她正在碑廊仔细地看一排碑刻,疑惑的问我:“这第一块碑上的词落款李璟,是李煜的父亲还是祖父”。从她的问话知道她也是冲李煜来的。
南唐二陵是南唐重要的遗迹,除了陵墓,陵区陈列馆等不多的建筑物是当年以建筑学专业著称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授设计,建筑体量很小,外立面颜色很低调,与这里的山林池塘很融洽。半坡上并排相隔百米左右的是李煜父亲李璟的顺陵和他祖父李昪的钦陵,陵寝已被开发,我一个人走进去感觉有点冷森,没有细看,匆忙退出。刚才见到的那位中年女士也不知停在哪一处,已看不见,整个园子只有蝉鸣声。我随意的走,沿路布置的扇形牌匾,上面都是李煜父子的词,以及简短的赏析。其实李璟流传下来的词本就没有几首,看到的基本都是李煜的词。看来陵园管理人在布置时也是以李煜为主题的。
关于李煜的事更易引起人们的兴致。在钦、顺二陵百米外,后来又发现一处墓葬,种种遗存分析可能是那个妙解音律可称李煜知音的大周后,她的音律水平可以考订整理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与李煜共舞,正是“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她死在璀璨的年龄,李煜为她写的《昭惠周后诔》也是可以演绎成一曲《长恨歌》的。虽然这新发现的陵墓还没有最终确认主人,但已引起更大的关注。相对于王宫政治,民间百姓还是钟情于才子佳人的传说,说不定这处历史遗迹因为大周后墓的发现,游客会多起来。其实不远处的牛首山风景区就是游人如织。
五代是一个大的乱世,而在这样的乱世有几个尽兴宴乐的人物,也是历史的另一种色彩。据一些资料介绍,韩熙载也参与主持南唐二陵的设计,这个因一副绝无仅有的《夜宴图》而闻名天下的人物,经历了南唐存在的三十八年,为南唐三主服务。大家通常认为他恃才傲物、不羁于世、纵情声色,也有细心人从《夜宴图》里看出在这场精致夜宴的五个场景里,韩熙载不是开心享乐的表情。除了韩熙载,《夜宴图》的第二段里的和尚,谦卑不自在的神态,像是也没有尽兴享乐。这让我想起另个一乱世的竹林七贤,在乱世里自醉,是为保身?是末日狂欢?还是如今人的一些解析,认为是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又有谁能猜得透呢?如今又值盛世,有比韩熙载年代更多的宴乐方式,而宴乐场景中的人,都能尽兴才好。
韩熙载会安排现世的宴乐,不过他设计的陵寝是简朴的,不要说和咸阳原上的帝陵相比,就是一般王侯也有比这二陵豪奢的。不过不知当时陵园是不是还有建筑,现在是看不到了。让后人更感兴致的李煜后来被掳去开封,“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李煜当日估计只是匆忙在宫殿旁的祖庙辞别的,是没时间老远跑来拜别祖陵,自此后故国已不堪回首。还好他的词继续滋养人文,丰富后人的情感。
据说李煜病死后葬在洛阳的北邙山,如今也没确切。所以很多李煜的粉丝也就找到南京这一偏僻处他的祖坟,也算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