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属中焦,且肝在脾胃之上

肝属中焦,还是属下焦?我的观点是,肝属中焦,不属下焦。以下细论关于肝属中焦的依据。

一、肝属中焦

唐代医家王冰认为,“肝为阳脏,位处中焦”,明确地强调,肝位于中焦。

按脉诊而言,肝与脾皆在中焦。左关候肝,右关候脾。

按诊尺肤而言,肝膈脾胃同居尺肤中段,当属中焦。《内经》明言:“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按舌诊而言,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则肝胆与脾胃皆属中焦。

按气血的生成,当在中焦。《内经》有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生血者,不但有脾,还有肝。《内经》讲:“肝者,罢极之本……以生血气。”故说,肝在中焦。

按运化水谷而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说明胃与肝直接联系。

按经脉循行,“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由是观之,肝胆胃皆以经脉相系,共居膈之下,脐之上,是为中焦。

按穴位而言,脾之募穴为章门,此穴居于足厥阴肝经上。且肝经“属肝络胆”的位置,当在章门穴。章门穴与胃腑处于同一水平,皆在中焦部位。

二、肝在脾胃之上

综上所述,肝属中焦。事实上,肝不仅属中焦,而且,肝还在脾胃之上。理由如下:

《内经》有:“肝下则逼胃”;仲景有:“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由此推之,肝与胃同居中焦,而且肝之位置尚在胃之上。

从面相而言,鼻柱应肝,鼻柱旁为胆;鼻尖为脾;鼻翼为胃。则肝胆在脾胃之上。

从背俞穴而言,肝俞平胸九,胆俞平胸十,而脾俞平胸十一,胃俞平胸十二,明显是肝胆在脾胃之上。

三、明确肝属中焦的意义

明确了肝属中焦,那么,治疗中焦病时就会考虑肝的因素,这对于提高中焦病的疗效大有裨益。

临床可见,中焦病除了与脾胃相关之外,亦不离肝胆,而且四者之间常常协同为病。比如,肝郁脾虚的逍遥散证;肝胃不和的柴胡疏肝散证;肝气犯脾的痛泻要方证;中气下降的补中益气汤证等等。

仲景明确地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把肝与脾都放在中焦来考虑了。发挥一下这个思想,不但见肝病要先治脾,见脾病亦当考虑治肝。

况且,不但要知道肝胆脾胃同属中焦,而且还要明确:肝胆尚且在脾胃之上,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肝胆对于脾胃的影响非常大。

李东垣治脾胃病尤注重升降肝胆气机,认为脾胃之升降需藉胆气之升浮,脾无肝胆不能升清,胃无肝胆不能降浊,他说:“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脾胃不足,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这里的胆气,其实即是肝木之气。

我的体会是,小建中汤名为建中,其实是治肝以建中。学习这一思想,我在临床上治疗脾胃虚弱诸证,常取太冲穴,其意即在于调畅肝气以益中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