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聚焦扛摄影机的战友一苏一浩
再见,2020,你好,2021
聚焦扛摄影机的战友一苏一浩
文/兵网:侯卫
前不久参加了广东、广西“两广情”战友联谊会组织的战友聚会,在今年这不平凡的日子里,难得的一次战友聚会令人向往,兵网系统管理团队派员参加了此次聚会。
以往听说"两广情"的战友聚会,搞得轰轰烈烈,影响甚大,一直很向往参与。此次聚会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两广情"战友聚会的规模和组织细节;另一方面想见一见久违的各位“两广情”的会长、群主,以及在网络系统相识多年从未谋面的战友,期待与他们的相聚。接到参加铁道兵两广情联谊会在北海举办的邀请后,在一份与会人员接龙名单上,看到了熟悉却陌生的名字:苏一浩。
苏一浩,广西百色人,1976年入伍,曾在8师37团新闻报导组,负责摄影工作,退役后,当过老师,做过宣传部秘书,主要负责新闻报导工作,之后调入县文化体育旅游局、文化馆工作,负责群众文艺的室传报道。从最初的单纯照相转学摄像,自学成才。拍摄过微电影、纪录片等。近几年主要精力放在战友聚会活动拍摄和发布上。部分作品被兵网采用及上线新华网发布。这是一位我特别想见的同行,他是一位摄影师。从2020年兵网的视频《印象巴马》《那边飘来熟悉的歌声》以及文稿《陌生的电话号码》再到《抹不去的战友情》等等都是他的经典作品,看到他娴熟的拍摄技巧和把握主题的能力,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拍摄电视情景剧,从前期的准备和整个拍摄过程,对视频编辑是非常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他能够自创脚本,精选场景,突出主题,调动现场人员,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到达广西北海之前,我们就在网上约定到了北海不用找人牵线介绍,自己在众多战友中寻找相识。其实在网上,认识他很多年,因为摄像机一直不离他的手的特点,我想找到他不难。因为女兵本来就少,加之我告诉他,我比较高,应该好认。相约的时间还未到,我就在旅行车上收到了他安排的采编任务。要求我们一行人的团队,组织有序的进入大门,他要抓拍欢迎战友入场的镜头,我懂得拍摄的要求和程序,先行进入大厅与他联系沟通,看看拍摄的起落点在什么位置。大厅里众多战友中,我眼一扫,轻松的看到了扛着摄像机的他。
初次见面,相互对视,像老熟人一样握手拥抱。然后马上进入了拍摄的节奏。初见他,个子比我想象的瘦矮,有着南方人特有的精干灵活,大而有神的眼睛透着睿智,洁白整齐的牙齿,给人以干净利索的感觉。虽是初次见面,感觉就是我在网上认识和熟悉的那个苏一浩。 由于目前我们所组织的战友聚会,一般都是采用AA制收费方式进行。所有的会务组织者、志愿者都是无私奉献的工作者。每次战友聚会宣传工作的特点,都是时间短、要求高。所以作为视频拍摄者来说,从战友聚会的开始接站,到是大会结束的送行,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不能漏拍,最终才有可能将整个活动全面记录下来,形成整体完整的视频结构。 第一天的开幕式上,我就坐在苏一浩的摄影机旁边,从头至尾,他都全神贯注地拍摄。接近开幕式的尾声,坐在摄影机旁边的会长很是过意不去,执意让他吃点饭再拍摄,他却调皮地一笑,拿起一个馒头塞进嘴里,笑着说:“这就可以了"。看到这一幕,我真的为之感动。
最后在拍文艺演出节目时,为了能为战友们抓拍到最好的镜头,他扛着摄像机,台上台下的寻找好机位,没注意脚下的台阶,重重的摔在了舞台上。即使摔了个四脚朝天,怀里还是紧紧抱着摄像机,像当年冲锋时的战士,紧握着手中的钢枪。战友们慌忙上前扶起了他,他却淡淡地一笑,挥挥手,爬起来二话没说,继续执着的拍摄着他所希望拍到的镜头。
这一幕幕发生在我眼前的一切,让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就是有因为有这样一批铁道兵的老战友们,在默默地为弘扬和传承铁道兵精神文化不懈的努力着,所以铁道部精神才能一直流传着。
致敬,我扛摄影师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