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国文课 |
唐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
徐晋如 |
著名的《唐诗三百首》选了唐玄宗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pǐ),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写出对孔子栖皇一生,大道不行的同情,结句委婉入情,尤见余韵。而他的名句如“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过老子庙》),“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送贺知章归四明》),诚如王世贞所评:“明皇藻艳不过文皇,而骨气胜之。……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艺苑卮言》)
居天子之位者,尚且不废吟咏,更不必说社会上普通的人了。唐范摅《云溪友议·题红怨》记载了一个著名的故事:
“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个故事非常之凄婉,后世诗词用典,无数次翻用,但唯有在诗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时代,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
而同书所载《江客仁》故事,纪诗人李涉所遇,就更滑稽离奇了:
“李博士涉,谏议渤海(李衍)之兄。尝适九江看牧弟。……至浣口之西,忽逢大风,鼓其征帆,数十人皆驰兵杖,而问是何人。从者曰:'李博士船也。’其间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自闻诗名日久,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一绝句,豪首饯赂且厚,李亦不敢却。而睹斯人神情复异,而气义备焉。”
李涉赠诗是一首绝句,云:“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何用相回避,世上于今半是君。”此诗仓促中甚见巧思,谓世上做官的,大半皆是强盗,则我又何嫌于汝乎?故盗之首领大悦。清代梁章矩《称谓录·盗贼》中考证,这个故事还有下文,见诸《唐诗纪事》:
“李汇征客游闽越,至循州冒雨求宿,或指韦氏庄居。韦氏杖屦迎宾,年八十余,自称曰野人。韦思明每与李生谈论,或诗或史,淹留累夕,次第至李涉诗,韦叟愀然变色曰:'老身弱龄,浪迹江湖,交结奸徒,为不平事,后遇李涉博士,蒙简一诗,因而跧迹。李公待愚,拟陆士衡之荐戴若思,中心怛焉,遂隐罗浮,经于一纪。李既云亡,不复再游秦楚。追惋今昔,时或潸然。’”
盗贼而好诗,已是大奇,得李涉诗,而能改邪归正,尤出乎人之意表。诗在唐人那里,不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生活本身。这才是诗盛于唐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