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须弥福寿建成240周年之际,扎什伦布寺又一次遇上避暑山庄
1.
十一期间,承德博物馆举办的一个珍贵的展览——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讲,很多上海、杭州的游客都是慕名而来。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就是快。
这次以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为题的展出,将持续到10月31日。
展品有很多珍贵文物第一次面世,有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和承德避暑山庄及须弥福寿之庙馆藏珍贵文物共计127件,其中故宫博物院为此遴选70件,扎什伦布寺提供10件,承德市文物局提供47件。
展出文物中,有很多是当年乾隆皇帝与六世班禅互赠的礼物的实物,非常珍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是须弥福寿建成240周年,六世班禅来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240周年,十世班禅来避暑山庄40周年。
所以,在我第三次参观完这个展出之后,又去了一次须弥福寿之庙,也就是承德人俗话说的行宫。
2.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修建的一座寺庙,汉藏结合的建造水平已经炉火纯青,被人们誉为建造水平最高的一座。
来承德旅游的人如果选择在承德一两天时间的话,按照旅行社的安排,几乎都选择避暑山庄+大佛寺(普宁寺)+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往往忽视了须弥福寿之庙,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网上有关须弥福寿的照片已经很多,但没有上面这一张:金秋十月,金黄的树叶掩映下的金碧辉煌的金顶。
乾隆皇帝给六世班禅修建的行宫,耗资巨大,仅这金顶一项,就耗费甚多,《总管内务府奏销档》:须弥福寿之庙都罡殿、住宿楼铜瓦... ...镀金二次... ...共需用头等镀金叶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九两八钱五分四厘。
与避暑山庄内的青砖灰瓦相比,确实是两个境界,一个是民间,一个是佛国。
又想起了承德籍学者蒙曼去年站在这里说的那句话:
这在中国文化里叫做“薄己宽人”,对自己是很简约的,对待友人,对待客人,是非常宽怀、热情的。
其实,看完承德博物馆里的“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的展出,再看须弥福寿之庙,最突出的感觉是乾隆皇帝与六世班禅之间的彼此尊重,尽管史书上都写成“觐见”,但在澹泊敬诚殿举行乾隆皇帝万寿庆典时,班禅与乾隆皇帝携手同登宝座,接受蒙古王公、扈从大臣和外国使节的朝贺。
当时,随从班禅的三大寺堪布、各大德及章嘉国师,唱赞无量寿经,四方使臣各献寿礼,殿外乐亭奏起中和韶东,庆寿之举,已达极盛之时。
金碧辉煌的外八庙,事实上都在写着两个大字:尊重。
3.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很微妙,有的是因为血缘、有的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政治需要,但也真的有天生的缘分。
乾隆皇帝与六世班禅就是。
所以,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刻上,乾隆皇帝首先就写道:
昔达赖喇嘛之来,实以敦请,兹班禅额尔德尼之来见,则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来京,以观华夏之振兴黄教,抚育群生,海宇清宴,民物敉宁之景象。适值朕七旬初度之年,并为庆祝之举也。
意思是说,过去五世达赖来朝,是由于我们的邀请。而这次班禅额尔德尼来京,完全是自愿,主动来的,他要看看内陆黄教的发展,人民生活和教育,天下的安定愉快、丰衣足食的景象,同时,也给我祝寿。
自班禅从乾隆四十四年六月十七日从扎什伦布寺启程开始,乾隆皇帝就一路关照,屡下圣旨,派人迎接、护卫,送大量的慰问品和各种礼品、防暑降温的药品,以示体贴。
六世班禅“凡接圣旨,皆跪地合掌袛领”,乾隆说“无需下跪”,两个人彼此尊重,堪称传世佳话。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日,班禅一行到了承德,在澹泊敬诚殿觐见乾隆皇帝,班禅“献吉祥哈达,无量寿佛”,上丹墀“跪请圣安,上亲扶起”。
乾隆用藏语问佛安:长途跋涉,必感辛苦。
班禅答道:远叨圣恩,一路平安。
乾隆即兴赋诗一首:
祝釐远至鬯宗风,三接欣于避暑宫。
敬一人而千万悦,垂名册亦乃予同。
雪山青海胥增忭,色罽精金许献衷。
初见宛如旧相识,本来如是匪神通。
清朝皇帝学识都很渊博,尽管很多人说乾隆皇帝诗写的不好,但实事求是的说,作为非专业诗人,他的诗真的已经很好了。
用拼音输入这首诗的时候,好几个字需要查《新华字典》,“釐”读西,祝福的意思,“鬯”读唱,是酒具,“罽”读记,毡子一类的东西。
乾隆皇帝的一句“初见宛如旧相识”,流传至今。两个人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熠熠生辉。
那一年,乾隆皇帝70岁,六世班禅42岁。
4.
200年后的1980年,十世班禅恢复工作后,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赵朴初亲自陪同他到承德视察。
这一年,十世班禅也正好42岁,到承德这天,也是七月二十日。
非是刻意安排,人世间很多事情的巧合之处,超出人的想象,包括这次的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也恰逢须弥福寿之庙建成240周年。
班禅大师等人在喇嘛教祖师宗喀巴和释迦牟尼像前敬献哈达,行参拜大礼,诵经、布施等仪式结束后,参观须弥福寿之庙的其他建筑,兴奋的说:这里比扎什伦布寺还豪华、壮观。
赵朴初陪同十世班禅大师到承德视察时连作三首词,其中一首《临江仙·楼阁庄严弹指现》赠予了十世班禅大师。
临江仙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1780年清乾隆为六世班禅所建。
1980年7月,全国政协同人来游,作此赠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副主席。
楼阁庄严弹指现,当年帝力雄心。
堪思百族远来情。
北招沙漠月,西接妙高云。
二百年间无限事,重来已隔三生。
漫嗟虚殿冷龙鳞。
众生齐大觉,日照万山明。
从六世班禅到十世班禅,二百年间隔了三世,“二百年间无限事,重来已隔三生”,赵朴老的诗句写出了人世间无限的沧桑,也写出了藏传佛教的劫难。
5.
清史专家戴逸在2003年避暑山庄肇建三百周年时说,避暑山庄建成后的第一个一百年,中原内没有大的战争,社会安定... ...是建立、辉煌、光彩的一百年。
第二个一百年有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是长期受侵略者的蹂躏,是多灾多难的一百年。
第三个一百年是辛亥革命以后,经过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期斗争,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山庄遭受了很多灾难,“后来日军占领了山庄,把须弥福寿之庙的金顶上的金子都刮走了,所以我第一次来避暑山庄看到的须弥福寿之庙的金顶不像个样,遭到了破坏”,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投入很多力量,进行保护和修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使山庄外庙重现辉煌,所以说,第三个一百年,是复兴的一百年。
赵朴老所说的二百年,正是戴逸先生所说的后面这二百年,所以这里的“无限事”真的说不完。
三生有幸,让我们遇到了你,须弥福寿之庙。
6.
通往平台顶上的路被封着,上面写着“文物保护承重监测 暂停开放敬请谅解”,问工作人员,说从去年就开始了,因为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开放,或者是“监测”还没有结束,所以,敬请谅解。
其实,不管你谅解不谅解,反正就是“暂停开放”。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被“敬请谅解”,比如去盖个章的时候管章的人不在、去医院的时候处置室的人不在等等等等,反正你就是白跑了。
好在来得是佛寺,现在很多人都讲“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
凡事随缘吧,我们都是凡夫,但也不要有烦恼,因为有烦恼也是枉自烦恼。
7.
出须弥福寿之庙西门出口,有下马碑文如下:
须弥福寿之庙遵旨照:
普陀宗乘之庙于山门并东西角门外,安下马石碑四,总理工程大臣英廉、和珅同章嘉胡克图会议,嗣后凡蒙古、扎萨克等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等准登红台礼拜。其余官职者,许在牌坊前瞻仰,余概不准入庙门。其入庙门者,不得由中路行,俱令入左右掖门,以昭虔敬。俟奏准镌示庙门,俾各永远遵守等因。于乾隆四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具奏,奉旨依议,钦此。
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到处都有和珅的影子,他参与了进入须弥福寿之庙的人员的等级的划分,也算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决策层了。
妙高庄严,皇家寺庙,还是有他应有的庄重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