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承德人的祖籍都是山东?
1.
在承德,问起祖上是哪里人,十有八九都会说,山东。
再细问,有的人还能说出山东具体地点,但更多的是迷糊,莫非、或许、有可能是闯关东的路上留下的吧?!
有的人能排上家谱,去山东还能找到根。
但更多的人都是猜测。
其实,山东人来承德,不是闯关东来的,而是专门奔着承德来的。
因为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海上坐船,一条是路上走山海关。
这两条路都不经过承德,所以,没有闯关东的山东人留在承德。
来承德的山东人都是特意来的。
来得早的是种地,来的晚一点儿的是淘金。
当年承德淘金热,堪比美国西部淘金。
2.
现在的承德,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每个小山沟里都有人居住。凡是能耕种的地方都种上了庄稼,多数山坡也都种上了果树。
一方面要吃饭,一方面要环保,所以,政府也难,为了环保,GDP总往下掉也受不了。
过去的承德可不是这个样子,没有这么多人种地。
明朝以前的两千多年,长城以北都是少数民族聚居。朱元璋建国以后,为打击残元势力,分几次把长城北边的百姓迁入北京及京畿各县,腾空的地方经常被用做战场,即便有少量留在这里的百姓,也受不了战火和交战双方军队的侵扰,自己也就搬走了。
明政府还仿效五代时幽州刺史刘仁恭父子的烧草政策,每年秋后遣精兵出古北口,火烧三五百里,以绝胡马。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热河成为人迹罕见的地方。
《滦平县地名资料汇编》里记载常山峪这个地名时,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顺治年间,郑氏兄弟三人由山东济南府郑家寨逃荒口外,其中一人定居于此,开荒种地谋生”,后有王、申、房等姓氏迁来,逐渐形成东、西常山峪两个村落。
由此也可看出明末清初时的荒凉。
清朝初年,蒙古牧民还在这里牧马,“古北口以外皆为蒙古牧马地《汪灏:随銮纪恩》”,“蒙俗向奉神佛,并不砍取(树木)”。蒙古人的习俗是把树当神一样敬畏,没有砍树的习俗。
大量人口涌入是在清初的政府行为。顺治元年,多尔衮发出圈占近京五百里以内畿辅土地的谕令,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暴力圈地运动,在热河境内建立皇庄85处。
康熙九年(1670)年二月,康熙皇帝将“古北口等口外空闲之地,分拨八旗”。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又把京城无恒产者,迁往热河。
可即便如此,热河境内也还是地广人稀。
3.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初七,年轻的康熙皇帝出喜峰口,过宽城,随处所见,还都是森林和草原。
四月初九,过平泉大吉口,到达狩猎的地方明安沟,现在叫围场沟,康熙皇帝在这里打猎三天,猎熊虎数只。
随驾的大学士高士奇写的《松亭行记》描写当时的景色:
“土极肥沃,居者懒于耕耨,仅种稗稷,不设沟塍,播种之后,听其自生。”
“山间鹿獐极多,雉方卵于草间...所进者数千枚。”
狍子、鹿满山沟都是,野鸡蛋满地都是,一不小心就捡几千枚。
在途中曾见“长松千余株,历落偃仰,各俱异态,数百年物也。”
而到了康熙四十六(1707)年七月的时候,玄烨巡幸边外,“见各处皆有山东人,或行商、或力田,致数十万之多”(《清圣祖实录》)
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怎么就有这么多山东人来了呢?
4.
历史上承德这个地方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地理过渡带”。承德周边的北京、天津、山海关、沈阳、多伦都是人烟稠密的城市带和交通要道。
戚继光几乎花光了大明朝的国库,在这里修建了最宏伟的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漠南蒙古隔开。
然,长城终究没有什么用处,没有挡住清军入关。
清朝入关后,虽然还有禁止汉人出塞耕种的规定,但执行的不认真,长城坏了,康熙皇帝也不修。(可以点击康熙皇帝为什么不修复滦平的古北口、金山岭和宽城的喜峰口长城?)
尤其是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在围场坝上乌兰木通征战准格尔部时,为了就近取粮,沿长城东起热河西到归化城(呼和浩特)一线广设旗庄,招揽农户耕作。
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六十年,华北接连遭受大旱,灾情波及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多省。
刚刚去世的河南作家二月河写的《雍正王朝》一开始,就是河南山东遭灾,饿殍遍野,老年康熙派胤禛和胤祥去赈灾。
通过赈灾,胤禛了解灾民的苦难,除落实好开仓赈粮外,还积极的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灾民的困难。
他又想到了塞外。
5.
雍正元年,胤禛刚刚当上皇帝,就出台了在长城以外“借地养民,以养辅赈"的政策,将长城沿线以北五十里辟为耕殖区,组织灾区的农民来长城外开荒种地。
雍正敕谕蒙古各盟旗王公予以收容接纳,使出塞汉民得以休生,蒙民享吃租之利,一举两得。
蒙古人豪爽、仗义,喝酒也实在,尤其是承德避暑山庄的落成,更亲密了蒙古各部与朝廷的关系。
当时长城沿线蒙古自东起为喀喇沁、土默特、察哈尔,都是满蒙联姻部。本来都是亲戚,有好几个王爷都是雍正的舅舅、舅老爷,对雍正敕谕很配合,对出塞汉民也极友善,称"察噶钦",意为“娇弱的人, (需要)照顾的人”,主动让出长城外五十里区域。
从此以后,尤其赶上大灾歉收年景,汉民就从东起山海关、西到杀虎口的长城沿线孔道到塞外谋生。
这个时期过来的山东人都是种地,种旗人的地,过来的山西人那个时候就做买卖。
这些汉人需要归附于旗主,有的表现好的还直接改为蒙族,承德最大的汉奸李守信的祖上,就是从山东过来到朝阳北票后,改为蒙古族的。
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朝阳是热河最大的一个县,1927年人口已经达到六十五万四千多人,以来自山东的移民占多数,这些山东人把山东的各种风俗,全都搬到土默特左右两旗及敖汉部与奈曼等旗。
(关于李守信,可以点击热河匪事:这个土匪玩儿大了,他想建立“大元国”!)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不全部是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也有过汉族融于蒙古族。
6.
承德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黄金、银、铜矿产区,随便打开承德地图,每个县都有很多带“金”字的地名,金沟屯、金山岭,金杖子、洒金沟,围场甚至有个村直接就叫金矿村。
每个县都有大大小小的金矿,避暑山庄墙外不远处就有一个狮子岭金矿。所以要是在避暑山庄遛弯或登四面云山,走着走着,脚下踢出一块儿砖头大的狗头金来,一点都不要惊奇,捡起来就交政府去。
前两天,有读者问老羊铲史,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是在承德吗?
我认为金沙滩在滦平金沟屯附近。
杨家将很多故事都是传说(刘兰芳说的不算数),但也有人较真,考证出金沙滩在昌平的关沟,长城附近。
长城沿线黄金矿脉丰富,兴隆县的八卦岭、宽城的峪耳崖、铧尖金矿都在长城附近。
1933年3月,日军占领承德后,疯狂的掠夺黄金矿石,到1945年日本投降,从宽城的峪耳崖金矿、铧尖金矿、大汉沟金矿、兴隆县倒流水金矿、承德县狮子岭金矿掠夺走黄金矿石39549.6吨,可见承德金矿之丰富。
从明朝开始,承德地区就有金矿开采。但受开采技术和提炼工艺的影响,开采的规模不是很大,老百姓对黄金开采的热情也不高。
清朝晚期的时候,国运不济,中产阶级消费水准下降,大家都缺钱,于是就都找矿,开采的热情就高涨了起来,连慈禧也在宽城峪耳崖开了一个“胭脂矿”,也叫“体己矿”,这是工资以外的收入。
这个矿一直开到了现在。
那几年,宽城号称“万两黄金县”,在省里、国家都占位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宽城县最高学府宽城一中高一年级来了20个不用参加中考的同学(或许参加了,但不是分数都够),就是峪耳崖金矿的子弟。这些都是老羊的最好的同学,这20人中,有的同学人品非常好,学习成绩也好,有个别的就是小痞子,天天欺负农村来的同学。
有黄金就是好,上学连试都不用考。
(铲的有点儿远了)
嘉庆、道光年间的黄金开采,还是在官府控制下小规模的开采,
然而就在道光年间,一个与黄金有关的谣言出现了。
这个谣言对承德(热河)地区的影响非常大,后来很多重大事件都与此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承德的历史。
7.
2018年11月下旬,宽城峪耳崖金矿在巷道里发现黄金岩画,引起了地质专家的关注,媒体跟风炒作。这个地方正在打造黄金文化小镇。
巷道里金黄一片,是黄金还是石头,有关方面找专家研究去了。
而在一百多年前的道光时期,遇到这种情况是这样说的:
“热河金山银山到处都是,全让当官的占着,满坑满洞的金子,几辈子都挖不完,当官的带着当兵的守着洞,不让老百姓进去”。
这种对所有人都充满诱惑的谣言又包含对官府的仇视,清朝晚期官民对立的矛盾一下子又被点燃。
仇富、仇官,自古而然。
其实,有专家讲,热河地区黄金储藏丰富是不假,但绝对没有谣言里说的那样多。
承德金矿属于原生伴金矿,原金与黄铁矿石、黄铜矿石混在一起,后两种矿石和金子长得非常像,尤其是黄铁矿石(二硫化铁),金灿灿,呈规则几何体,过去就有“愚人金”的名字。
长得像,但价值天壤之别。
可是,谣言比风传的还快。
这么多的金子多么的诱人呀,于是,道光年间,承德出现了第一次淘金热。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接下来的中国话是:利令智昏。
所以,现在社会上所有的骗局,都和金钱有关,所有的骗局,都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卷入。前几年,还有女研究生被骗到大山里给文盲农民做老婆呢。
所以,上当,和智商无关。
8.
道光年间,厄尔尼诺造成中国北方三年大旱,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大旱灾之一。
农民起义频发,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大批的流民出现,除了会种地,别的什么都不会干的冀晋鲁豫的青壮年,从回乡的人嘴里听到承德遍地是黄金时,就蜂拥而至,在这些人里面,山东人占大多数(朝阳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淘金热出现后,承德短时间内人口暴增,每年都有近十万青壮年入关。
1826年——1835年十年间,承德新增外来人口是1726年——1825年一百年的总和。
上百万的青壮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来到承德,当他们发现所憧憬的遍地黄金是石头时,欲哭无泪,很多人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盲流很忙,为了活着,能有一口吃的,以文化人都是吃饱饭后,孔孟之乡的子弟饿着肚子,也是坑蒙拐骗抢偷什么都干,都是逼的。
于是,原本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草原生活被搅的细碎细碎的。
他们要吃饭,要活着,还要开矿挖金子。
而所有的土地、草原和森林、矿山都是属于蒙古王爷和旗主的。
淘金客每到一处,都要开山炸石,淘洗金沙,破坏环境和植被。
而蒙古族对树是崇拜的,从来不砍树,另外,草场破坏也影响畜牧业发展,于是,淘金客和蒙古旗主间不断的产生矛盾,经常出现群体性的对峙和冲突。
矛盾频发,日积月累,最后闹成了影响巨大的“金丹道事件”,造成几十万人死亡,这是另外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时间流逝,人流逐步稳定、繁衍,慢慢的演化成了热河省。
如果还有人问,你祖籍是哪里的?
多数人可以回答山东的,但也极有可能是河南的、山西的,还有可能是河北的。
凡事皆有可能。
老羊铲史,还有这些好玩儿的文章:
还有几位文友赐稿,在老羊铲史里发的稿件,请点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