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风韵——陈献章题咏悦城
陈献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白沙里人,故又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是明代心学的奠基者。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陈献章像
《肇庆府志·流寓》:“陈献章,字白沙,曾游康州,爱其形胜,多有题咏。”考查《白沙年谱》,陈献章仅在成化十七年、成化十八年两年间就有两次到过德庆,留下诗词多首。
成化十七年(西元1481年)冬,陈献章前往梧州拜会两广总督朱英,一进入德庆地界,便赋诗《悦城》一首。
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
舟航乘晓发,云物入冬晴。
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
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
《白沙先生全集》记载的《悦城》
明朝之悦城乡,即唐朝的悦城县,刘宋时期的乐城县;其辖地包含今天德庆县的悦城镇、凤村镇、播植镇、武垄镇、永丰镇、莫村镇。而陈白沙先生这首《悦城》,描述作者乘舟逆流而上所看到悦城乡段西江的情景。
悦城乡地图
第一联“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意思是是说青旗山黄旗山像旌旗一样拥护在龙母庙两旁,两相拱卫;庙前西江、程水、洚水三水汇流之处如同镜面一样清平。即说悦城龙母祖庙为山水钟灵之所。
第二联、第三联“舟航乘晓发,云物入冬晴。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大意是说在这个冬日里的晴天,人们便早早乘船来到此地祭拜龙母;乘舟逆流而上的作者听到庙里传来阵阵鼓声,直到船只航行到西江中心,才听不到鼓声。还有很多木筏直接横靠在岸边,乘搭转运信众登船或上岸。第二、第三联是描绘作者亲历人们朝圣的场面,可见当时龙母祖庙的香火鼎盛。
最后一联:“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龙母祖庙附近西江水域,下游有劏鸡湾,上游有大顶角,作者说先后经过这两处水流湍急西江河湾,就无言再评说或讥讽人生的得失与名利,衬托出劏鸡湾、大顶角水路的险要,对应首联“江絣镜面平”,反衬出龙母祖庙前三水汇流,河宽水缓。赞叹龙母祖庙所处之地得天独厚的同时笑对自己仕途不顺。
《悦城》此诗虽对龙母不着一字,但却表现出作者十分敬仰对悦城龙母之母仪龙德敬佩不已。受其感化,“无语笑浮生”,以积极向上的作结,道出了作者对即将拜会两广总督朱英此行的兴奋心情。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词赏析角度不同,可能分析出不同的意思。但叶广学先生在《漫话青旗山》(详见2017年12月7日版《云浮日报·三江之韵》)中对此诗注解,晚辈有两处疑惑。
云浮日报载:《漫话青旗山》
第一,诗名。叶广学先生称此诗为《渡程溪》,此名字最早出现在道光版《东安县志》,而在稍早的康熙版《东安县志》中查无此诗。晚辈疑惑的是为什么无视《白沙先生全集》的存在,而以在作者时代数百年后的一本地方志来命名此诗。(好比陈献章先生的另一首诗《德庆峡》,现在却让某些人改名为《咏猪仔峡》,实属不妥。)
陈献章《德庆峡》
第二,叶广学先生说:“青旗山附近历史上有过两条称为“程溪”的小支流,一南一北汇流入西江,非常有趣。南岸的就是今天青旗山下的洚水河。还有一条就在北岸,即今德庆县悦城河……”然后在注解时认为:“船只自南岸经过程溪口(指洚水口),再转向北岸逆流而上经过北岸的'程溪’(指悦城河口)较为可能,因为自古至今西江青旗山至金鱼沙一带北岸为浅滩,多礁石,不能通航,往来船只只能从金鱼沙南侧航道通行,在南岸航行了一段后再转向北岸逆流而上。”先不论所谓南北“程溪”正误。叶广学先生既然到过洚水,定当知道洚水汇入西江河之处位于悦城河口上游,陈白沙先生乘船逆西江而上梧州,为什么还要从上游的洚水口顺流而下,转到北岸的悦城河口再逆流而上?实在疑惑!
悦城河与洚水位置示意
相关链接:
本文作者何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