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旧文,产品还在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找到更合适的年金险。今天我要通过分析一款比较特别的年金险,来说明一个重要理念:一个理财产品好不好,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和需求相匹配」。虽然这个号写的是保险,但保险和理财并不是割裂的关系,背后的基本原理都是互通的,都用得到。我毕竟在银行做了好多年财富管理,很清楚大家的疑惑、问题都出在哪里。相比产品本身的优劣,认知不足、经验不足才是更大的锅。被我「揪出来当筏子」的产品叫做「福佑金生」,出品方海保人寿,我夸过好几次的「芯爱」所属的那家公司。产品结构长这样,横过来看,左边是基本信息,右边是产品责任。一位35岁的老母亲,女儿今年8岁,10年后刚好是上大学的年纪。她用自己的名义买了一份这样的「福佑金生」:也就是说,交了10万,10年后一共拿回来142870,这还是在领出来的钱没有利息的前提下。如果生存金不取走,放在保单里累积生息,按3%的累积生息利息算,那么到保单结束,一共领取的金额是144744。假设这位老母亲没有买「福佑金生」,而是去存了一笔10年的定期存款.因为定存是单利,所以需要(144744-100000)/100000 / 10 =4.47% 的利息,才能达到和「福佑金生」同样的效果。未来会有4.47%的定存利息吗?反正利率是下行趋势,一时半会儿都不会有。倒是有5年期的国债,利息也能过4%,问题你抢得到吗?是啊,这不是很多人搞不明白IRR么,我用更加简单的定存来帮大家理解。产品方都给你算好了,30岁男性,不同的缴费年期和保障年期,IRR和单利效果分别是:
产品是不是特简单?
先存钱;
中间释放现金流,数额较小,领取意义不大;
主要拿10年/15年/20年后的满期金和累积生息。
它像什么?我不说,你肯定知道。
特点总结一下:
其实每一种财富形式,都可以用这样的表格来总结,甚至包括房产、股权、珠宝首饰。
总结得多了,你会发现,有些特点是不太可能共存的,比如安全性和收益性,比如灵活性和纪律性。
财富管理是复杂的,既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又要考虑千奇百怪的需求。
也正因如此,才会衍生出形形色色的财富形式。
「世界上之所以需要鞋匠,是因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因为鞋匠需要钱。」就像「福佑金生」这样的产品,可能有100个人跟我说,收益太低、时间太长、灵活性太差,什么破玩意儿,还不如我自己买基金炒股票。但这个产品拿到银行去,拿到有上百万代理人队伍的保险公司去,分分钟给你卖爆。为什么?因为市场上有大批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的人:
单一而主观的评价标准,放到哪里都是错的。
你可以不喜欢,但不代表别人没有需求。
毕竟「我看世人皆傻逼,料世人看我应如是」。
04
那么这样的产品,适合哪些人呢?又对应什么样的需求呢?
比如上面的例子,可以用「福佑人生」给孩子准备一部分教育金。
(注意!我说的是「一部分」,为什么?自己想)
当然,同类需求还有「天天向上」教育金可以实现。
具体请看👉关哥同款 | 最棒的教育金回来啦!买它!
比如,想准备退休金,但是又不喜欢养老年金一点一点地拿钱。
用「福佑人生」攒个三五年,10年或者20年后一次性拿出来花,也可以。
再比如,纯粹就是为了不当「扶弟魔」,把钱找个地方存起来。
就是要它取不出来才好。不然别说利息,本金我自己都留不下。
我曾经说过,年金这种产品,非常考验一个人对财富管理整体的认知,更体现一个财富管理者对风险和人性的看法。越是懂投资的人,在投资市场上成功过的人,越容易掉入片面的窠臼。很多朋友说想我看写理财,其实我在写年金的时候,已经表达了很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