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四中记忆:晚风中的夜来香 (下)

【东平四中 母校情怀 美文精选】

晚风中的夜来香(下)

文/邹兰月

【文章看点】我喜欢养花,夜来香是我最钟爱的花。每当花开时节,晚风中飘着夜来香的味道,吮吸着醉人的花香,仿佛又回到了东平四中那快乐的青春时光……

教室西边的大操场,后边的篮球场,教室门前的乒乓球台,是师生健身的好地方,那时我们认真读书,但绝不是死读书。课间操在操场做广播体操,课外活动课打打球,晚饭后可以在学校西边的山坡上边散步边读书。
有一次我感冒了,体育课上练习长跑,在操场跑了五、六圈,出了一身汗,第二天感冒就好了。
学校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农场,每周都有劳动课。在农场劳动,学习技能,体验收获的喜悦。也曾掏过厕所,把大粪抬到空地上晒干,再运到农场撒到地里,农场种出的菜绝对是绿色环保。当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生产技能,养成了不懒惰、爱劳动的好习惯。
记得我从学校采回夜来香的种子,和弟弟妹妹在家中院里开垦出一片矩形花园,种上了夜来香,精心浇灌养护,不久便开满了花。邻居大娘、婶子们见了,都夸奖道:“吆,小月种的这花真好!”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每当我回家吃晚饭时,在大门外就能闻到飘来的花香,心中更是感到无比的惬意和享受。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养花。
上初中时,学校生活还是很艰苦的。每周的星期天下午,用扁担一头挑着煎饼,糊盐,咸菜等食品,一头挑着书本、衣服等生活用品,步行十多里路到学校,在学校吃、住,学度过五天半时间。住校生每天吃的是糊盐泡煎饼,每顿两个,如果哪顿多吃一个,星期六早晨就要少吃一个,担挑来的34个煎饼是有数的,饿了就可劲“造”是不行的!
与住校生相比,我们走读生是比较快乐的,每天能回家吃上热乎饭,虽然也是煎饼,但会喝上掺着地瓜面的玉米糊糊,吃点略有油星的青菜。
每天我和焦坤、丁庆娟、刘金芳,还有几个高中的同学一路上嬉笑着,打闹着,在山路上小跑着,来来回回,每天六次,快乐无比。如果是星期六下午,就不用忙着回家,我们几个就在路上大声歌唱,高声地唱,慢悠悠地走,一听到我们的歌声,村里人就知道,又到了星期六了。
因为每天都要来回快走,我们大都是运动健将。弟弟邹兰华,常和上高中的我小舅在一块走,我小舅是高个长腿,他两个在路上的行走用“如飞”是很贴切的;弟弟邹兰广被泰安体校选拔录取;同学丁庆娟,焦坤常在运动会上夺冠。在那种艰苦的坏境中,同学们磨练了意志,练就了做事雷厉风行的速度,收获了技能和知识。
那时的学生非常崇拜英雄人物,因听《血染的风采》、 《十五的月亮》等歌曲而崇拜战斗英雄;听了张海迪的事迹报告后,被她坚强的毅力所感动,便非常努力地学习。因为对她的崇拜,便模仿她的一切,甚至坐轮椅的姿势,神态。焦坤同学带上眼镜坐在椅子上照了一张照片特像张海迪;李淑玉、李平也相继照了戴眼镜的照片。那时,我特别想让自己也变成近视眼,带着眼镜照个美美的照片。
初中毕业,又在东平四中读了三年高中,这六年的学习,对我一生人格的形成、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为师后的教学风格,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教师,正象歌中唱的那样“长大后,我便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母校老师们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良好的教风深深影响了我,我在工作中,总是以老师们为榜样,爱生如子,不但教他们知识,更要教他们做人。
在东平四中,我学习着,努力着,快乐着,成长着,由孩童变成了青年,奠定了人生的基础,便也获得了一生的幸福。四中团结、友爱、求实、进取的精神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播种着希望,传递着正能量,引领着我,永远向上!
我喜欢养花,夜来香是我最钟爱的花。每当花开时节,晚风中飘着夜来香的味道,吮吸着醉人的花香,仿佛又回到了东平四中那快乐的青春时光……

(作者:邹兰月,东平四中初中80级1班学生。本文由作者和东平四中《母校情怀》编写组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特别感谢段振业先生的热心收征与精心编撰。祝东平四中——现东平县接山镇中学新老校友夏日安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