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十三)

清朝中叶,也就是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是打箭炉锅庄的鼎盛时期。此时,打箭炉已是四川南路边茶贸易的最大市埸,一家家锅庄自然成了边茶交易的埸所和中介机构。

边茶贸易给炉城带来繁荣,其间“锅庄”又功不可没。

我们先来看前人笔下当年打箭炉的繁荣景象。康熙年间,那位自称“泾阳知事”的焦应旗,在他的《藏程纪略》中就说:辛丑(康熙六十年,即公元1721年)三月初四,到打箭炉后,看到的景象已是“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闹市焉!”

雍正十年(1732年)奉檄入藏的王世睿,在《进藏纪程》中也讲,他见到的西炉是“四方商贾辐辏,为川茶夷货交易之所,设有钦差监督税务”。

那位著名的风雅王爷(果亲王允礼),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二月十九,路过打箭炉时,更为那“茶货所聚,市肆稠密,烟火万家”的景象而惊叹,称它是“通西藏、西海(清海)之要区”。

在乾隆年间(十八世纪中后期),打箭炉茶市,已年销边茶十万零三百多引,达一千万斤以上,为明嘉庆年间(十六世纪中叶)年销两万引(长引一引一百二十斤,短引九十斤,姑且按每引百计算)近两百万斤的五倍。

此时的打箭炉,已远非一般边城可比。在征讨拢藏之廓尔喀的战争中,以臬司官职督办粮饷的林俊,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从西藏回来, 一住进打箭炉行馆(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招待所”),即为它的“华美”“鲜明”所倾倒,惊叹“即锦官城(成都)之官署人家,亦不能有此丰盛也”!就是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打箭炉仍是一派繁华景象。

随驻藏大臣有泰进藏帮办文案、兼洋务局及巴塘防堵等差的吴崇光,在《川藏哲印水陆记异》中就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炉城为“口外各种番夷贸易总汇之所,亦茶市之要区也。人烟辐辏,市井繁华,凡珠宝等物”,内陆“无所者,每于此地见之”。

难怪,贺先生在“本事注”中,有“过去盛传四十八家锅庄,执康定财经牛耳”之说。

(0)

相关推荐

  • 【文物鉴赏】宋康年 | 清代青花瓷“章江门”图箭筒

    作家简介:宋康年   [文物鉴赏]   清代青花瓷"章江门"图箭筒 --------见证古代南昌水运的繁荣景象 中国考古学会员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  宋康年 箭筒,亦名剑筒.任何器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三)

    雪舞寒风,泸水朦胧.参将李麟借助夜色率先抢攻各个渡口.随即三路大军,分别由提督唐希顺.游击张自成.参将马尔植统率突入西岸,奋力杀开三条血路. 史称"西炉之役"的打箭炉茶市之战,正式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一)

    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那场争夺茶市的战争,史称"西炉之役"         "西炉之役"与打箭炉锅庄                        (上)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藏历第十二饶琼的土兔年,即皇历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这是"甲拉甲布"最不吉利的一年. 土司蛇蜡喳吧已好多日子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怎么也不明白,早在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

    明朝末年,游牧於天山南北的蒙古厄鲁特四大部之一的固始汗部,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打败统治青海的蒙古却图汗,占领了青海全境.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固始汗又攻入四川甘孜地区,灭了白利土司.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

    说起那个喇嘛营官昌侧集烈来,也是怪有意思的. "西炉之役"过了两百多年后,我们在今天营官区的区政府背后山嘴上看到的那一坝残垣断壁,就是早年的营官寨旧址. 这里原本是藏传佛教噶举派(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五)

    这打箭炉地方,处在川藏结合部. 还在五代孟蜀时侯,就在西部地方设置了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安抚司,直至宋.元除隶属稍动,无大变. 他家祖宗老早老早就归顺了中央朝廷,当今朝廷授予甲拉家的&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六)

    有史家考证,在宋代,木雅地方就有个"卡拉国","卡拉"又译写为"甲拉","甲拉甲布"其实就是"卡拉国"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七)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老土司去世,阿旺坚参继"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之职,允其世代承袭. 到了大清,祖上便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八月,向朝庭"缴前朝敕印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八)

    5 四川提督岳升龙得报,知"西炉"军情紧急,赶紧将他多日来探得的情况及对策报告了朝廷.康熙三十八年七月庚辰(公元1699年8月8日)朝廷得升龙疏言:"打箭炉原系本朝版图,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九)

                         (中)                                                        1 1699年盛夏,"内土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