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意志的胜利——励志篇

作者

程广云 夏年喜

意志的胜利——励志篇

意志好比一把刀,生活好比一块磨刀石,只有经常砥砺,才能锋利永存。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用人生命的长度,更是用人生命的深度、高度,归根结底用人生命的力度去衡量。生命的力度决定了生活的充实与丰富。在某种程度上,生命力就是意志力。人生首在设定目标,人要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终生。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志,意也,从心之声。”[1]志,即志向、意愿。志乃心之所向、意之所往。励,劝勉。励志就是在唤起人们对未来生活憧憬的基础上,设定人生目标,坚持不懈地为目标的实现而顽强拼搏。意志好比一把刀,生活好比一块磨刀石,只有经常砥砺,才能锋利永存。

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曾拍摄过一部记录片——《意志的胜利》,她记录了1934年纽伦堡第三帝国代表大会盛况。这部影片由纳粹构思和出资,是纳粹自我表现的最具权威性和最富想象力的宣传电影,获得了不可饶恕的巨大成功。影片艺术地表现了意志的力量,这个意志的化身就是希特勒。全体德国军人的意志、全体德国人民的意志都集中于希特勒一个人身上。这个人灭绝人性,践踏人道,妄图用武力征服世界,用暴力主宰世界。影片堪称极权主义美学和艺术的样板。所谓思想统一、舆论一律、步调一致,就是将人变成机器、齿轮和螺丝钉。这是为一个人的意志而牺牲其他所有人的意志。这决不是“意志的胜利”,而是“意志的失败”。

唯意志论者把意志的力量极端化。叔本华和尼采是唯意志论的两个著名代表。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生存意志论,其中的意志是求生存的意志。其基本哲学命题是“世界是我的意志的表象”。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唯意志论:“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因此,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的可见的表出: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体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体化了的性欲;至于攫取物的手和跑得快的腿所契合的已经是意志的比较间接的要求了,手和脚就是这些要求的表出。”[2]而尼采的唯意志论则是权力意志论,其中的意志是求权力的意志。叔本华、尤其尼采唯意志论是典型的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最终被法西斯主义所利用。仿佛爆炸一颗精神原子弹,它充分释放了人类破坏性的欲望和毁灭性的本能,极大地伤害了人类自身。它从反面启示我们,意志(以及激情)始终应当为理性所引导,它决不应该是一种盲目的冲动,更不应该是一种冒险的赌博。我们所谓“意志的胜利”不应该是一种零和博弈,以相互否决对方的意志为前提,而应该是双赢、共赢。

人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历程。自我实现是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内在矛盾的展开。自我实现,第一是“我要……”;第二是“我能……”。当然,这二者更取决于外部条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逐级递升,其中自我实现是位于最顶端的需求。[3]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至于能力,包括人的体力(体能)、脑力(智能)和社会结合力。人要满足自身需要,只能发挥自身能力。需要和能力的张力关系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苦和乐。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往往是人们痛苦的根本;能力足以满足需要,常常是人们快乐的源泉。因此,人们减少痛苦,增加快乐便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需要,二是提高能力,前者是消极的方法,后者是积极的方法。能力和需要的张力应当适度。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她们却蕴涵了无限的需求和潜能,限于条件,人们只能发挥其中部分潜能,满足其中部分需求。在特定条件下,人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满足自身需求,充分实现自我,才不枉此一生。

按照尼采的说法,自我实现是“成为你自己!”上帝死了,超人亦不可靠,人是唯一普照天空、海洋和大地的太阳,赋予万物以意义和价值。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由每一具体的血肉之躯——“我”组合而成。自我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自我的出场和在场,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就是此在在此。自我不可沉沦于大众中,仿佛沙粒流失于沙滩里。人必须忠实于自己,发现自己,相信自己。但是,要“成为你自己”,首先要“认识你自己”,然后要“控制你自己”。

实现自我首先必须认识自我。有一个印度传说:曾有一段时期,地球上所有人都是神,但是他们无法无天,滥用神权。因此,众神之神——梵天决定剥夺人的神性,藏在人们永远不会发现的地方,以免他们滥用它。这个藏法不是埋在地下,沉于海底,藏到山顶,而是藏在人类自己身上。人们掘地、潜水、登山,寻找不到自己的神性,它一直藏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是必须从我们自身去找寻的。不求诸物,不求诸人,反求诸己。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如何认识自我?还有一个希腊传说:在希腊雅典附近有一个叫做德尔斐的地方,德尔斐有一座神庙,供着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兼智慧神阿波罗。神庙的门匾上刻着一行希腊文:“认识你自己”,史称“德尔斐神庙的箴言”。最终解释这一箴言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解释是“自知其无知”亦即“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人应当认识自我的局限,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我的需要和能力。

其次,实现自我必须控制自我。自我控制就是以理性来控制自身的欲望与激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系统地分析了人类自我控制过程。弗洛伊德早期提出过二分法的意识结构理论,将意识区分为潜意识和意识,而又将潜意识区分为无意识和前意识。各种意识层面之间存在一种潜抑和宣泄的张力关系。[4]对于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打了两个比方,一说无意识如囚犯,前意识如监狱看守,意识如居民;二说无意识如蓄水,前意识如水库堤坝,意识如田野。他用这样两个比喻说明健康人和正常人的自我控制,所谓心理的变态或病态是如同越狱囚犯危害守法居民、决堤洪水淹没良田沃野的自我失控状态。

如何控制自我?弗洛伊德晚期提出了三分法的人格结构理论,作为人格底蕴的是本我——伊底(Id),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支配着自我(现实原则)和超我(道德原则)两个层次。它本身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生本能(或性本能),二是死本能。性本能的能量,他称之为里比多(Libido)。这种能量通过从上到下的潜抑得到积聚,而又通过从下到上的宣泄(升华)得到释放。[5]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还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要听话,按马车夫所指的方向走。自我驾御本我——自我控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毫无疑问,越能自我控制的人越能实现自我,这是因为自我控制是自我积蓄能量的过程,自我实现是自我释放能量的过程。能量积蓄的越多,释放的能量越大。自我控制应当具有两个基本表现:一是逆境中要经得起打击,二是顺境中要经得住诱惑。

自我控制首先表现为逆境中要经得起打击。人生并不是一条人行道;它全然是在旷野上穿行,时而尘土飞扬,时而泥泞不堪,时而经过沼泽,时而穿过密林。谁怕沾上尘土和弄脏鞋子,他/她就不要生活。逆境往往磨练人的意志。“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遂,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7]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8]我们在身处逆境时一定不能对未来失去希望,要相信逆境不过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也阻挡不了黎明终将到来的脚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9]

作为音乐家,贝多芬26岁时听力逐渐衰退,45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命运是残酷的。他的一生连一天真正的欢乐都没有,只有在艺术中才有幸福的感觉,对艺术的热爱给予他生活的勇气。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屈服,深深地向你的运命屈服:你不复能为你自己而存在,只能为着旁人而存在;为你,只在你的艺术里才有幸福。噢上帝!给我勇气让我征服我自己!”贝多芬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合唱》、奏鸣曲《热情》等等不朽作品世代流传。罗曼·罗兰将贝多芬列为《名人传》中最伟大的英雄。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就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海伦·凯勒的命运甚至比贝多芬的更残酷。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而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海伦19个月的时候就因病失明、失聪,变成盲人和聋子,但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成为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感动了许多人。海伦虽然一辈子都生活在黑暗和静寂中,但这并未妨碍她对卓越人生的追求,也未妨碍她对快乐生活的选择:“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与贝多芬、海伦·凯勒比,霍金的命运最残酷。21岁时,他被诊断患有卢伽雷氏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亦即运动神经病),从此被完全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但他却一直活到了现在。43岁时,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而被彻底剥夺说话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完成。这个全身瘫痪的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推动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的发展,描述了从大爆炸到黑洞的宇宙演化历史,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和“宇宙之王”。

其次,自我控制表现为顺境中要经得住诱惑。人生即使是一条人行道,也会有拐弯处,有岔路口,有拥挤的时候,有堵塞的地方。沿途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令人流连忘返,迷失自我。顺境常常瘫痪人的意志。历史上的江郎才尽,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技大少年班一帮“少年天才”未能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成就,就是一个例证;历史上的八旗子弟,最近一些年来某些“官二代”、“富二代”和“星二代”“拼爹”和“坑爹”的行为,也是一个例证。因此,对人来说,抵制顺境的诱惑比承受逆境的打击更为艰难。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意思。

钱学森早就是国际航空航天领域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人认为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他在美国过着十分富足且受人尊敬的生活,但他毅然决然选择报效祖国。在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和“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走到底,直至目标实现。但是,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

目标的实现需要讲究一些技巧。目标有大小之别,比较而言,小目标可以轻易实现,大目标显得遥不可及,容易使人退缩。怎么办呢?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从未割过麦子的学生分为两组,让其中一组从麦地的东头开始割,另一组从西头开始割。这块麦地很大,一眼望不到尽头,在麦地的正中间插着一杆红旗,看哪个队先割到旗子处。心理学家在其中一组的前面每隔三米就插上一面绿旗,在另一组前面什么也没放上。比赛结果正如心理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前一组获胜了。不难发现,前一组获胜是因为这一组的大目标被分成可望又可及的小目标。小目标的完成就是一次小小的成功,而自信心正是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成功逐渐累积的。一位马拉松的老牌选手对人说:“跑完42.195公里的长距离是很艰苦的事。为了缓和心里的痛苦,我通常在事先看看全程情形,比如,跑到某大楼、某座桥时几公里,然后自己先把全程分成几个终点。当跑完一个终点时,心情就轻松一些。我就是以这种方法跑完全程,并创造新记录的。”把大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这是实现大目标的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标既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无论在目标的设定上,还是在道路的选择上,我们都应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但是,最终决定一切的是我们自己,因为没有任何别人比我们自己更能够认识自己、更能够控制自己,也就更能够实现自己。有一个印度故事说:一对父子赶着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老翁跟着走,受到路人责备,说不尊老;于是老翁骑驴,孩子跟着走,又受路人责备,说不爱幼;于是老人抱着孩子到鞍鞒上,还受路人责备,说是虐待动物;于是他们都下来走,更受路人嘲笑,说他们是呆子;最后他们只好抬着驴子走了。

在诗歌《神曲》里,但丁说:

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11]


[1] [汉]许慎:《说文解字》“志”。

[2]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163页。

[3] 参见[美]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4] 参见[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 参见《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6] 《孟子》“告子下”。

[7]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8] [宋]苏轼:“晁错论”。

[9] 《雪莱诗选》,江枫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10] 《荀子》“劝学”。

[11] 参见[意]但丁:《神曲》“炼狱篇”,朱维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引文从俗。

编辑 | 卫莹莹

筑土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