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游击纵队:新四军第四支队下属游击队锻造出的攻击型猛虎军

1938年3月中旬,新四军四支队的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在金寨会合后,由支队司令高敬亭率领进入舒城、庐江、桐城、无为地区。1938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奉命挺进到皖中,于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巢县地区展开活动。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皖中后,派出张学文、林英坚等协助皖中、皖西地方党李世农、桂蓬、曹云路等发展地方武装。

桂蓬 原舒城中心县委书记、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

1938年9月,张学文、林英坚、李世农、张恺帆、黄育贤将各县的地方武装统编为第四支队第二游击纵队,由戴季英领导,辖第一、第二两个大队1000余人。纵队司令员龚同吾,政治委员曹云露,副司令员张学文,政治部主任黄育贤。

1938年11月,张云逸奉命率军部特务营北渡长江,来到无为县城。于12月底,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谈判,商定将新四军四支队第二游击纵队第一大队改扩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归第四支队指挥,并委任戴季英兼任司令员,下辖两个大队。第二大队改为第三游击纵队第一大队。

戴季英 原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 (此处仅还原江北游击纵队历史,不谈人物争议)

1939年5月中旬,叶挺率孙仲德、桂蓬洲等,和第二支队四团一营赴江北庐江县东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庐江东汤池成立。同月在无为王家大墩召开江北游击纵队整编大会,宣布孙仲德为司令员,黄岩为政治委员,桂逢洲为参谋长,黄育贤为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大队,第一大队由叶挺军长从江南带来的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一营组成,大队长余龙贵,教导员廖成美。原两个大队改编为第二、三大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张学文,教导员杨效椿。第三大队大队长由桂蓬洲兼任,教导员顾鸿。全纵队共1500余人。不久,江北游击纵队根据江北指挥部的部署,兵分3路于淮南铁路两侧,执行抗日任务。一大队在和县、含山一带活动;二大队在肥东青龙厂和定远县永康镇地区活动;三大队和纵队机关在无为地区活动,保持与皖南军部、大别山党组织的交通联系。

1939年7月1日,江北指挥部对江北部队进行全面整编,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张劲夫任政治部副主任。其第四支队,由徐海东任司令员(未到职之前由戴季英代理),下辖七、九、十四团三个团,共约四千余人;以原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组成了第五支队,罗炳辉为司令员,下辖八、十、十五团三个团,共约二千余人;江北游击纵队番号未变,以江南四团一个营充实该纵队为第一大队,共辖两个大队,纵队司令由第三支队第五团团长孙仲德调任,政治委员黄岩,政治部主任黄育贤,参谋长桂蓬洲。指挥部有两个直属的警卫营:一是特务营,营长饶守坤;一是二支队四团一营,营长余龙贵,教导员廖成美。还有一个直属的教导大队,大队长由赖传珠兼任。

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 孙仲德

江北游击纵队政委 黄岩

1939年11月,以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一部为基础,组建了江北游击纵队教导队。1940年2月,教导队改为教导大队,大队长丁亚,教导员钱跃武。下设两个队,共有学员200余人。

1940年1月,江北游击纵队和中共舒(城)无(为)地委收编了巢南山区大刀会,将其改编为巢南独立团。

1940年3月,江北游击纵队将原一、二、三大队扩编为新七、八、九3个团,共3千余人。新七团由第一大队、和县赵鹏程游击队、含山县关桐游击队组成,团长余龙贵,政委廖成美。新八团由第二大队、合肥谢禄轩游击队、孙子模、张帜、丁植民游击队、寿县方和平游击大队组成,团长孙仲德兼任,副团长黄元庆,副政委杨效椿,政治处主任石裕田,副主任何绪荣。新九团由第三大队和无为地区游击队组成,团长桂蓬洲兼任。

1940年3月,李品仙138师和第七、第十二游击纵队,进攻我在路西地区的江北指挥部和四支队,被我四、五支队和苏皖支队击溃。与此同时,保安团和土顽杜学玉、谢黑头等部进攻我在青龙厂、褚家圩的新八团。新八团与之激战1天,后转移到定远吴圩一带活动。为配合四支队在定远大桥地区的反顽战斗,牵制古河顽军增援,我新七团攻打了含山县城,歼敌1个中队,继而攻克了和县县城。建立了路西定远、滁县、全椒、凤阳4个县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4月,国民党第十游击纵队柏承君支队和保六团向在和(县)、含(山)地区的新七团逼近。同时,桂系一七六师一部和保八团共4千余人,对我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部及驻无为地区的新九团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当时由于江北游击纵队主力在路西反顽尚未返回,我新九团和新七团一营进行反击。由于敌众我寡等原因,我军失利,参谋长桂蓬洲不幸于照明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教导大队长丁亚也身受重伤。江北游击纵队队部和新九团及中共舒无地委机关随即撤到和含地区,在尉子桥、黄山一带整训,只留下少数部队在无为地区坚持斗争。

1940年5月中旬,日军3千余人扫荡路西,侵占了定远县城。新八团一部,配合四支队七团在定远城郊打击日军。

6月,为了加强江北游击纵队的力量,新四军军部调四支队参谋长谭希林任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孙仲德改任政治委员,郑抱真任副司令员,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同时,调四支队十四团编入江北游击纵队为第一团,团长张翼翔,政治委员李世焱。原新七、九两个团合编为第二团,团长余龙贵,政治委员廖成美,原新八团调四支队。同年9月,新八团又调回江北游击纵队为第三团,团长陈庆先,政治委员谭光廷。

9月,孙仲德率领江北游击纵队二团团部及两个连返回巢南、无为地区,周新武率巢湖地委机关亦同时返回。为恢复无为,发展抗日游击区,孙仲德与先期返回的江北游击纵队一部及地方武装合编为无为游击纵队。纵队成立后,与新成立的林维先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相互配合,创造条件在皖中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保持同新四军军部的交通联系。江北游击纵队队部率一团和二团一营在定远县界牌集一带活动,三团在定远以西和凤阳地区活动。

11月,桂系138师等6个团的兵力,在土顽的配合下,对皖东津浦路西根据地实施蚕食围剿,先后侵占了我大马厂、复兴集、周家岗、广兴集、古城集等地,大大缩小了路西根据地,企图将我挤出路西地区。江北游击纵队一团和二团一营配合四支队作战,向周家岗、大马厂的顽军反击,并派一团两个连在副营长何远礼的率领下,守备路西根据地的南大门界牌集。23日,桂系138师1个加强营,向界牌集进攻,我军奋勇抗击,敌军欲胜不得,又将兵力增加到1个团,从南北两头包围界牌集。此时正在鸦窝集的江北游击纵队一团团长张翼翔火速率部向界牌集增援,最终取得反围剿胜利。

1941年1月7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撤销,指挥部所属第四、第五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游击支队改编为第四师,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第五师,江北游击纵队皖东部队编入二师六旅,留在皖中的部队与皖南突围部队一部合编为第七师。第七师后为山野第七师、华野第七纵队、解放军25军(25军撤编后一部入23军、一部入24军),解放战争中江北游击纵队一部,为第九十师,1950年第九十师一部改隶第27军建制,就是原27集团军。新四军第2师,就是原21集团军。上述建制在军改后的最新去向因保密要求不宜公布在此略过。

持续为您解密最强铁军军事历史,敬请留意更新!

参阅文献:品略网《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的组建与发展》;百度百科;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研究资料。作者是安徽省退役军人宣讲专家、舒城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