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教你三招处世绝学,读懂了让你少得罪人,多点贵人相助

几千年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就在出世与入世的两端徘徊。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入世,建功立业,造福社会;什么时候又应该出世,藏身山林,韬光养晦?

鬼谷子的回答是:“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也就是说,社会问题出现了就做事立功,天下太平了就深隐待时。

鬼谷子所说的“深隐而待时”,也并非消极等待,而是要刻苦磨砺自己、约束自己,把自己修炼成济世之才。深隐之时要有“韬”。要时时更新思想,只有如此方可跟上时代的步伐。

反之,如果人不与时俱进,思想保守落后,拒绝接受新思想、新事物,那就要落伍,就要被时代所淘汰。清朝政府就是因为拒绝先进的文化科技,满脑子的老大帝国的陈旧思想,而遭到列强欺侮凌辱的。

因此,深隐时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所谓“书生不出门,也知天下事”,就等风云齐聚,即可“飞腾六合定坤乾”。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月满则盈,水满则溢”的道理。

诸葛亮晚年曾写下了著名的《戒子篇》,文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出山时,还向往着统一天下之后重返山林,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

春秋时,范蠡看到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处事”的本性,在帮助其大败吴国之后,功成身退,经商治产,落得个富甲一方,逍遥自在。东晋的谢安年轻时隐居于浙江会稽的东山,后入朝为相,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力挽狂澜,后来打算再回东山,可惜不久病死在建康,未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意愿。

人都有欲望,都希望能尽可能多地拥有,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人的欲望如果无限膨胀,得不到适时的抑止,便会成为贪欲。人如果总是汲汲于物欲之争,对自己的所有总是不知满足,最终会走向失败。

汉代刘邦的谋士张良和大将韩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张良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功成身退,领了一小块封地,远离朝廷,去过与世无争的日子,最后保全了声誉和性命。而韩信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处境,想与刘邦争一口气,最终误了性命。

由此看来,有些时候不去争长论短得失,懂得机智的避退,这并非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其实,不只政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士们,也应该能够审时度势,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1)对自己不走极端,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水满则盈”、“过犹不及”等等,都是中国的先哲们早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就是告诉我们,哪怕自己可以去争取到的东西,最好也是留点分寸、留点余地,以便在万一出现什么情况时,能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这里,不仅是一个自我谦让的问题,而且也有一种客观的必要性。

因为,就人来说,一旦处于非常极端的地步或状态,往往会使自己反而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我们有一些人常常喜欢抓住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

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说,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表现一旦过头,则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一点又何止是表现在这一个方面。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在待人接物、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是如此。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哪怕是再好、再美味的佳肴,尽管非常合自己的口味,也最多只能吃个七成饱。”这个道理是同样的。

(2)在对人上也要不偏不倚,做到“和为贵”

任何人在工作中都必须与他人打交道,都必须与别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有合脾性的、对口味的伙伴与朋友,也难免会有一些在性格、气质、甚至于行为方式上都显得格格不入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地凭自己的好恶。

近前者,远后者,甚至于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态度,其结果往往是容易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样,不仅可以真正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得到各种人的帮助,而且也还可以保持朋友间长久的友谊和交往。

这种中庸绝不是虚伪,也并不是假心假意,而是一种科学、一种人生的智慧。殊不知,自己与别人合不来,在许多情况下属于双方性格的差异。

(3)对待工作要谨慎、细心、勿躁、勿急

有些人对待工作和处理事情,总希望能够在一天之内便能干好、能干完,心急火燎。作为一种热情,它是值得提倡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拖拖拉拉无疑是一种非常恶劣的作风。但是,作为“中庸”的态度,则不该如此。它要求人们克制、忍住自己的急躁,冷静地分析、仔细地思考。而不是一下子便急于去草率行事、鲁莽上阵。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似乎非常简单、容易,而这类事情也特别容易出问题,症结也就在于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求胜心理,希望一下子便干完。

“中庸”的态度在这里便体现为一种冷静。另一方面,在对待事情和工作中,“中庸”还要求人们不能贪多,把面撒得太广太宽,什么事都想干,哪里都插一手,而要求人们量力而行,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否则,很可能是什么都干了,而又什么都没能干好。

总之,一个人要是能够在对己、对人、对事上都能够保持一种主动姿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