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成都话

发现成都话

郎楷淳

一、成都话的来历

成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成都话是西南官话极具代表性的口音之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主要分布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及青白江、金堂县境西北等成都东部地区 。

现今成都话并非古蜀语,而是在三百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后形成的“湖广话”方言。并受到“南路话”影响。

古蜀语的发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同属成渝小片的“湖广话”方言区,包括成都、重庆、南充、遂宁、绵阳、德阳、资阳等地区,发音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蜀语的入声都并入了阳平。

前面提到的“南路话”,却部分保留了古蜀语的入声发音。“南路话”属于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的方言

成都的“南路话”区域,包括双流、温江一部分、新津、蒲江、大邑、邛崃、崇州、灌县(都江堰市)等。

二、成都话的“梅花音”

外地人听成都话,都认为成都话绵软、“嗲声嗲气”,或“bia”声“bia”气,但女孩子说起来很有味道。

笔者在成都生活四十多年,经常观察成都人说话。笔者发现,与以重庆话为代表的川东话相比,成都话比较绵软,但并不是所有的成都人说话都是“嗲声嗲气”的。说话“嗲声嗲气”只是部分成都人。

有研究者说,正宗的成都话是成都东大街到盐市口一带的成都话。其特点就是某些发音“嗲声嗲气”,或“bia”声“bia”气。笔者认为,这个范围可以扩大到成都重新划区之前的东城区,包括所谓的“东郊工业区”。相比之下,成都西城区和其他区域的“嗲声嗲气”就不那么明显。

有人也许会说,“东郊工业区”很多工厂的人都是外地来的,怎么会是这样。笔者的观点是,这些工厂也招收了不少本地人,外来人的子女与成都的“街娃”一起上学、玩耍。很快就学会这种“嗲声嗲气”的成都话。

近年来,有懂汉语拼音和英语的研究者,将成都话的“嗲声嗲气”称为“梅花音”。所谓“梅花音”,就是成都人在念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为“an”(安)的字时,发音类似英语国际音标中的“æ”音标。

成都人说话,凡是以“an”(安)为韵母的汉字,都发类似似英语国际音标中的“æ”的音。

发音时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高,舌位比[e] 更低;双唇平伸,成扁平形。发音时声带振动。于是,“嗲声嗲气”的成都话就产生了。

因为“æ”的字形有点像梅花。有人就称为“梅花音”。

下面是一句比较典型的带“梅花音”的成都话:

“老板(bæn),来三(sæn)碗(wæn)三(sæn)鲜(xuæn)面(miæn),外加三(sæn)个馒(mæn)头。蛋(dæn)炒饭(fæn)就不要了。”

有人说成都人的“梅花音”只是女音,成都男人没有这种发音,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成都的男女小孩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当然是说一样的话。只是成都男子说“梅花音”给人一种“假兮兮”的感觉。没有听惯的人觉得有点肉麻。

三、成都话“梅花音”的来历

同样都是西南官话成渝方言片区,为什么重庆人讲话给人以比较硬的感觉,而成都话大家听来都很嗲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成都话的绵软、细腻,与湖广填四川时,同时入驻成都的满州八旗兵有很大的关系(北京话也受满人影响很大)。

少城,又称满城,位于成都老城区西部,是清朝朝廷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城中城”。平定三藩之乱后,成都地区的八旗兵逐渐增多,于是清政府在1718年在成都城西部修建了满城,由于处在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遗址上,故人称“少城”。

少城面积近两平方千米,最多有八旗兵2万多人,加上家属有3、4万之众,相当于一个小城市规模。

满清统治末期,满汉互不往来的规矩遭到逐渐破坏,少城内的八旗子弟早年确由成都将军按照祖制供养,此时已经不能为继,破落的旗人子弟开始偷出城外,想尽一切办法谋生;城外的汉族人由此也可以偸入满城之内,做旗人的生意。双方逐渐融合、满汉语言的交流和影响也就出现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八旗兵解散,少城也因此开放。满人散居成都各处。满汉语言文化进一步融合。

成都话“梅花音”的来源,至今没有一个说法。满人语言没有“梅花音”应当是肯定的。笔者认为,成都话“梅花音”来自金堂话的可能性比较大。

有网友说,下川东的秀山县(现属重庆市)人说活带“梅花音”。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过秀山人和不少的金堂人。秀山人说话确实有“梅花音”,但秀山距离成都大约有一千五百里。当年到成都的秀山人不会很多。不足以影响成都人的口音。

笔者倾向于是金堂某些乡区的人进入成都,他们的“梅花音”口音促成了成都话“梅花音”的形成。笔者发现,金堂人和秀山人的“梅花音”口音发声的口形比成都话“梅花音”的口形更大,声音也显得“粗陋”不如成都话“梅花音”文雅。

四、成都人说地名的变音

笔者发现成都人在说一些地名时,所用汉字会发生变音。

还是从城内说起吧。老文化宫对面有一条小巷叫“沟头巷”,成都人叫它“狗头巷”。老文化宫旁边有一条“三桂街”,成都人叫“三汇街”。

北门大桥旁边有条街叫“金华街”,成都人叫“金花街”。成都人把北门有名的“城隍庙”叫做“城荒庙”。把“高笋塘”叫“高升塘”。这一组称呼都是把阳平声发音的字,变成了阴平声发音的字。

另外,西门外有个“苏坡桥”,成都人叫“梭坡桥”。成都人叫“后头”为“吼头”。把“架架车”叫做“夹夹车”。

成都人把东边的“琉璃场”叫做“琉溜场”。把南边的“浆洗街”叫做“浆西街”。

成都人说话、称呼的这种变音,四川其他地方少见。

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量的外地人涌入成都和普通话的普及,在城内街上,地道的成都话,尤其是带“梅花音”的成都话,越来越不容易听到了。因为很多成都土著居民都迁移到三环以外去了。成都话的式微不可避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