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五)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巡次数最多的就是北上围场木兰秋狝,他在位六十年秋狝大典参加了四十次。小编查阅了《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 、《乾隆朝起居注》等资料,以康熙出巡为主线编辑整理了《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以供大家欣赏。
乾隆五年(1740)。二月,与准噶尔部议和成功。四月,赐故直隶总督李卫、入祀京师贤良祠。并祭一次。七月。赐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敕。十月,谒泰陵。于圆明园西北隅建安佑宫,如庙寝制,奉圣祖、世宗圣容。十一月,新修《大清律历》成; 《大清一统志》修成。十二月,赐故直隶总督李卫、入祀直隶名宦、及江南乡贤祠。
同乐园
乾隆五年。庚申。(1740年弘历二十九岁)。
春。正月。癸卯朔(初一日)。遣官祭奉先殿、太庙后殿。
○丁未(初五日)。谕:本月初九日、为上辛祈谷之期。朕已降旨亲诣行礼。但数日以来。天气严寒。朕躬咳嗽初愈。尚觉畏风。郊坛典礼重大。诚恐勉强从事。不足以展诚敬。著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己酉(初七日)。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庚戌(初八日)。享太庙。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辛亥(初九日)。祈谷于上帝、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上奉皇太后居长春仙馆。幸圆明园。
○壬子(初十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乙卯(十三日)。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侍早晚膳。至癸酉(二月初二)皆如之。
○上幸山高水长大幄次。赐准噶尔使臣哈柳等宴。谕曰。朕早欲赐尔等宴。因筵宴我诸王、及外藩王之来朝者。故未暇宣召尔等。此次噶尔丹策零奏章。既属恭顺。尔等又往返再三。朕甚嘉焉。今日特命尔等入内与宴。可观览众技。不必矜持。尔等蒙古人嗜酒。无妨畅饮数杯。朕不尔责也。
○丁巳(十五日)。上御奉三无私殿。赐王贝勒等宴。
○戊午(十六日)。上御奉三无私殿。赐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宴。
圆明园四十景之-九州清晏.
九洲清晏由三组南向大殿组成,第一组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洲清晏殿。
二月。壬申朔(初一日)。
○甲戌(初三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还畅春园。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还宫。
○戊寅(初七日)。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己卯(初八日)。赐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敕书。曰。谕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朕为阐教安民之故。降旨息兵往者以疆界必宜定议。尔台吉虽数遣使来。輙以必不可行之事。借端要请。是以议久不决。前年尔遣哈柳入奏。请厄鲁特毋得越阿尔台山梁。喀尔喀仍居扎卜堪等处。此即与定议无异。又请布延图、托尔和、两处卡伦。稍向内移。朕以卡伦不可移动之故。降旨开示。令哈柳赍还。今台吉复遣哈柳来。辞甚恭顺。且谨遵朕旨。每年止遣二三十人。巡察科卜多。其卡伦请仍设置如旧。朕览之欣悦。但原议以阿尔台山阳。至哈卜塔克、拜塔克、乌兰乌苏、罗卜诺尔、噶斯口、为界。今奏中尚未声明。故朕命大臣。详问哈柳。据称以阿尔台山为界。业已指明。山南之人。仍住原处。自不待言。何庸复议。观此。则一切俱遵朕旨。更无可议之事。朕即降旨喀尔喀、令勿踰扎卜堪等处矣。朕为大君。统一中外。天下众生。一体爱育。今为广教安民。罢息干戈。彼此既咸归于好。当各饬所属。毋违定约。妄生事端若遵守勿替。则黄教自此愈兴。众生永享安乐之福。尔又奏称、前请往藏熬茶。实为敬信喇嘛之故。岂敢生事。但带往什物甚多。百人难以运致。故此次不能与哈柳同来。伏乞许用三百人。尔前以班禅额尔德尼圆寂之故。欲使人入藏熬茶。诚心奏请。朕已谕行。止令人数毋过百。今尔又以运物百人未敷。请增至三百人。朕更加恩允准。尔须选择晓事之人。其赴东科尔。朕当遣人护送。至贸易之事。朕令大臣、与哈柳定议。亦如俄罗斯例。四年贸易一次。人数不得过二百。限八十日还部。来京者、道出肃州西安。其往肃州者。亦以四年为限。数不得过百人。除禁物外。买卖各从其便。再尔部人来。若与俄罗斯同在一年。恐于尔等无益。今定于寅午戌年来京。子辰申年至肃。先期以起程之日。与何日可入境。报知边境大臣。俟其奏到。当更遣官护理。尔亦宜择信实之人。来时更明白晓谕之。无得滋事。再台吉若别有奏请之事。仍更遣使。减省仆从。勿携货物。既入我境。更令驰驿前来。此次。台吉一一恪遵朕旨。实心恭顺。朕甚嘉之。用从前和好之礼。随敕赏各色缎十六端。
○丙戌(十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幸圆明园。
○甲午(二十三日)。春分。朝日于东郊。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山高水长
三月。壬寅朔(初一日)。
○丁未(初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己酉(初八日)。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乙卯(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庚申(十九日)。上幸山高水长演耕。
○辛酉(二十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丁卯(二十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夏。四月。辛未朔(初一日)。享太庙。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壬申(初二日)。上御勤政殿听政。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丙子(初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戊寅(初八日)。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至丙戌(十六日)皆如之。
○丁亥(十七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己丑(十九日)。上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辛卯(二十一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赐故直隶总督李卫、入祀京师贤良祠。并祭一次。
○戊戌(二十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己亥(二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坐石临流
同乐园为圆明园四十景坐石临流景区的一部分,本景位于该景区的东南部,抱朴草堂的东面。
五月。庚子朔(初一日)。
○癸卯(初四日)。上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甲辰(初五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还畅春园。
○丁未(初八日)。上御勤政殿听政。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癸丑(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甲寅(十五日)。上诣黑龙潭①。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戊午(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癸亥(二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丁卯(二十八日)。夏至。祭地于方泽。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戊辰(二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黑龙潭
六月。庚午朔(初一日)。
○壬申(初三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还宫。
○甲戌(初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诣大高殿行礼。幸圆明园。
○乙亥(初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庚辰(十一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乙酉(十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丙戌(十七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还畅春园。
○丁亥(十八日)。上御勤政殿听政。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壬辰(二十三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戊戌(二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闰六月。庚子朔(初一日)。
○命准噶尔略地兵毋越定界。谕军机大臣等。据额驸策凌奏称、参赞大臣阿岱。报知噶尔丹策零。遣得木齐旺扎勒。锡喇布等。率略地兵三十人。来至喀勒占和硕卡伦。臣以原议谕之。止令巡视卡伦以外。彼所应阅之地而去。额驸办理此事。甚合机宜。观此知噶尔丹策零疑我布延图等处卡伦以内。尚有大兵驻劄。故因初次略地。嘱旺扎勒等直至喀勒占和硕卡伦探视。此非甚要之事。不必遣使诘问。然非明白晓谕、将来伊等游牧。或仍越过阿尔台岭。俟彼使来时。尔等当告以天朝与尔台吉。指定边界者。正欲喀尔喀与尔厄鲁特相距辽远。无由起衅。庶彼此安居乐业。永归和好。故定议尔等游牧。毋过阿尔台山梁。我喀尔喀游牧。亦毋过扎布堪等处。又知噶尔丹策零。必惧我兵进驻科布多。故许其每年略地时。用二三十人。至科布多巡视。以释其疑。然我卡伦以内。岂容尔等巡视乎。今夏尔遣旺扎勒等。直至我沙扎海、布延图、二处。并欲至喀勒占和硕卡伦内。我将军等遣人止之。始还。前所颁诏旨甚明。不宜有此事。想非尔台吉所嘱。乃旺扎勒等误听所致耳。但既已定约。讵可食言。且尔等可至我喀勒占以内巡视。倘我略地之人。亦至尔卡伦以内。尔亦听之乎。屡屡如此。日后必起争端。致乖永好之道。彼此无益。可明告尔台吉。嗣后戒饬略地之人。勿因小事而误大事也。并以此旨行文额驸策凌知之。寻夷使莽鼐到京。大臣等遵旨询问。莽鼐云。此事噶尔丹策零实不知。系略地人之误。还时当告知噶尔丹策零。即行戒谕。
○辛丑(初二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癸卯(初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丁未(初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癸丑(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丙辰(十七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丁巳(十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壬戌(二十三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甲子(二十五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乙丑(二十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诣大高殿行礼。还宫。
太庙
七月。己巳朔(初一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诣大高殿行礼。幸圆明园。
○癸酉(初五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乙亥(初七日)。赐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敕。谕噶尔丹策零。尔使莽鼐赍至奏章。言哈柳奉到敕书内。有云原议以阿尔台南、哈布塔克、拜塔克、乌兰乌苏、罗布诺尔、噶斯口为界。今既一切俱遵朕旨。更无可议之事。是以蒙谕旨见许。但敕书内、系蒙古旧语音。未能尽解。是以屡次遣人入奏、讫未定议。恳再降旨明示等语。朕为大君。不分内外。一体爱恤。欲边界民人。不起争端。长享安乐。所以前岁敕书中言罢兵息民。永归和好。则定界与否。亦非要事。惟厄鲁特毋过阿尔台游牧。卡伦设立如旧。科卜多不更驻兵。每年应略地时。止遣二三十人巡视。彼此既无牵掣。亦可释尔疑惑。谕旨甚明。以此台吉亦喻朕旨。即此定议。去年哈柳来。朕甚嘉之。特以前者赐尔敕中。原有令游牧人等、各安所居之言。及尔还奏、并未言及阿尔台南游牧人等之事。此事虽非紧要。但前既议及。后不一一指明。恐彼此游牧人等不知。或妄行踰越。致起争端。有乖和好。故朕之大臣。面询哈柳。据云以阿尔台山为界。业已指明。山南游牧之人。仍居旧地。自不待言。复有何议。因此朕亦就此完结。惟谕喀尔喀等。自今无得过扎布堪、齐克济、哈萨克图、库克岭、等处游牧而已。今台吉又复怀疑。祈朕明降谕旨。朕为天下大皇帝、岂肯食言。台吉固无容过虑也。又称进藏之人。若由肃州赴东科尔。其人悉未出痘。又道远。恐乏水草。请自备牲畜路费。由库克、沙什、西喇、喀勒占、前进。至进藏时。或马匹瘦乏。尚恳加恩接济。尔前请进藏熬茶。百人不敷。乞用三百人。朕已允行。至一切所需。尔本以尊崇佛教。修行善事之故。致诚前往。此事固未便朕为资助。亦于台吉声名有关。但既经奏请。倘由东科尔进藏。及由藏回时。途间果有匮乏。量为接济。在朕固所不吝也。至请路由库克、沙什、等处。朕边境大臣。已详询习知道路者。俱言此路既多戈壁。又缺水革。行走甚难。但尔来人未出痘者。道经内陆。诚属可虞。朕已饬令边境大臣。择戈壁少。水草好。有益于尔人畜者。详悉勘明。导引尔之人赴东科尔。到时、朕大臣当已豫为之备矣。随敕赐各色缎十端。加赏玻璃磁器四十事。大缎六端。
○丙子(初八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丁丑(初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辛巳(十三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癸未(十五日)。中元节。上诣恩佑寺。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丙戌(十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庚寅(二十二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乙未(二十七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圆明园四十景之-长春仙馆
八月。己亥朔(初一日)。上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庚子(初二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辛丑(初三日)。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諴亲王允秘行礼。
○壬寅(初四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癸卯(初五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甲辰(初六日)。上奉皇太后还宫。诣大高殿行礼。
○戊申(初十日)。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庚戌(十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亥(十三日)。万寿节。上诣奉先殿、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诣皇太后宫行礼。
○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各官。进表行庆贺礼。停止筵宴。
○癸丑(十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寅(十六日)。以举行仲秋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
○乙卯(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巳(十九日)。祭先师孔子。上亲诣行礼。
○戊午(二十日)。上御乾清门听政。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酉(二十三日)。世宗宪皇帝忌辰。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遣官祭泰陵。
○壬戌(二十四日)。上奉皇太后驻跸南苑。上行围至壬申(九月初四)。皆如之。
○癸亥(二十五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丙寅(二十八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戊辰(三十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九月。己巳朔(初一日)。上诣永慕寺行礼。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辛未(初三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遣官祭历代帝王庙。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癸酉(初五日)。上奉皇太后自南苑还圆明园、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甲戌(初六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丁丑(初九日)。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己卯(十一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辛巳(十三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乙酉(十七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己丑(二十一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壬辰(二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上还宫。
○甲午(二十六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乾清门
冬。十月。戊戌朔(初一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颁乾隆六年时宪书。
○己亥(初二日)。上启銮。谒泰陵、诣大高殿行礼。是日驻跸黄新庄②。
○庚子(初三日)。是日驻跸半壁店③。
○辛丑(初四日)。是日驻跸五里河④。
○壬寅(初五日)。上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官员随行礼。是日驻跸五里河。
乾隆五年谒泰陵路线图
○癸卯(初六日)。是日驻跸半壁店。
○甲辰(初七日)。是日驻跸黄新庄。
○乙巳(初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幸圆明园。
○戊申(十一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癸丑(十六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甲寅(十七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丁巳(二十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庚申(二十三日)。上诣安佑宫行礼。
○辛酉(二十四日)。上诣恩佑寺行礼。奉皇太后还宫。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上还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戌(二十五日)。上诣奉先殿行礼。
○甲子(二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寅(二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卯(三十日)。上诣奉先殿行礼。
大清律例
十一月。戊辰朔(初一日)。
○庚午(初三日)。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未(初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戌(初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御乾清门听政。遣官祭先医之神。
○丁丑(初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辰(十三日)。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辛巳(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午(十五日)。月食。
○癸未(十六日)。新修大清律例成。议叙总裁、纂修、等官有差。御制序文曰。象刑有典。肇见虞书。其用之之道。则曰钦、曰恤、曰明、曰允。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武王诰康叔、以用其义刑义杀。而吕刑则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古先哲王、所为设法饬刑。布之象魏。县之门闾。自朝廷达于邦国。共知遵守者。惟是适于义。协于中。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而已。我列祖受天明命。抚绥万邦。颁行大清律例。仁育义正。各得其宜。圣祖仁皇帝、至仁如天。化成久道。德洋恩溥。涵浃群生。皇考世宗宪皇帝、际重熙累洽之运。振起而作新之。亲定大清律集解。刊示中外。甄陶训迪。刑期无刑。法外之仁。垂为明训。有曰宽严之用。必因乎其时。洋洋圣谟。洵用法之权衡。制刑之准则也。朕寅绍丕基。恭承德意。深念因时之义。期以建中于民。简命大臣、取律文、及递年奏定成例。详悉参定。重加编辑。揆诸大理。准诸人情。一本于至公、而归于至当。折衷捐益。为四百三十六门。千有余条。凡四十七卷。条分缕析。伦叙秩然。颁布宇内。用昭画一之守。于戏。五刑五用。以彰天讨而严天威。予一人恭天成命。监成宪以布于下民。敢有弗钦。虽然、有定者律令。无穷者情伪也。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书曰、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忠信之长。慈惠之师。尚其慎厥用。敬厥由。体钦恤明允之意。率乂于民棐彝。克协于中。以弼予祈天永命。允升于大猷。从事于斯者、胥懋敬哉。是为序。
○甲申(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亥(二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子(二十一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己丑(二十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卯(二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辰(二十五日)。皇太后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甲午(二十七日)。新修大清一统志书成。议叙总裁、纂修、等官有差。御制序文曰。惟上天眷顾我大清。全付所覆。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列祖、列宗、德丰泽溥。威铄惠滂。禹迹所奄。蕃息殷阜。瀛堧炎岛。大漠蛮陬。咸隶版图。置郡筑邑。声教风驰藩服星拱。禀朔内附。六合一家。远至开辟之所未宾。梯航重译。历岁而始达者。慕义献琛。图于王会。幅员袤广。古未有过焉。圣祖仁皇帝、特合纂辑全书。以昭大一统之盛。卷帙繁重。久而未成。世宗宪皇帝御极之初。重加编纂。阅今十有余载。次第告竣。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寄。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星野所占。坤舆所载。方策所纪。宪古证今。眉列掌示。图以胪之。表以识之。书成、凡三百五十余卷。夫肇十有二州见于虞典。禹贡一篇。备列九州。疆域、山川、土田、贡赋、物产、实为方志之权舆。周礼、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湿之名物。土训道地图。诵训道方志。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汉郡国地志。与计书俱上太史。厥后寰宇志记列于正史者。代数十家。盖将以观民设教。体国经野。表皇威之有截。明王道之无外。匪徒备掌故、徵博洽已也。抚疆宇、则念肇造之艰。稽制置、则念经画之要。采谣俗、则念化导之方。考循良人物、而知治理之效。念所以振兴而长育之。核户口田赋、而察登耗之故。念所以怀保而蕃殖之。书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我祖宗克明峻德。以有九有之师。传绪在予。敢不帷德之勤。笃前人成烈。其在我内外百职事。慎固封守。阜成兆民。懋相予修和有夏。亦越我后嗣子孙。咸敬厥德。以昭受丕基。万年惟无斁。览斯编也。其善体诸。
大清一统志
十二月。丁酉朔(初一日)。
○己亥(初三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丑(初五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癸卯(初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申(十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戌(十四日)。赐故直隶总督李卫、入祀直隶名宦、及江南乡贤祠。
○壬子(十六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寅(十八日)。辛酉年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乙卯(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辰(二十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庚申(二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巡。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甲子(二十八日)。以岁暮祫祭。遣官祭太庙中殿、后殿。
○乙丑(二十九日)。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太岁之神。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寅(三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注:
①黑龙潭: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鹿皮关北面的一条全长4公里,水位落差220米的峡谷里,距北京100公里。
②黄新庄:黄新庄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地区黄辛庄村,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有行宫。黄新庄行宫是清朝皇帝谒西陵时的驻跸之所。清朝自北京到西陵沿途共建有4座行宫,即黄新庄行宫、半壁店行宫、秋澜行宫、梁格庄行宫。
③半壁店: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半壁店村,有清朝所建的皇家行宫。半壁店行宫建于清朝,是清朝皇帝谒西陵时的驻跸之所。
④五里河:保定市易县五里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