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家都用什么毛笔?
不同材料的毛笔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而毛笔的性能与特点尤其对书法艺术风格影响较大。书画家们对待毛笔选择的态度在今人看来颇有趣味,相传欧阳询写字,不挑剔纸笔,都能写得称心如意,褚遂良却必须亲手调研墨汁,配以精美的纸张毛笔,才能书写。
历史上留下了诸多名家择笔的记载和传说。
《酉阳杂俎》载南朝萧子云喜用一位老妇人的笔,其笔心用婴儿胎发制成。《世说新语》载王羲之从白云先生那里学到用笔的方法,被受赠鼠须笔。颜真卿书法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有“颜筋”之誉,当为使用鸡距笔的典范作品。柳公权与颜氏为代表的唐代主流毛笔风尚相反,喜欢用管小毛细锋长的毛笔,因“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对毛笔在当时几近苛刻的要求,正是柳公权学颜而不拘于颜体,完成书风创新的重要材料辅助。
宋朝散卓笔的兴盛为书法的时代风格从“唐人法度”至“宋人写意”的转变提供了材料载体。蔡京之子蔡绦回忆著名笔工诸葛高制笔能应人应时而变,“数数更其调度”,有黄庭坚喜爱的枣心笔,笔头尖锐、羊毫入料,又制出了为范仲淹所爱的“观文样”毛笔。
元代在赵孟頻书风笼罩的背景下,杨维桢的书法另辟蹊径,他对于毛笔颇为讲究,在他书作的款文中曾强调自己非“铁心颖”不用,这正道出了他书法风格形成的客观工具因素。
明代使用羊毫笔的书家首推董其昌,他能恰当地运用羊毫笔表现出虚和取韵、无一实笔的效果,影响极大。据其学生倪涛记载,董氏写大书及匾额用长锋羊毫笔,写小楷小行则用兼毫或兔毫,可见对不同书写对象选择不同的书写工具,更能将秀美空灵的书法风格发挥极致。石涛也曾在《为微五作山水》的题识中记下他用羊毫笔写字时的乐趣:“打鼓用杉木之捶,写字拈羊毫之笔,却也快意一时。千载之下,得失难言。”
书画家们对用笔工具的选择俨然成为一种乐趣和情怀。清代,碑派书家的成功与羊毫笔、生宣纸密不可分,在复古思潮的领导下,书法家们开始追求羊毫笔在生宣纸上挥毫时产生的偶然效果,“用黄鼠狼毛和兔毛等制造的硬毫笔弹性好,笔在运行时受到不同的压力后,笔锋比较容易归复原位,适合书写帖学传统精致的字,而羊毛制作的软毫笔则不易归位,使训练有素的书法家在书写时处于一种控制与非控制之间的状态”。生宣良好的吸水性配合蓄墨量多的长锋羊毫更能突出魏晋碑刻的古拙浑厚,也便于如邓石如之流对篆隶书体的“再创”,种种条件下羊毫的盛行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毛笔的产生应当不晚于新石器时代。现存最早的实物出土于长沙南郊左家公山战国墓葬中,今称“长沙楚笔”。此笔与今天的毛笔差异明显,首先是笔毛以细丝线缠绕在笔杆外端,涂漆加固,而非插入笔管内,毛笔出土时装在长长的笔套中。这种形制便于脱卸更换笔头,亦即古人所说的“退笔”,直到东汉时期蔡邕描述的毛笔仍是“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而晚至隋代,还有僧智永勤练书法,退笔成家的故事。
秦朝以后,“披柱法”产生,相传是将军蒙恬对毛笔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独称于时”,所作秦笔“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被”。从制作工艺角度出发,就是选用较坚硬的毫毛作笔心,形成笔柱,外围覆以较软的披毛。这种笔能够快速、大量地书写,“披柱法”也成为我国毛笔制作的基本工艺。
这一时期毛笔尚处于初创阶段,其制作方法被后人称为“早期散卓法”。唐代著名鸡距笔与秦汉笔制明显有别,现在日本的正仓院尚珍藏有唐笔(鸡矩笔)十七枝及天平笔数枝,使今人可以有幸目睹其基本形制与特点。鸡矩笔的制作方法被称作“缠纸法”,具体而言,是以麻纸裹紧笔柱,外加披毛,然后一起纳入笔管中,达到固定笔根和塑造笔形的目的,以此法所制笔通常出锋短,优点是可以更换笔头,使用效率增加。
魏晋时期人物、道释画大盛,要求笔能够画出匀净细密的线条,三国魏书法家韦诞又将制笔工艺推向前进,他在《笔墨方》中提出以兔毫和青羊毛为笔柱,兼而用之,笔柱宜小不宜大。可以说是早期的兼毫笔,也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制笔工艺流程。
缠纸法出现应该不晚于东晋,它是六朝至唐代的主要制笔方法。缠纸法制笔的蓄墨量介于早期散卓法和成熟散卓法之间,以其典型代表鸡矩笔观之,笔头的硬劲使书写时间增长,形制_上给人以斗鸡般遒劲有力之感,这些都与唐代盛行的讲究法度工致的楷书相辅相成。加之有心笔多采用缠纸法制成,笔柱被麻纸层层包裹,出锋短且尖锐硬劲,虽不便于大幅度的提按顿挫,也造成了晋唐书画墨迹中的“有心笔证据”,与散卓法制笔的“软熟绵柔”差别明显。正由于有心笔出锋短,笔的提、按、转折不够灵便,尤其在转折处需要加一个提起再往下的动作,往往冒出“贼毫”。
唐孙过庭《书谱序》怀素《苦笋帖》、颜真卿《祭侄文稿》、杜牧《张好好诗》等,“大都是使用一种坚硬而看来吸墨不太多的有心笔”。在唐人万岁通天摹《王氏一门法书》中诸多字有开叉的笔划,就是在高度还原诸王书原迹的有心硬笔原貌。以上依据,也使徐邦达判定传晋王羲之书《大道帖》传晋王献之书《中秋帖》等墨迹不是晋人之笔,因“此二本的笔划都特别润丰圆熟,笔头含墨水很多,肥厚处不会开叉”,反而是散卓笔.的特征。宋代以来,散卓笔开始“复兴”,并延续成为今天毛笔的主要制作方法,然而对它的具体定义学界尚存在分歧。
散卓笔的出锋可长可短,它选用较短毛料支撑笔形,完成了不用柱毫的变革,笔毫散立,也使毛料在笔头的利用率增大,即等长毛料的出锋更长,最终达到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蓄墨量大的功效。散卓笔用笔提按幅度较大,显示出软熟、散毫、长锋的特征,写的字丰满、肥润,正适应了宋代以后纸张以及书法尺幅的不断增大的时代趋势。伴随着无心散卓笔的出现,书画的风气也为之一变,为宋元时期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兴盛创造了物质条件。
隋唐制笔工艺因科举取士需要大量的文策书写而臻于兴盛。唐代盛行粗杆、笔锋短而硬劲,含墨量相对较少的笔,毫料以兔毫为主“鸡距笔”即是典型。鸡距笔相传是唐代宣州制笔名家王晖创制的经典式样,因其笔头的形状象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形容其笔锋粗短犀利。
白居易曾作《鸡距笔赋》赞扬鸡距笔“合为乎笔,正得其要”,诗僧齐已曾诗曰:“锋锘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可见唐人对鸡距笔喜爱至深鸡距笔的盛行和隋唐时书体尚楷,绘画尚细线勾勒、浓重敷色有关。但这种短锋笋式笔缺点在于刚硬之余,有产生干枯的弊病,柳公权就曾在《谢人惠笔帖》中批评鸡距笔“虽毫管甚佳,而出锋太短,伤于劲硬”,并期待“管小锋长”的毛笔,他对笔的要求代表了部分书、画家对毛笔改革的愿望,因而至唐晚期,较为柔软的长锋笔应运而生。
唐朝的书画艺术风格的发展也是与毛笔形制的改变互相影响。在书法上,篆隶草行楷皆已成熟问世,在画坛界,唐代绘画技法格调丰富,既有如阎立本和尉迟乙僧继承两晋画法的铁线描,又有吴道子创莼菜描,线条从匀净细密到粗细有致,色调从张萱、周昉精细优雅的仕女图到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特别是王维所隐喻的水墨淋漓画风萌芽,这些都是促成毛笔形制变化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文化史考察,唐宋之交的生活习俗也处在变革时期。唐以前书画家多席地,于低案上著臂就案书写、作画,随着宋代高桌案的流行,人们开始逐渐坐在椅子上悬腕书写、作画,这些变化呼唤着新的工具的出现。
同时,宋代的书画风格继续延续“百花齐放”的姿态,总体上,宋代的毛笔出现了两种形制并存的现象:
一种是今天占据主导的软毫、散毫笔,或可一并称作“无心散卓笔”;另一种为适合楷书、工笔院画的硬毫笔,是晋唐旧制的延续,如“鼠须极长心笔”、“鸡矩笔”。
作为无心散卓笔中的一类,枣心笔在宋代是一种新事物,苏东坡一向喜欢传统的诸葛笔,对于新出现的枣心笔,他“必嗤诮以为今人但好奇尚异,而无入用之实”。而到了宋末元初,赵孟坚却认为“行草宜用枣心笔者,以其折袅婉媚。随着时代的变迁,时人对笔的需求和评价也自然有区别了。因此据叶梦得记载:“熙宁后,世始用无心散卓笔,其风一变。”
北宋散卓笔兴起以后,鸡距笔的主导地位渐渐被取代。
梦回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