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琐忆】张发奎||总算完成了李书记交给我的任务

总算完成了李书记交给我的任务

张发奎

结束了桓仁县针织厂的报告,我当天晚上便催促着四弟发和,让他抓紧时间陪我去桓仁县民政局走访。

张发奎
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会事务的职能部门。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是民政局一项重要职责。我之所以急于走访桓仁县民政局,固然有假期短、时间紧的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有三点:一,我父亲母亲从生病住院到因病去世,都给县民政局有关同志增添了不少麻烦;二,我参战期间,县民政局从局领导到相关部门,履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职责,对我们家关怀备至,真心实意照顾我的家庭成员,帮助我们家解决了不少困难;三,我三弟、四弟都当过兵,我们这个“军人之家”,县民政局给予过不少关照。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尽快前去感谢县民政局的领导和同志们。
我们兄弟姐妹,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桓仁子弟,却是谁也不熟悉县民政局的同志。我不认为陌生拜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人和人相处,都是由陌生到认识到熟悉。再说了,我是去表达诚挚的谢意。人到了,话到了,心意表达到了,告辞便是。只要不给人家增添麻烦,人家也就不会把我给轰出来。
我四弟发和原本就闯实,跟着我更是信心十足。第二天早晨8点刚过,就领着我走进桓仁县民政局办公室。
民政局办公室,已经开始上班。所有的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处理手头的工作。我走上前去,问道:“请问,你们哪位是民政局长?”
所有的人,闻声看我。听说我要找局长,流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一位干练的年轻人,迎着我走了过来,礼貌又不失警觉地问:“你找局长有事吗?”
在413团芭蕉坪基指,左起:67军时任宣传处长夏桂清、团长张发奎、参谋长苗见春
我看出大家的紧张存疑,觉察到自己有些唐突。对年轻人的询问,也就非常理解。试想,如果有陌生人闯到413团找我,那也是必须要询问缘由的。这就好比是打牌,断断没有上来就要亮“大王”的道理。
我觉得自己直白的问话,明显带着“八里河东山”风格。就缓和了一下口气,先作自我介绍:“我是沙尖子镇人,我叫张发奎……”
没有等我继续说下去,一位岁数较大、听口音像是朝鲜族的男同志站起身来迎向我,笑容可掬地说:“你是张团长吧?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你的大名我们是知道的。我去过你们家,你可算是回来啦!”
一屋子人听到他的话,纷纷绽开热情的笑容。大家端茶倒水,为我和四弟发和让座。
我坐下来,直奔主题,诚恳地说:“我父母先后去世,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我今天来,就是代表我们张氏家族,向民政局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感谢的!”
吐出积聚在心的肺腑之言,我让四弟发和从包里拿出带来的两条云烟、一袋糖果。
得知那是辗转数千里、带着战场气息的香烟和糖果,更加激发了在场每个人的热情。我心里清楚:他们如此热情,不完全是冲着我张发奎而来,更不是冲着香烟和糖果而来。而是看重那血与火的战场,看重血与火的战场上,那些把敌人阻挡在身前的中国军人。
此时此刻,遥远的老山、八里河东山仍然战事正酣。接防阵地的兄弟部队,正在与敌人生死博弈。军队是一个大家庭,当兵的人来自天南地北。焉知现在的老山、八里河东山前线,没有我们辽宁籍、桓仁籍战友呢?
我本来是想通过县民政局办公室,找到局长的。现在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也不好意思再提出这个要求了。算了,不找了!虽然说了半天,我也没有分清楚谁是谁。但是,这些热情的人都是为老百姓、为军人和军属办实事儿、办好事儿的民政工作者。我郑重地谢谢他们,也就达到了此行目的。
前排左起:副团长孙万国、后勤处长方振清、团长张发奎、政委张以明
民政工作的忙碌程度,我听说过。有一句民政人“发明”的、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写照,几乎家喻户晓——睡得比猫晚,醒得比鸡早,跑得比兔子快。
该说的话,说完了。不成敬意的礼物,也交给民政局的同志们了。我想,我应该告辞了。可是,民政局的同志让我找不到机会起身辞行。他们或站或坐地围着我,不停地发问:“张团长,什么时候回来的?”“张团长,打仗一定很危险吧?”
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尊重这些为军人、为军属辛苦工作的人们,当然不允许自己对他们的问题有丝毫敷衍。他们有问,我就有答。而且,尽我所知,答得全面,答得认真。
问答之间,我看见一位年长者笑吟吟地走出了办公室。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年长者重新回到了办公室。他直接走到我面前,笑吟吟地对我说:“张团长,我是局长。陪你唠得热乎的这位,是副局长。我没有陪你多唠,事出有因。你回来了,我得向县委李书记汇报啊!李书记听说你回来了,非常重视。县委、县政府正在开会,李书记马上要求会议提前一个小时结束。吩咐我10:30把你接到会议室,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都想见到你。张团长,现在是10点整,再过半个小时,我们就过去。”
我不由地一怔:来一趟民政局,咋就拐到县委、县政府去了呢?也罢!桓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对我的父母亲人尽多关切。我借此机会表达衷心感谢,也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本来,我是准备专程拜访桓仁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却被民政局长的汇报打乱了计划。我带着两条云烟、一袋糖果拜访县针织厂、县民政局,已经寒酸到家了。转道县委、县政府,连这点儿寒酸礼物也没有带啊!再跑回大姐家里拿,显然不可行。
遇事猝不及防,既不能慌乱,也不能小家子气。先去吧!就这么去!见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至于烟和糖,无关紧要。这样也好,紧锣密鼓地把应该走的地方走完,把应该见的人见遍,就可以回到老家安心“守着”爹娘了!
梁继红、张发奎
思谋已定,我看着民政局长笑道:“局长啊,你这是给我来了一个偷袭啊?”
民政局长“哈哈”大笑,说:“张团长,你们带部队在前线打仗,还怕敌人偷袭吗?连敌人的偷袭都不怕,还会怕我的偷袭吗?”
我也“哈哈”大笑,说:“局长啊,我得谢谢你!我这次休假是师长特批的,回来住不了几天。按照我的计划,感谢过民政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就要抓紧时间去县委、县政府表达谢意了。今天你这么一安排,让我事半功倍啊!”
民政局长闻听,笑容更加灿烂。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笑道:“好!好!缘分!缘分!”
说话之间,时间已是10:15。民政局长陪同我起身,向县委会议室赶去。
民政局长是一位能干的人,也是一位谨慎的人。能干的人,会把工作做好;谨慎的人,会把工作做细。他在路上对我说:“张团长,领导们正在开年终总结会议。这类会议,开起来时间很长。李书记听说你回来了,停下会议也要见你。他对你的到来,太欢迎、太重视了!我当民政局长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咱们桓仁县委、县政府,会为了一个人停下一场重要会议。你是咱们桓仁走出去的大英雄,值得咱们桓仁人民尊重!”
我一听——厉害呀!民政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十分“接地气”。需要和社会基层、各界民众打交道、解难题,没有一颗热心和满腔热情,能够把工作干成煎熬。如果仅仅只是具备一颗热心和满腔热情,恐怕也是远远不够。对琐碎事情不能够提前预判,对突发事件不能够妥善处理,那会被动得“按下葫芦起来瓢”“手忙脚乱不着调”。
张发奎和大姐玉梅
你别说,咱桓仁县民政局长,真是好样儿的!这份语言水平和处事能力,堪与张以明政委“匹敌”。我还是少说话吧!既然说不过人家,少说话可以让人家摸不着边际、找不到应对。
四弟发和没有经过、见过这种事情,听民政局长说县委李书记为我停下了重要会议,紧张得不轻。侧过脸上上下下打量着我,眼神儿里面大写着“吃惊”“佩服”。那个样子,几乎让我绷不住笑声。我不敢再看他意外的表情,心想:傻弟弟,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亲哥我的能耐,你且慢慢地发现吧!
我们来到县委办公室,立刻被专人热情地引领进县委会议室。县委会议室里面坐满了人,人人笑容满面地看向我。我敬了一个军礼,赢来一屋子热烈的掌声。
我的目光扫视会议室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发现墙上悬挂着我向桓仁县委、县政府赠送的那面锦旗。锦旗上用子弹壳拼成的“情深”两个字,我在战地芭蕉坪曾不止一次地见到过。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啊!我的眼睛里,不知不觉充盈起了泪水。
一个身板挺拔、官威暗蕴的男人,第一时间向我迎来,不用问,我也知道他就是桓仁县委李书记。我们俩向彼此伸出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真正的动情,用不着更多的语言。
李书记说:“张团长,欢迎你啊!”
我说:“谢谢!谢谢家乡的父母官!”
李书记握着我的手自我介绍以后,逐一向我介绍在座的各位领导——县长、几位县委副委书记、几位副县长、县武装部部长、武装部政委。
大家一一握手相认,来不及落座就开始交流起来。李书记指着墙上的锦旗对我说:“张团长,你赠送的这面锦旗,对我们县委党委成员鼓舞很大。军人为国家牺牲奉献的精神,军人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从战场上传递给了我们,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这面锦旗挂在会议室快一年了,我们觉得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宝贵!”
张发奎家人合影
李书记话,激起了我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骄傲和豪迈。李书记大概是发现了我眼睛里面泛起的泪花,亲切地拉着我的手坐下,继续说道:“张团长,你是沙尖子镇人,我去过你家。你当兵报国,四海为家,桓仁就是你的大家庭。你回家来,应该到南杂木就给我打电话,我派车去接你。你可倒好,把自己当成外人了!听说你是坐着加班车半夜到的桓仁县,在县招待所住了半个晚上。你说你见外不见外啊!”
李书记说罢,转身做出安排:“从现在起,给张团长配一辆车。由宣传部长和民政局长陪同,在县里活动。”
这个情况,实在是太出乎我意料之外:配车?陪同?宣传部长?民政局长?我这是回来探家啊?还是回来扰民啊?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我连忙说:“李书记,我真不是见外。我离家多年,特别是走下战场以后,再回来感觉到家乡特别亲。天亲,地亲,山亲、水亲,人更亲。我刚回来就急着和县领导见面,也没有提前打招呼、等消息。家乡没有把我当外人,我对家乡也没有见外啊!我这次回来时间很短,要办的事情归结起来就是两件——祭拜父母,感谢家乡。祭拜父母是家事,我和家人办理就行。不能麻烦政府、麻烦组织,也不需要配车,更不用领导们陪同。遇上困难,我再张嘴。谢谢李书记好意,我心领了!我需要感谢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很多,我得亲自一家一家落实。我在战场一年多时间,家乡党委、政府领导和父老乡亲们,不仅对我的家人很关照,对我带领部队作战更是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各学校都在拥军支前,拥军优属,邮寄慰问品,发送慰问信。我们团2300多名官兵,都真切感受到来自团长家乡人民寄予的热情和厚爱。我这个当团长的,在官兵们面前很自豪啊!我们413团能够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其中就有桓仁县领导、家乡人民的贡献和功劳!”

前排左起:发和、发奎、发全,后排左起:梁继红、大姐玉梅、二妹玉凤、三妹玉兰

李书记听完我的话,有些替我担忧,说:“张团长啊,你的家事一定要办好。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告诉我。家事你要自己办,我也不好硬掺和。你这次回来假期有限,要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亲自登门感谢,恐怕是跑不过来啊!这样吧,张团长,我向你就提一个要求,你一定要答应我。”

四兄弟与大姐张玉梅、大姐夫徐振卜合影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其实不需要绝对的时间考验。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语,一个举动,足矣!自从见面,李书记握着我的手就没有松开。手心里面传递出来的热量和真诚,早就已经导入沁进我的内心。而我这个人,可以为朋友肝脑涂地。一听李书记有要求,我立刻以军人受领任务时特有的痛快回应:“李书记,什么要求?你说吧!”
李书记说:“县委决定,请你给我们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做一次专场报告。我们现场录音,下发到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各学校。你作报告的时候,对桓仁父老乡亲表达感谢,心意也就全到了。”
什么?又要作报告?我的脑袋“嗡”地一声,立刻觉得头大了。针织厂的那场报告,开始前让我如坐针毡,结束后让我辗转难眠。战场,战友,枪炮,硝烟,流血,牺牲,父亲,母亲……这些我心底永远的伤痛,谁人能够走近?谁人能够深昧?我的心里抽丝剥茧一样地疼痛,盯着李书记的眼睛,问道:“李书记,我能不作报告吗?”
李书记说:“张团长,你不能!你在针织厂作报告,我们宣传部副部长赶过去听了。回来以后汇报,高度评价,太感人了!桓仁是你的家乡,桓仁县委、县政府足以代表全体桓仁人民。父老乡亲们请你作报告,你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明天上午8点,咱们就这样定了!”
我不再说话,坚定地回答:“好!”
我是桓仁的儿子,我跟家乡亲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是男子汉,我的苦和累不能跟家乡亲人喋喋不休。
我是职业军人,我的伤与痛不能让家乡亲人感同身受。
发奎(左)、发全(右)
我要把413团战友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家乡亲人听。我要把对家乡的思念和怀想,讲给家乡亲人听。我要告诉家乡亲人,家国情怀始终是军人奉献和坚持的动力。我要把军人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的铁血、所有的忠诚,化作语言尽可能多地播撒在桑梓热土。后代们因为恰巧听取了我的某一句话而激发出保家卫国豪情,也未可知啊!
当天的午餐,县委、县政府领导热情相陪。酒是家乡的酒,肴是家乡的肴。这些我从小拼命向往和热爱的“好东西”,第一次让我食不知味。我回到了惯性思维,本能地把尚未完成的任务当作一场硬仗来打。我一直在琢磨:在党政机关大员面前作报告,讲什么?怎么讲?
李书记看出来我心思不在吃饭上,安慰我说:“张团长,你可一定要吃好喝好啊。你别把作报告当成任务,你就当作是咱们俩在唠嗑吧。”
让李书记窥破心思,我感到不好意思,连忙给自己打掩护:“李书记,我是不胜酒力!你放心,我虽然不胜酒力,但我绝不会倒下!来,你说咋干就咋干!”
李书记听懂了我的“双关语”,很是欣赏我的气势,挑起大拇指,说:“好!好!咱一言为定!”
下午,我回到大姐家,大姐体贴地给我端热茶、消冻梨。四弟发和提前回家,已经在兄弟姐妹面前把前前后后经过炫耀了一通。
大姐看到我满脸酒意,不无担忧地问我:“你答应下给县委、县政府作报告了?你没有准备,能行吗?”
我说:“李书记说了,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不作不行!我不能推,也推不掉!就算是讲不好,也差不到哪里去!有针织厂那场报告垫底儿,我心里有数儿!”
张发奎家人合影
第二天早晨7点,县委孙副书记派秘书用车把我接到县委招待所,陪同我一起用过早餐。然后,我们一起去了会场。
进入会场,人山人海。主席台上方,高高悬挂着大红横幅标语 “热烈欢迎张发奎团长回家乡作报告”。
我是在桓仁长大的,我的老师、同学、战友很多,亲人很多。和我一趟军列从家乡走出去的伙伴,有412团6连指导员葛长友、413团7连指导员何文远、100炮连连长郭宗元。他们都转业在县公安局工作,齐刷刷前来捧场。他们早早来到会场,坐在靠近走廊的座位等着我。我一进去,他们立刻站起来和我热烈拥抱。我们相互端详着、问候着,不知不觉泪湿双眸。
我的几位老师也赶来了,早早地等在会场门口。崔老师看见我,小跑着迎上来,说:“发奎,我是崔老师!”
崔老师是我的恩师,是教育我成长的人。我很是激动,站定立正,向崔老师敬礼,问候道:“老师好!”
迎着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的热情掌声,我走上主席台。桓仁县主要领导,分别在主席台就座。有县委书记、县长,县武装部长、政委。报告会由孙副书记主持,主席台下摆放着两排录音机。县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也都赶来参加会议。
左起:张  建、梁继红、张发奎
我走上主席台,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这是向家乡人民汇报,我就要站在桓仁子弟的角度,说家人之间说的话。
我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我是沙尖子镇人,今天回到家乡,与家乡领导和党政机关同志见面,我很荣幸,也很激动。特别是见到我的老师和我的战友,我很高兴,也很感动。
接着,我开始介绍我们413团在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一年多时间参战前后的经历过程。详细列举了参战期间,受到家乡政府和家乡人民的大力支持。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和各学校师生们慰问信、慰问品,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团官兵保家卫国的决心和热情,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我413团在前方打胜仗,有家乡政府和父老乡亲们的功劳。我还特别讲述了自己在参战期间,我的父亲母亲病重先后去世,家乡政府和父老乡亲给予了很多关爱。郑重代表我们全家,向家乡领导和父老乡亲表示崇高敬意和深深感谢!
我把报告的重点,放在介绍前线作战情况和英模事迹方面。我按照县针织厂那场报告的提纲思路,归纳总结,拾遗补缺,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因为有现场录音、录像,我讲得更加详尽,更加具体。当我讲到烈士们在战场上光荣牺牲,又一次触动了内心隐痛,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所有听众,原本安静的报告会现场,不时传出轻微的抽泣之声。我相信我讲出的每一句话,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有心之人,必会动情。
随着我413团英烈们的英雄事迹深入诠释,会场上的听众们由抽泣变为哽咽、呜咽。待我讲到我413团粉碎敌人的进攻、偷袭,取得作战的完胜,会场里面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专场报告反响强烈,会场秩序特别好。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走动离开。这是我参加地方会议不曾多见的场面,由此可见桓仁县党政机关人员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地方也好,军队也好,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从属部门、各方人员的思想境界、行为作派。桓仁县委、县政府,领导有方!治理有道!
专场报告会进行得很顺利,时间也过得很快。我看看已经到了11:30分,赶忙来了一个“急刹车”。我别霸着麦克风“叨叨叨”“叨叨叨”了,怎么着也得给李书记留出讲话的时间啊!
我的话语一停,李书记随即发言。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把报告会气氛推向了高潮。
专场报告会整整开到12:00,才告结束。我站在主席台上,目送着参会人员恋恋不舍地离去。
在去县招待所的路上,孙副书记感慨地对我说:“张团长,你的报告太感人了!每一个人都在流泪,实在是太精彩了!”
赵秘书也说:“确实很感人,很教育人啊!”
我说:“我讲的都是我们团的真人真事,你们满意就好。”
梁继红
说着,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英雄肝胆两相照,总算完成了李书记交给我的任务。
2021年1月5日于山东潍坊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张发奎,辽宁省本溪市人,地方中学从教三年。1964年8月入伍,1987年转业地方工作。军旅生涯24年,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参加老山轮战,担任413团芭蕉坪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长。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0)

相关推荐

  • 【小说月报】沈志荣: 荣誉狂(中篇小说)

    荣 誉 狂 文/沈志荣 一个人对于一样事物的追求到了发狂的境地,终归不是一件好事.荣誉也是如此.她,芳名火春草,仿佛就是为荣誉而生,为荣誉而活,却又因荣誉而毁.过早地结束了崇高荣誉殿堂里飘飘然享受美好 ...

  • 小说||微服私访

    微服私访 为官多年,筱书记一直有微服私访的习惯.县委大院的自动门始终关不住他那颗爱到民间街头巷尾走走瞧瞧的心.这位酷爱路遥小说的一把手,总是把田福军同志当作榜样. 自从去年秋季开始,县城上上下下总动员 ...

  • 为什么说“当官当副,不当常务”?常务副县长与其他副县长有什么不同?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 什么是"常务"? 事实上在组织干部序列并没有"常务"这个概念,"常务"只是体制内对班子排名第一的行政 ...

  • 【军旅琐忆】张发奎||感谢“军旅”感谢“你”

    感谢"军旅"感谢"你" 张发奎   朗夫战友.思维主编.梨花雨作家以及<军旅原创文学>全体工作人员: 你们好!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谨代表老 ...

  • 【军旅琐忆】张发奎||战后第一次探家

      战后第一次探家 张发奎 父亲的祭日是12月8日,那一天即将来临.母亲的祭日是农历6月26日,那一天正是我的生日. 张发奎 在母亲周年祭日来临之前,上级通知济南军区首长要检阅参战部队官兵.我向金仁燮 ...

  • 【军旅琐忆】张发奎||兄弟姐妹“绝情”记

    兄弟姐妹"绝情"记 张发奎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服务于政治,军事斗争从属于政治意图.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有着高度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军队各级指战员, ...

  • 【军旅琐忆】张发奎||我的爱人梁继红(下)

    我的爱人梁继红(下) 张发奎 阎琢团长,是我深为敬佩的首长.这不仅是因为他身居首长之位,具有不怒自威的声望.更是因为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部属平易近人.体察入微. 张发奎与岳母刘德秀.妻子梁继红合影 ...

  • 【军旅琐忆】张发奎||我这个作战指挥长

    我这个作战指挥长 张发奎 有一句名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意为:士兵无能,只是一人:将领无能,累及千军.还有一句俗语--"强将手下无弱兵".是说:英勇强 ...

  • 【军旅琐忆】张发奎||儿报国,不能千里奔丧

    儿报国,不能千里奔丧 妻尽孝,代夫为老送终 张发奎 领土完整,关乎国家.民族的尊严.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不容敌人践踏. 1985.6的战地芭蕉坪一角 把敌人拒之国门之外,是防御作战的根 ...

  • 【军旅琐忆】张发奎||回营三天后,爱人告诉我父亲已去世,我昏了过去……

    回营三天后,爱人告诉我 父亲已去世,我昏了过去-- 张发奎 在景芝镇,我们与安丘县委.县政府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地方领导握手道别,我413团指战员迫不及待奔赴营房. 营房是我们的真正的家,是我们南疆轮战 ...

  • 【军旅琐忆】张发奎||凯旋归营

    凯旋归营 张发奎   凯旋!凯旋!凯旋之日临近,最是难忘一年之前的奉命轮战. 1985年1月28日,我413团召开军人大会,宣布济南军区关于赴滇轮战的命令.同时宣布138师413团战时隶属于67军管理 ...

  • 【军旅琐忆】刘世发‖老班长,谢谢你!

    老班长,谢谢你! 刘世发 马文保和我是同乡,他是我的老班长. 我入伍的时候,413团的老营房坐落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阳公社所在地西部四.五公里远的山沟里面.营房四周的山林中,多是白桦树和柞树,还有遍山的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