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每一招的攻防含义
太极的定义:以武术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哲学,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太极四层境界:
形---- 任何动作要有具有攻防含意,附和技击或是健身,或是太极,阴阳经络学说。
劲-----正准的发力方法,刚柔劲,虚实劲,圆撑劲,圆与整。
意-----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意诚,气质,神采,韵味。
气-----以意导气,以气催力,使“形”‘劲’‘意’‘气’统一。
总的要领:
1虚灵顶劲, 2沉肩坠肘, 3,坐腕舒指,4含胸拔背,5松腰敛臀, 6 圆裆松胯,7气沉丹田, 8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这些口诀背熟,适合任何太极拳,你的理解是对的,是武术就不能没有攻防,只是在练习中因人而异,比法说老人,只要强调意念就好,年轻人攻防意思更强一些,具体如下:
起势。
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沉肩坠肘。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胯。而足直踏。平行分开。距离与肩相齐。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
野马分鬃
设敌人自右侧。用按式按来。我即将身向右转。左足亦向右移动。右足脚跟松同。脚尖虚点地。随用右手将敌左右腕黏住。略往左侧一松。用左手挒其右手腕。同时急上右足。屈膝坐实。左足伸直。遂用右小臂向敌腋下分去。则其根力为我拔起。身即向后倾仰矣。此时左手亦须稍从后分开。用沉劲以称右手之势。
白鹤亮翅
设敌人从我身左侧。用双手来击。我速将右脚收回。即提起直前踏出。稍屈坐实。身随右脚同时转向左方正面。左脚移至右脚前。脚尖点地。左手心同时合于左手肘里。沉下至腹时。右手随沉随起。提护至右头角上展开。右手心向上侧。左手急往下。从左侧向下展开至左胯旁。手心向下。则彼之力即分散而不整矣。
搂膝拗步
敌从我左侧中下二部。用手或足来击。我将身往下一沉。实力暂寄于右腿。左足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右足亦随之伸直。左手同时转上至右胸前向左外往下。将敌人之手或足搂开。右手同时仰手心垂下。直往后右侧轮转旋上至耳旁。张掌。手心向前。沉肩坠肘。坐腕松腰前进。眼神亦随之前往。向敌人之胸部按去。身手各部须合成一劲。意即扬长前往。便为得力。
手挥琵琶
设敌人用右手来击我胸部。我即含胸。屈右膝坐实。左脚随稍往后提。脚跟着地。收蓄其气势。右手同时往后收合。缘彼腕下绕过。即以我之腕黏贴彼之腕。随用右手拢合其腕内部。往右侧下采捺之。左手亦同时由左前上收合。以我之掌腕。黏贴彼之肘部作抱琵琶状。此时能立定重心。左列右采。蓄我之势。以观其便。谓之手挥琵琶也。
左右倒卷肱
若对方单手抓拿我手臂,我顺对方抓力,从对方手臂的外侧向内卷拿对方肘部,用肘部管住对方小臂,利用肩腰胯之旋转合力向内卷拿,同时利用对方关节受制失中,左手击打对方耳门等部位,使对方没有还手之力。
揽雀尾(这个最厉害)
设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将右足即向右侧分开坐实。随起左足往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后脚伸直。遂为左实右虚,同时将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内。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绷去。不可露呆板平直之像。则彼之力即为我移动。彼之部位亦自不稳矣。
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肋部。我即将右足向右前正面踏出。屈膝踏实。左脚变虚。身亦同时向右面转。眼随往平看。右手同时圆转。往右前出动。右手在前。手心侧向里裹。左手在后。手心侧向内。转至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时。速将我右肘腕间。侧贴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向左外侧。全身坐在左腿。左脚实。右脚虚。此时敌如进攻。我即闪向胸前。右侧捋来则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随之倾斜矣。
设敌人往回抽其臂。我即屈右膝。右脚实。左腿伸直。伸腰长往。随之前进。眼神亦直前往上送去。同时速将右手腕向外翻出。左手心贴我之右腕臂间。向前往。乘其抽臂之际。随出挤之。则敌必应手而跌矣。
设敌人乘势从左侧来挤。我即将两腕。从左侧往上提劲。空其挤力。手指向上。手心向前。沉肩垂肘。坐腕。含胸。全身坐于左腿。速用两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逼按去。屈右膝。坐实。伸左腿腰亦同时往前进攻。眼神随动往前从上送去。则敌人即后仰跌出矣。
单鞭
设敌人从身后来击。我即将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随腰。左右往复荡动。以称转动之势。两手荡至左方时。乃将右手五指合拢。下垂作刁字势。此时左掌暂驻腰间。与刁手相抱。手心朝上右足就原位。向左后转动翻身向后。左足提起。偏左踏出。屈膝坐实。右腿伸直。同时转腰。左手向里。由面前经过。往左伸出一掌。手心向外。松腰胯。向敌之胸部逼去。沉肩。垂肘。坐腕。眼神随之往前。俱要同一时动作。则敌人未有不应手而倒。
云手
设敌人自前右侧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胁部。我即将右手落下。手心向里,即以我之腕上侧。与敌之腕下相接。由左而上。往右旋转。复翻下向左行。划一大圆圈。如云行空绵绵不绝。左手同随落下。手心向下。随往下向上翻出。与右手用意同。身亦随右手拗转。眼神亦随手腕看去。旋转照应。右足往右侧往左移动半步坐实,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骑马式。此时而手上下正行至胸脐相对。则右脚又变虚。向左移人半步。则续行为第二式。惟变化虚实交互旋转时。万不可露有凸凹断续之意。此式之妙用。全在转腰胯。然后可以牵动敌之根力。应手翻出。学者其细悟之。
右蹬脚
设敌人用左手。接我采出之右腕。我用右手腕压住敌之左肘。垂肘沉肩。即将敌左臂向左侧捋回。同时左手粘住敌人左腕。手心向下暗施采劲。左脚同时向前左侧迈去半步。坐实。腰向左斜倚。随将右脚提起。脚尖与脚背。平直向敌人左胁踢去。同时而手掌侧立。向左右平肩分开。以称分脚之势。眼亦随右手看去。含胸拔背。定力自足。则敌势不能自支矣。
转身左蹬脚
设敌人自身后用右手打来。我即将身向左正方转动。合胸拔背。松腰尤须虚灵顶劲。左腿悬提。随腰转时。脚尖垂下。右脚立定时。左脚即向敌腹部用脚跟蹬去。脚指朝上。两手随腰转动时。由外往内合。随左脚蹬出时。掌即向左右侧立。平肩分开。眼神随左指尖望去。立定根力。则敌必应腿自仰矣。
下势独立
如敌人往回拽其力。我即顺势将身向前上攒起。右腿随之提起。用足尖向敌腹部踢去。右手随之前进。屈肘。指尖朝上,以闭敌人之左手此时左脚变实。稳立。右手随进时。或牵制敌人左右手亦可。不必拘执。
玉女穿梭(貌似原名应如此)
设敌人从后右侧。用右手自上打下。我即将身随左脚同向右方翻转。右脚随即提回。落在左脚前。脚尖侧向右分开坐实。左手收回。合於右手腋下。随即护绕右大臂。穿过右肘。即用棚劲。向左前隅角上翻去。将敌之手腕棚起。左脚同时前进。屈膝坐实。有脚伸直。右手即变为掌。急从左肘下穿出。冲向敌之胸胁部击去。未有不跌。此式左右手相穿,忽隐忽现。捉摸不定。袭乘其虚。故曰玉女穿梭。以喻其势之巧捷也。
闪通背
设敌人又用右手来击。我急将右手由前往上提起。至右额角旁。随将手心向外翻。以托敌右手之劲。左手同时提至胸前。用手掌恸开。直劲向敌胁部恸去。沉肩坠肘。坐腕。松腰。左脚同时向前踏出。屈膝坐实。脚尖朝前。眼神随左手前看。右腿随腰胯伸劲送去。其劲正由背发。两臂展开。欲扇通其背。则所向无敌矣。
搬拦捶
设敌人用右手来击。我即将左足微向左侧分开。腰随往左拗转。左手即往后翻转至左耳边。手心向下。右手俯腕。随转至肋间。握拳。翻腕向右转腰。右拳随之旋转至右肋下。此谓之搬。同时提起右脚侧右踏实。松腰胯沉下。左手即从左额角旁侧平向前击。谓之拦。左足同时提起踏出一步。坐实。右足伸直。右手拳即随腰腿一致向前打出。然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击来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黏彼之右手腕。从左肋上搬至右肋下。其时。恐敌人抽臂换步。即将左手直前随步追去。寓有开劲。拦其右手时。即速将我右拳。向敌胸前击去。则敌不遑避。必为我所中。此拳之妙用。所以全在搬拦之合法也。
如封似闭
设敌人以左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过右肘下。以手心缘肘护臂。向敌左手腕格去。如敌欲换手按来。我即将右拳伸开。向怀内抽拆。至两手心朝里斜交。如成一斜交十字封条形。使敌手不得进。犹如盗来即闭户。此谓之如封之意也。同时含胸坐胯。随即分开。变为两手心向敌肘腕按住。使不得走化。又不得分开。此谓之似闭。似闭其门不得开也。随即用长劲。照按式按去。眼前看。腰进攻。左腿屈膝坐实。右腿随胯伸直。合一劲。向敌击去。此为合法。
十字手
设有敌人。由右侧自上打下。我急将右臂。自右向上大展分开。身亦同时向右转。左脚与右脚合。两手由上分开。复从下相合。结成一十字形。全身坐在左脚。右脚即提起。向左收回半步。两脚直踏。如起式。此一闭一合劲也。我用开劲分敌之手时。正恐敌先乘虚由我胸部袭击。故我即结两手成一合劲。其时手心朝里。将敌之臂棚住。如敌变双手来按。我即用双手将敌手由内往左右分开。手心朝上。或向下均可。惟结成十字手时。同时腰膝稍松。往下一沉。则敌所向之力。即自散失不整矣。
收势
两手分左右下垂。手心向下与起势式同。此为一套拳终了之时。学者尤不可忽略。合太极者。合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仍归於太极。即收其心意气息。复全归于丹田。凝神静虑。知止有定。不可散失。以免贻笑大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