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可不读

若是读书有捷径的话,

《庄子》或许就是捷径之一,或者最好的捷径。

电视剧《红楼梦》里北静王问贾宝玉读什么书,贾宝玉最后提到最喜欢的便是《庄子》,于是北静王转而对贾政说道:“不是小王唐突,令郎真乃龙驹凤雏也,将来更是新凤强于老凤声”。
一本书就可以令北静王对贾宝玉这么夸赞,《庄子》的厉害可见一斑。书籍承载的是思想,而人读书得到的是思想,建立的是格局,一个人喜欢什么书,代表着与什么思想同频共振,最终成就什么格局,可见在北静王看来,或者是在《红楼梦》作者看来,《庄子》是一本多么重要的书籍,是一本可以令人格局不一般的经典。
而且,《红楼梦》里,贾宝玉也经常引用《庄子》里面的原话,可见作者受到《庄子》的影响巨大,而《红楼梦》这样的巨著,里面承载着格局宏大的思想,行文其中表现出来作者的才气,以及对人生世态、天地万物的深刻认知,也正是因受到《庄子》的熏染而造作出来的。随着对《庄子》的理解深入,你会发现会越来越能读懂《红楼梦》。或者通过对别的经典的理解深入,也同样可以真正读懂《红楼梦》。
我们一般人,若是可以通过读《庄子》,真正获取里面的思想,化而为一,建立博大通达的格局,亦可以写出此种格局的书籍,亦可以指引自己的人生。
《红楼梦》的作者,其实在告诉我们《庄子》的重要性,是在借北静王和贾宝玉之口说“庄子真本书重要到不可不读的地步”,也在推荐我们读这本书。笔者,也认为这本书必要通读。
《庄子》这本书行文详实,不像《老子》那样,行文太言简意赅,对于一般人来说缺乏背景铺垫,不容易直接读懂其中的思想。《庄子》其中有很多故事,可以帮助理解一些纲领性的话语,而且很多排比句互相对照,即便是上一句不理解,下一句或许就理解了。很多思想反复论述,翻过来覆过去地说了又说,作者就像一位有点啰嗦的教书先生,生怕读者不明白,而且很多论述比较连续,终始明白,读者可以把不同的章节拿出来彼此互为验证,而不像《老子》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冷不丁一句,对于初入经典的人很不友好,即便是总是研究经典的人,也不见得敢说真正明白其中的一些句子。
还有,其实《论语》也是像《来自》一样,有点言简意赅,里面大多是简单一两句话就是一个小段,譬如“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不器”、“有教无类”、“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都是有些精简的,若是缺乏丰富的背景知识,缺乏文言文和文字学基础,缺乏中国文化思维,不利于直接理解详尽。
《庄子》里面涉及面比较广,涵盖天地万物林林种种,国家政治,治学修身等等,读完此书,或许我们可以明达生活中所有的疑惑,并令我们从此通达,精神独立,自由畅快。
《庄子》这本书里面,有多处直接引用了《老子》里面的章节句子,也可以说《庄子》在间接或直接地注释《老子》,我们意会了《庄子》,可以从本质上去解读《老子》,为解读《老子》提供了很详尽的背景知识和思想。而且《庄子》其行文风格相比于《论语》、《诗经》、《尚书》等书来说,语言文字的用法相对不算高古,更贴近今天,语言媒介的鸿沟相对不深。
通过《庄子》,我们可以获取中国文化思维,为我们打下了深厚的国学背景,然后以此为基础和铺垫,来解读更多经典。诸多经典就像从不同的路径登一座山顶,用一本书作为登山的路径,然后达到山顶,获取文化真谛而得道,便可以站在山顶,俯视四面八方所有的来路。窃以为觉得《庄子》就是那个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容易走的登山之路。
当然,我们读书不要想着走捷径,但是窃以为,若是非要说读书有捷径的话,《庄子》或许就是捷径之一,或者最好的捷径。
中国文化讲究取象比类,《庄子》里面有很多比喻很好,所谓比喻就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来表达不容易直接表达的道理,庄子或通过故事之象,或通过万物之象,把玄虚的道理表达得深刻简明,而且《庄子》里面的讲的故事和举的例子,很多比较有意思,读着不乏味儿,有时还会令人会心一笑。我们可以记住里面的“象”,在生活中讲给别人听,或是在写文章中利用,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得《庄子》思想,可以写出同样风流的文章,能够成就同样洒脱的心性。而且我们可以以这样的思维,来形成取象比类的思维,来表达自己难以起口,不好论述的道理。
读《庄子》的好处,还有好多好多,这些经典之所以流传至今,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人们传抄,费尽一切周折流传下来,一定是因为其中的思想内容太过重要,所以我们不可以不重视。
当然,这并不是对《庄子》的偏赞,中国现今流传下来的那些经典,皆是达到了与《庄子》同样的思想格局,皆承载着天地万物宇宙人生之真谛,我们可以通过任何一本书,深入读懂,皆可以成就同等的思想格局,只是笔者个人比较推荐从《庄子》入手而已,因为笔者从中受益颇多颇多,尽管还没有真正。
读书人,要成就广大通达的格局和心性,不可以不读《庄子》。若通过其它经典明白天地之至道,文化之真谛,便可不读,因为此时不读也算是读了,《庄子》里面承载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读庄子也是为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