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这一点,人生就像开了挂 2024-08-03 21:12:08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灵姗同学想问个问题:如果选出对你学习和成长帮助最大的一样“东西”,你会选择什么?想到什么都可以...估计大家想到的答案都很不一样,先带着这个答案来读这篇文。01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知识型信息有很多,回想一下,你常读到的信息都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的,大多数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怎么去应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怎么去应用这个软件,用什么步骤解决当前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组成一个人的知识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五种:“道”,逻辑;“器”,工具;“术”,方法;“用”,事情;“果”,成果。没记住对不对?没关系,我们再来一起梳理一遍。我们日常学到的知识大多是“Know-how”,也就是教给我们工具和方法论(“器”和“术”),用来解决某些事情,产出一定的成果(“用”和“果”)。包括我自己,之前写过的学习技巧、读书方法、笔记系统、工具软件等等系列文章,其实也都是在解决这四个层面的问题。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这里面,缺少了一类,也就是“道”——逻辑。这是很多现代人都存在的情况。因为学习“器”和“术”太爽了,即学即用,5分钟就学会一个工具或方法论,转头下载个APP就能马上用起来。所以就产生了一种追求短、平、快的现象。追求“速成”,一味模仿,懒得去思考这样做的原因,更不用说背后的底层逻辑了。之前思维导图训练营报名的时候,很多同学会上来直接问,怎么做竖屏导图?用什么软件做?甚至会有同学要求直接学习第三课的内容。因为第一课和第二课,我讲的都是提炼知识和思考分析的底层逻辑。这些听起来有些“无用”的内容,却恰恰是使用思维导图最关键的一环。我们想学习思维导图,不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工具是帮助我们梳理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吗?但是只埋头追求最终成果,就会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道”,底层逻辑。这是浮躁社会中的常态,我们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带进这样的节奏。02并不是说“器”和“术”是无用的,这两样是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自己的有力武器。比如我过去文中常写到的时间管理、知识管理这样的“术”,写作输出、效率软件这样的“器”,对于我们的个人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来看看这张我手绘的图。假如你现在处在“A点”,学习“器”和“术”能让你很快成长到“B点”,但是再往上,就会进入到瓶颈期。再学习更多也是一个感觉,提升不大,很难再上一个台阶。这就是这段时间我的感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而如果能在进入瓶颈期前后,去升级自己的“道”,那就会突破瓶颈,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成长阶段。这么说是不是有些复杂?让我换一个简单的说法。可以把自己看成是一台电脑,“道”就相当于操作系统。如果我的操作系统是win95,我清理地再干净,装了再多当时牛逼的软件,也没有win10好用。升级到win10后,我才能拥有更多操作的空间。“道”,也是我最近开始探索的,我觉得可以包括认知系统和思维模式(近期初步的想法,可能不准确,未来还会补充)。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不仅要关心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从而在大量具体知识沉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03但是,要放弃掉自己现在拥有的“爽文式”成长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很长时间都会处在停滞期。开始我也有些犹豫,但最后选择了未来一段时间把“道”这个层面当成长期探索的方向。我是用自己的故事说服了自己。 为什么这样做有用?因为人更愿意相信经验主义而不是科学,尤其是自己已经成功过的经验。你也可以尝试这么去说服自己。故事要说回考研复习数学的时候,当时我做了很多各题型的题来练手,开始的时候提升地很快,但后来遇到了瓶颈,模拟的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然后我一狠心,在三轮复习的时候放下题库,重新回去看高数课本,老老实实地扣概念、做课后题。看起来很傻,但就是这轮课本复习之后,我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从110多分的水平,直接提升到了最后的130多分。(而且考试的时候心里完全有底,出考场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大概多少分了。)这也是因为“道”这个层面带来的力量,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了。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提升呢?前面我们解决了学习“道”的底层逻辑,回到“术”的层面还是有必要的。提供一些目前我想到的方法:1.刻意练习看到“术和器”这些内容的时候,主动去思考背后的“道”。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探索一下,而不是全盘接受。还有,记得多积累普适规律和思维逻辑,会有很神奇的效果。2.向厉害的人学习比如查理芒格、巴菲特、达利欧这些大神,都是我的楷模。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中也可以找到楷模,甚至明星,自己敬佩的人。去拆解他们的底层逻辑,如果他们有作品的话就更好了,拿来学习。注意,不要看太多国内的畅销书,它们大多是把知识反复拼接后的内容,是三手、甚至四手的知识,失去了咂摸的滋味。3.多学习基础学科和一手知识基础学科,尤其是心理学,哲学这类对人思维方式提升较大的学科。注意要去看经典教科书。比如去看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版,而不是看武志红。学习一手知识,也就是知识的源头。举个例子,一万小时和刻意练习理论,来源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埃里克森教授的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即使不去看原论文,去看他写的《刻意练习》这本书,也比“道听途说”要好很多。P.S.还有一个抖机灵的小技巧。就是来看未来一段时间的文章,灵姗同学会总结关于“道”层面的内容的,不想错过可以星标我呀。最后,照例到了总结阶段:今天的文章主要讲了两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底层逻辑,以及四个开始行动的小技巧。以上,祝吃饱~ 来,看完这篇再走 如果没有这个方法,我这十年可能是一事无成 思维导图训练营 「21天玩转思维导图训练营」第二期开始预约,想了解的可以咨询微信:allen6035第二期思维导图训练营开始报名啦~公众号又改版啦,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很多朋友看不到我了,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快来把灵姗说公众号“设为星标”吧。 赞 (0) 相关推荐 巨人思维:看透缺乏自制力的底层逻辑,向巨人学习,想到就能做到 巨人思维:看透缺乏自制力的底层逻辑,向巨人学习,想到就能做到 黑盒思维:看透失败的底层逻辑,学会科学犯错,越失败,越成功 黑盒思维:看透失败的底层逻辑,学会科学犯错,越失败,越成功 【从Excel的底层逻辑到高级用法】知识... 【从Excel的底层逻辑到高级用法】知识... 为什么鸿星尔克的豪赌能赢得如此成功?你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 关于鸿星尔克,我想众人皆知了.这个快要淡出我们视野的品牌,为什么会一日"暴富"?这场历史性的商业豪赌又是怎么获赢的?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格局了! 试问,什么是格局?怎么样提升格局? ... 做运营不掌握这4种能力,学再多的方法论也没用 江志超Jason4小时前 不管是从0开始进入运营坑,还是已经有几年运营工作经验的人,都应该培养四大底层能力:系统化思维.节奏感.数据驱动.敏感度.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做运营1-2年就能独 ... 戒酒1年后,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变化?人生就像开了挂 喝酒这个事儿,说大大说小小,<琅琊榜>里有一个情节,穆小王爷给梅长苏送去姐姐从南方带来的茶叶,笑着问,"茶难道真的这么好喝吗",梅长苏来了一个经典回复,"有喜 ... 为什么学会享受“被拒绝”后,我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没赶上最后一班公交. 心碎指数: 熬夜赶出来的方案没有通过. 心碎指数: 生活费没到月底就用光了. 心碎指数: 跟喜欢的男生告白被拒绝. 心碎指数: 关于拒绝,谁还没点惨痛的经历呢? 我最惨的一次,是 ... 孔子离世前说了3句话,被后人铭记传递,悟透它人生就像开了挂! 孔子在我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孔子的评价都非常高.孔子在学生们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凡人和古人,早已经成为了神仙一般的圣人. 而这位圣人也是有去世的一天的,他离世前常说三句话, ... 随心周六 | 《奇特的一生》:学会了这种时间管理法,人生就像开了挂 今日豆瓣评分8.3分,8886人评价 简介:本书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 ...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宝妈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什么会的不会的全会了 大多数的女人天生都比较脆弱,然而当了母亲以后变得格外坚强.夏夏没有孩子以后,真是一个非常柔弱的女子,然而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发现自己无形变得十分强大.上次遇到电梯人太多,直接抱着孩子爬了11层.后来和闺 ... 自律到变态的人,人生就像开了挂 养成一个坏习惯只需要三天,而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的不仅仅是三天那么简单,好习惯源于坚持和行动,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现在的小女生天天嚷嚷着减肥,一边吃一边嚷嚷,不运动.吃东西不节制 ,瘦不下来找各种理由推脱 ... 那个写《肉蒲团》的人,一生就像开了挂 自兰溪北上,沿富春江一路北漂,便能到达杭州. 清顺治八年(1651),一个落魄大叔到了不惑之年,却变成妥妥的"三无人员":一无功名,二无儿子,三无银钱. 这半生唏嘘境况跟他那仙之又 ... 青山学让人“胃口大开”的下饭菜,营养美味超级想吃 釀尖椒 香菇泡发30分钟泡软: 猪肉清洗干净后剁碎: 香菇泡发后剁碎: 把剁碎的肉和香菇倒在一起,放入适量盐.酱油 2勺.淀粉2勺: 搅拌均匀,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粘稠: 青椒切去顶部后,从中间切开把青 ... 稻盛和夫:我曾是学渣,懂了4条真理后,人生就开挂了 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圣",如果你还没听说过他,那不妨看一下他的成绩. 他毫无背景.也不是天才,但在25岁就有了划时代的发明.27岁时,他开始独自创业,在四十年的时光里,他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