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上映!《书法微电影》(1-9集高清版)书法学习必备资料!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欢迎关注:书法进校园,进课堂。
书法园地

书法教育第一手资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进课堂。
公众号
第一集:隶书《礼器碑》
《礼器碑》是刊刻于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的一方碑刻,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礼器碑》为圆首碑,碑身高173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记述了鲁相韩敕优免孔子舅族颜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发、造作孔庙礼器、修饰孔子宅庙、制作两车的功绩。碑阳末3行及碑阴、两侧刻有104人姓名及捐款钱数,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 书法上,其笔画瘦劲且有轻重变化,结体紧密又有开张舒展,捺角粗壮斜行,长波尾部尖挑,风格质朴淳厚,是东汉隶书的典型代表,书法价值很高,历来被金石家、书法家奉为隶书楷模。

第二集:隶书《史晨碑》

《史晨碑》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的一方碑刻,又称“史晨前后碑”,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汉魏碑刻陈列馆。
《史晨碑》为圆首碑,有额,额高34厘米,无字,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3.5厘米。  碑两面刻,面向东为阳面,俗称“史晨前碑”,又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等,刊刻鲁相史晨关于祭祀孔子上呈朝廷的奏章,后附四言铭文12韵24句;面向西为阴面,俗称“史晨后碑”,又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等,记叙了史晨到任后谒庙拜孔、修墙饰屋、疏通沟渠、植行道树、设立会市等事迹,与《乙瑛碑》《礼器碑》合称“孔庙三碑”。其书法含蓄蕴藉,健劲遒逸,结构左顾右盼,上下启承,疏密匀称,提按得法,风韵自然跌宕,飞彩凝晖,法意俱全。

第三集:隶书《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第四集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557一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九成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此碑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大。

第五集:赵孟頫《洛神赋》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第六集:颜真卿《多宝塔碑》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一天夜里,西京龙兴寺和尚楚金在诵读《法华经》中的“多宝塔品”时,忽然身心泊然,如入禅定,见到一座宝塔宛然出现在目前。当时楚金感动得泪如雨下,于是发愿闭关六年,每天只吃一顿饭,六年后,出关在如今塔耳村所在地兴工建塔,并修建一个名叫千福寺的寺院,唐玄宗有一次做梦,梦到一位高僧的名字,醒来只记得一个“金”字。问大臣,大臣们说是楚金和尚。玄宗于是“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其修建宝塔,后来还亲笔书写了多宝塔额。
天宝十一载(752)四月二十日,宝塔完工,为四角七层,砖结构,塔内有木楼,沿梯而上,似大雁塔。为记载建塔圣事,曾竖起一块石碑,名“唐多宝塔碑”,而碑文的书写者,就是当时四十四岁的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京兆万年人,祖籍琅邪临沂,字清臣。唐代名臣、书法家。曾为平原郡太守,被称为“颜平原”。受封鲁郡开国公,被称为“颜鲁公”。在中国书法史上,他是地位仅次于王羲之的伟大书法家。
第七集  王羲之《兰亭序》

第五集  王羲之《兰亭序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春,书圣王羲之与太原孙统、孙绰、谢安、支遁,以及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大家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诗集由王羲之作序,序文的草稿,即“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树立了行书和规则和典型。其点画和结构,彻底从简牍草稿中脱离了隶书、草书而独立出来,与楷书点画、结构实现了统一,为行书建立了规范,成为行书的“真态”。也许因为是草稿,字的大小、姿态,行列的上下呼应,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关照,都出以自然,又极尽变化之能事。明代的解缙,称《兰亭序》字法“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董其昌称《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都并非过誉。王羲之为行书建立了规则,但他的规则不是刻板的,而是天真烂熳的。《兰亭序》中二十个“之”字,各不相同,当然无可超越,实际上,帖中的每一个字,内部也充满着变化之美、运动之美。这种旷达、超脱、真率、自然,本质上是魏晋风度的体现。“书画在法,其妙在人。”如果再联系《兰亭序》这篇散文对时空变化的感悟、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就会明白,只有晋人的精神世界,结合晋人的天才,才能产生这样伟大的作品。
第八集 柳公权《玄秘塔碑》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曾任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玄秘塔碑》是为纪念一代高僧端甫树立的。碑立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由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时年柳公权六十四岁。现在,知道端甫的人并不多,而《玄秘塔碑》作为柳体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第九集: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代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曾任中书令,封河南郡公,被称为“褚河南”。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唐太宗贞观年间,三藏法师玄奘西域取经归来,住长安慈恩寺翻译佛教经典。玄奘,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唐僧“西天取经”是个大事件,李世民为表彰玄奘,亲自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时为太子的唐高宗李治撰写了《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褚遂良奉敕书写两碑,分立于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塔门东西,这就是褚遂良最杰出的书法作品——《雁塔圣教序》。

书法园地   |  书法教育资讯抢先知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