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末一位翰林高毓浵颇工书法

上海道明2013年8月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中,有四幅晚清翰林挥写的楹联一并投拍,上款皆“仲藜先生仁兄”,四位翰林曰章梫、朱宝莹、潘昌煦和高毓浵。予与“仲藜”缘深,竟致拍得了四幅中的二幅楹联,分别是潘昌煦和高毓浵的。潘翰林的刚已撰成赏析文章,下面来说高翰林。
  高毓浵(1877~1956)字淞荃,号潜子。直隶静海(今属天津)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解元(第一名),二十九年连捷中进士,排名二甲21名。因高氏善书,得入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并兼任京师大学堂教习。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派赴日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西方数理化等科学。回国后在京师大学堂讲授西方文化、历史。清亡(1911),高翰林一度担任过江苏省督军公署秘书长。旋辞归,游历南京,又到上海。在上海寓居十年后回北京,卒于京。有《潜子文钞》四卷、《潜子诗钞》十六卷等多种。
  高毓浵是天津籍最后一位翰林,又有书法的名声,所以创作了不少书法被人收藏。许多流传至今,予时常会在拍卖市场上见到。高翰林书擅楷、行,本次拍得的这副楹联既为略带行书笔意的楷书,联语:
  疏性儒风厉精朴学;
  含怀国论锐志朝英。

联语录的古人的,予尝见晚清兵部侍郎徐琪(1849~1918)也书录过此联语。落上款“仲藜仁兄大人方家正之”,署名“潜子高毓浵”,钤印“高毓浵字潜子”白文和“癸卯翰林”朱文。“癸卯”是1903年,即光绪二十九年。

此联书法,以初唐虞世南楷书立的架,用笔含蓄,内含刚柔,于圆润中不时地透发出一种清秀的灵气。略带的行书意趣,则有王羲之《圣教亭》的风神,自然流畅,古茂多姿。书法的紧密疏逸,无不各尽其妙。书中的是灵动秀美,一扫“馆阁”习气,出脱得俊逸洒脱,超妙入神。再有学养之气滋润,致使高翰林书法越发耐人寻味了。
  高毓浵有解元、翰林的光环,定为饱学之士,又极善书法,所以伊之书法近年拍卖会辄能拍出每平尺五六千,甚至七八千元,辈受买家推捧。

作者

于建华,法名智凯,“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书画鉴定,富书画收藏,参修禅宗,以笔墨做佛事,善诗文,现已出版书画鉴定方面书籍二十余种。

福      寿      延      年

于建华题诗堂

于建华新年送福

于 建 华 手 书 书 房 对

智凯居士作品——无  量  寿  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