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进入狐仙宫,娶狐女为妻,5年后回家儿子成老翁

清朝顺治年间,江南苏州城有一个叫陈白的秀才。陈秀二十五岁,娶得一个美娇妻,一年后生下一个胖嘟儿子。

陈白听说狐狸有灵性,便从此喜欢上狐狸,可苦而寻不得真狐,便寄托在物品上,房间里堆满各种狐狸雕塑、石像、瓷器,还画了许多关于狐狸的水墨画。

平时和人聊天,八九句不离狐狸,邻居朋友有时听多了他谈论狐狸趣事,早已见怪不怪。有的人,甚至就当他是个精神病。

这日,陈白躲在书房画狐狸,忽然外面狂风大作黑云遮天,院子内衣服吹得四处飞落,妻子忙于出去收衣衫,一下就下起暴雨来。

这时门外进来一个妇人,她微笑行礼,说:“素闻陈秀才,迷恋狐狸,今日奴家奉狐仙娘娘之命,特来请你到狐仙宫做客。”陈白惊讶道:“真有此事?”

妇人笑道:“且随我来便知”说完,撑着花伞带着陈白走出屋外,一路上昏天暗地,大雨倾盆,可一点也打不湿伞中两人。

走过小桥溪水,入了竹林,绕过山岗,一片桃花林已出现眼前,此时大风大雨已过去。陈白惊奇异常,紧随妇人身后,走进林中的一座宫殿。

此间灯火通明,琉璃瓦彩绘墙,灯笼高挂在大红圆柱上,无比华丽显贵,且香气弥漫。门前一对金童玉女笑迎陈白,一人蹦跳着入里通报。

陈白正欲转身细问妇人,可对方却莫名消失。不一会儿,童子便回来引着陈白进了正殿。只见上方挂着一牌匾书写:狐仙宫。

陈白这才相信,于是抬眼看见厅堂之上,两排摆着酒桌子,摆满肉食果蔬,正中位置坐着一个头戴凤冠,身披赤霞袍的美女子,长得貌若天仙,肌白唇红,一双凤眼格外妩媚勾魂。

陈白多看几眼竟心生欢快,心想:想必这位就是狐仙娘娘了。逐上前自荐道:“小生叫陈白,是一个秀才,给狐仙娘娘请安”。

美艳狐仙低声笑道:“免礼,陈公子爱狐之事,我早有耳闻,如今请你来赴宴,请快快上座罢”。

说完两个婢女便请陈白坐入左排中间宴桌,有三个美嫩女子相伴伺候酒食。

酒过三巡,陈白已有七分醉意,便对众女子侃侃而谈,尽是说些狐仙好事,惹得众多女子笑而不止。转眼夜幕降临,狐仙娘娘便有意留下陈白居住,他也乐意,随即住入南厢房,一夜无事,陈白醉在其中。

翌日醒来,陈白开窗而望,发现窗外竟是一片花园,处处鲜花绽放,蜂蝶群舞,鸟语花香,一阵小白狐在草坪上玩乐,两个美少女在那刺绣,陈白看得惊奇,走出去询问,对方道明是狐仙娘娘的二女儿、三女儿。

如此这番,陈白竟看中人家的三女儿,问得姓名叫花狐,便一直与此少女扯聊,那狐仙娘娘过来在一旁看得满意,提出把三女儿许配给他。

陈白一听,早忘了自己家中还有妻儿的事情,便开心答应下来。

当晚,狐仙宫大办喜宴,请来诸多衣装华丽的公子小姐,一个个谈吐得体举止优雅,陈白一个不认识,在大家见证下与花狐拜堂成亲。

两人进入洞房,喝下交杯酒,情深意浓甜蜜一夜。

此后,陈白就在狐仙宫住了下来,每日与狐狸相伴,花狐虽修得人形,但每隔三日也会化会狐狸一次,宫内其他狐仙亦如此,陈白见多了也习惯了。

时间一晃两年过去,陈白一直在狐仙宫里度日,不曾得出去外面一次,于是开始想念家里的妻儿,自己去跟狐仙娘娘请求,称想回家一次。

未料那狐仙却恼怒起来道:“你娶得我女儿就是这里的女婿,不得离开,除非你给花狐生下儿子”。

陈白听完,既吃惊又委屈,又去和花狐说了回家想法,亦被女方呵斥,且告诫不得离开狐仙宫半步,若想离开,就得等自己怀孕生下一儿才行,可不知为何陈白和那花狐洞房多次,也未见有孕。

半年后,陈白思乡情浓愁白了头发,他每日在宫门前徘徊,想上前却被守门的童子赶了回去。

陈白便写了一封家信,对那童子说:“小哥行行好,我不出去但请帮我送一封家信回家吧”,童子见他可怜答应前去送信。

又过了几个月,陈白收到了一封回信,信是自己儿子所写,称陈白为何失踪二十多年才来一封家书?如今母亲已死,自己长到二十二岁已娶妻生子。

陈白非常吃惊,忙去问花狐原因,这时花狐才肯告诉他,原来在这狐仙宫过一年就胜似人间十年,陈白在这里住了两年,人间已过二十年,还称若回去的话想必已没人认识陈白。

陈白听完哭闹着就要回家,可始终得不到狐仙主人的同意,却反遭到软禁,从此连房间都不准出,花狐的态度开始冷淡起来。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陈白期间和人间的儿子通了两次家书,均是要等上半年左右才等到对方回信,信中的儿子总抱怨陈白为何不回来,且过五六年才寄来一封家信,然而其中辛酸只有陈白知道。

转眼两年过去,陈白已近三十年光阴,自己日夜被困屋中,变得生无可恋,竟选择绝食自尽,任凭花狐百般劝说,也不愿吃水米。

最终那狐仙娘娘见他如此,又生不出儿子,想是他那家伙不中用,死在这里也于事无补,心软答应放他回去。

那日陈白如得解脱一般,简单收拾行李,迈出那狐仙宫大门,心情无比感慨,跟着当初那个妇人一路急走,一炷香就回到了老家。

可家里早不同往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翁坐在门前,看到三十岁的陈白前来,两人目光交触,一下就相认出是父子,双双抱头痛哭悲伤不止。

此后陈白对众人谈及自己的遭遇,实在太过荒诞,可村里还是有两个八旬老头认识他,人们见他如此年轻,又不得不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