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明孝陵,运气爆棚到了啥地步?历经600多年从未被盗掘
朱元璋的明孝陵,先后历经明朝、清廷、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日本鬼子,直到现如今的新中国。
很幸运,从头到尾的600多年,从未被成功盗掘过。
明朝没悬念。
开国皇帝的陵墓,当然是整个朱明王朝千秋万代,都要重中之重维护的工程。
即便朱棣迁都北京,明朝政治中心北移,南京也依然保留有一套“备份”的官僚体系。对明孝陵的日常维护,更是没有丝毫的懈怠。
恰恰是这个造反起家的朱棣,在靖难之役入主南京后,像模像样地提出要为老爹朱元璋的孝陵,增添一块重达3万吨、高度有10米多的巨型“神功圣德碑”。
目的嘛!一来是朱棣为了表达自己对父亲朱元璋的孝顺;二来通过尊崇朱元璋,给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抢夺侄子朱允炆皇位的举动,洗一洗白。
所以,对明孝陵的维护,是朱棣一脉皇位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从永乐到崇祯的历代皇帝,自然是连孝陵上的一颗树一根草,都保护得很到位。
这个时候的明孝陵,重兵守护、四时祭祀,普通人连陵区都靠近不了,更别提啥盗墓行动了。
时间拉到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的烽烟四处燃起。
还别说,这时的明孝陵,还真挺危险的。
不过在这之前,咱们先聊一下古人为什么搞缺德的盗墓行动?当事人的动机,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官方“政治性报复”的挖坟掘墓。
比如,项羽攻入秦朝的都城咸阳后,腰斩了秦王子婴还不解气,又把带来的军队撒到骊山的秦始皇陵。皇陵地表的宏伟建筑,就是那时候被摧毁的,至于陪葬的兵马俑和秦始皇的地宫,因为深埋在地底下,躲过了一劫。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羽的举动,就是典型的政治性报复,报复的就是当年秦国攻灭楚国的亡国之仇。
同时,古代人迷信五行阴阳风水,觉得搞盗墓之类的行动,能断绝前朝或别家的王气,确保自家的政权长治久安。
秦始皇东巡,来到今天的南京一带时,眼看这儿的王气怎么这么盛啊!于是命人挖断了紫金山的龙脉。
所以后来但凡定都南京的王朝,东吴、宋齐梁陈、建文帝,还有后来的中华民国,国运都不会太长。一副短命相,根子就在秦始皇身上。
日本鬼子也笃信这一套,所以在占领朝鲜半岛后,由阴阳师在青瓦台的后山钉入了365根钢钎,彻底断绝朝鲜的龙脉,让日本能够世世代代统治半岛。
现如今韩国不少人相信,他们的总统大多数难以善终,就是日本人百来年前给整的事。
第二类是纯粹贪图陵墓里陪葬的金银珠宝。
最典型的,是西汉灭亡、东汉还未建立的那些年,曾经一度占据长安地区的赤眉军,对西汉历代皇室、公卿贵族的陵墓盗挖活动。
据说挖到刘邦的老婆吕后时,尸身历经200来年竟然完好如初,惹得好些个泥腿子们,对她做了不可描述的事。
不管这样恶心的事,是不是后来的史官在抹黑。但可以确定的是,西汉皇帝们陪葬的金银财宝,当真是进了赤眉军的口袋。
同样,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筹集军饷,还专门设立了一支名为“摸金校尉”的部队。平时不用他们打仗,而派出的任务,尽是些盗墓挖宝的行动。
南方东吴的孙权,也干过这档子事,挖了南越王赵婴齐的墓。
接下去的,还有唐末黄巢、五代温韬、北宋刘豫、元代杨琏真迦,以及近现代的孙殿英、孙元良,数不胜数。
以上这些,都是朝廷官方和军阀明火执仗的公开盗墓,民间小股活动的偷盗陵墓行动,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零散的盗墓贼,虽然规模不大,但专业技能却是非常得强。能根据古人丧葬的风水格局,整个罗盘,定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啥的,准确打下盗洞。
朝廷官方、起义军、民间散盗。
明孝陵最大的一次危机,差点就是毁在明末的农民起义军手上。
1635年,张献忠的起义军扑向安徽的中都凤阳,这里可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他们老朱家的祖宗先人,可都埋在这片地上呢!!
起义军们砍光了皇陵里的松柏,拆除皇陵上的地表建筑,连当年朱元璋当和尚的黄觉寺也没放过。紧接着,又挖开了老朱家的祖坟。搞得身在北京的崇祯干着急,只能自己背锅下了罪己诏。
就地理上看,中都凤阳离南京,已经是很近了!
可以预见,万一张献忠这帮人来劲,开赴甚至攻下南京城,那么对埋葬朱元璋的明孝陵来说,绝对会是一场天大的浩劫。
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皇室相关的人和物,采取的是“又拉又打”的策论。
凡是“活”的,一概打压斩草除根。
先是崇祯的太子,被多尔衮下令以假冒太子的罪名,匆忙斩首;
接着,南京弘光政权被攻灭后,弘光帝朱由崧,也给拉到北京砍了脑壳;
后续,杭州潞王、福建隆武帝、广东绍武帝,还有那个被清军追赶了十几年的永历帝,无一例外均被处死;
就连崇祯那个一度隐藏民间的朱三太子,活到七老八十的年纪,最后还是被康熙给巴拉了出来,跟他那个死在多尔衮手里的大哥一样,也是以假冒太子的罪名被判全家斩首。
但凡是“死”的,比如北京的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清廷又采取了善加保护的处置态度。
按照清廷自个儿的说法,当初八旗军入关,喊出的口号是为崇祯帝报仇。清朝的江山,又是从流寇李自成手里抢来的。所以大清朝“得国最正”。
为了证明自己是合法的改朝换代传承,清廷对明朝遗留下来的陵墓等建筑,就不能搞刺激汉人的盗墓举动了。
相反,康熙为了拉拢江南汉族士子之心,还在南巡路上,亲自前往明孝陵祭拜朱元璋。
所以明孝陵在清朝时,基本也是受到严密保护的,官方不会去挖掘,盗墓贼们也没啥机会对它下手。
直至1853年,洪秀全的太平军攻陷南京,差不多有十来年的时间,清廷失去了对南京周边的控制,当然也包括明孝陵。
这十来年,因为清军与太平军反复拉锯,明孝陵的地表建筑,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革命党刚控制南京,孙中山便组织对明孝陵的祭拜。
里面的政治信号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要效仿朱元璋,完成革命党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斗争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对明孝陵,自然也是采取的保护政策,盗墓贼们也是无机可乘。
1937年底,日军对民国首都南京形成了包围之势。
当时,驻守孝陵卫的是蒋介石精心打造,清一色德械装备的教导总队。这支精锐部队,与日军围绕着孝陵卫高地,展开了反复争夺,战况十分激烈。
可想而知,在双方交战的炮火下,明孝陵又经历了一次大的破坏。
但南京沦陷后,日军并未破坏明孝陵的地下建筑。不过,这当然不是日本鬼子发了“好心”。
当时的日军,目标在于占领中国,甚至包括东南亚之内,搞出一个“大东亚共荣圈”。既然是到手的东西,自然是不会对故宫、十三陵、明孝陵之类的文化古迹,采取破坏行动。
不仅不破坏,日本人为了进一步的侵略活动,还有计划地对中国东北等地区,开展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开垦土地之类的工业化建设。
明孝陵最后经历的历史阶段,是咱们的新中国。
自打郭沫若主持对明十三陵中万历皇帝定陵的发掘,出土的龙袍等丝织品迅速氧化后,考虑到文物保护技术的难度,我国对古代陵墓、塔宫等建筑,便定下了不主动挖掘的原则。
所以,咱们在新闻里常看到的,都是修路、挖地基之类的工程项目,在无意中碰上的地下文物,考古部门随后跟进做抢救性的发掘。
尽管明孝陵上,也发现过几个零零散散的盗洞,但对陵墓厚厚的封土堆来说,只能算是挠痒痒。
基于以上的情况,明孝陵也就不适宜科研类的考古发掘了。
如今,在政府的修复下,明孝陵的地表建筑也相继焕发了新生,是每个去南京旅游的人,都想前往观赏一番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