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书协首届书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余小元)
望江县书协首届书法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9月13日在县城国际大酒店召开。会上,六位论文作者做了交流发言,现将六篇论文分期刊出,供广大书友进一步交流探讨。
余小元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有了汉文字才有中国的书法,汉文字之精义赋予了书法艺术的生命。书法创作是书写的过程,而书法艺术却非简单的书写。要不断提高书法创作的艺术水平,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书内功”与“书外功”相互融合,不断提练升华的过程,通过长期的“书内功”的训练与“书外功”的修炼,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实现书法艺术创作形与质的完善统一。
书山有路,“临”为径。这是许多书者在实践中发出的感慨。其实也是向书者能书有所进,书有所成而提出学书要求。纵观古今书家,之所以成了家,都演绎着他们临帖的艰辛过程。这里仅举一例:倾心书艺追古人书法大家的于右任,他自述学书经历说:“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从中可以看出朝临暮写的艰辛,艺术追求的用心之力。所以每一个从事作书者,要在书法上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必须临帖。因为临帖是提高书法艺术的最基本的途径,是获取创作美感的最基本的手段,同时也是愉悦身心的过程。
临帖,要放下自我,虚其心意,空其所有,才能接纳范本。临帖要注重整体的艺术感觉,作品整体的神采,也不忽略其中的微小细节,做到先抓大者,逐步完善细节,这是临帖的基本原则。
一是遍临。遍临是集众碑帖之大成。在遍临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取他之长,补己之短。择古人之精华,弃古人之糟粕,临出帖的特色。临“二王”帖的神韵;临颜真卿帖的筋骨;临欧阳询帖的方劲;临虞世南帖的园融;临褚遂良帖的飘逸;临黄庭坚帖的舒展;临苏轼帖的茂密;临米芾帖的沉着痛快;临蔡襄帖的精丽古雅等等。通过遍临,不仅练就基本功,而且尝试诸多的风格;通过遍临,不仅了解大家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的基本理则;而且也识别了楷、行、草、隶、篆五体的形体,笔法、布局等各具的特征。这样,既对书法发展有一个纵深的初步了解,也对书法形质有一个横向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是给书者选择书作之路奠定基础。
二是选临。在遍临的基础上,书者要根据感觉,印象、兴趣、爱好、崇尚等认知,从五花八门,书帖万象中选择一种或两种名家名帖,作为范临、学研临、创作临。通过反复临研,对帖中的笔法、墨法以及点画结体等方面都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甚至于达到运用自如,可扬其之长,避其之短,既能显示出古人的传统又流露出今人的变化,表现自我。所以要求在选临的实践中,在精深上下功夫。在临的运作中思考不能停歇,要反复咀嚼,把帖中的创作规律找到,并能融会于笔下,这样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语言。
三是背临。松年《颐园论画》中讲:“临摹古人之书,对临不如背临……若终日对临,固能肖其面目,但恐一日无帖,则茫无把握,反被古人法度所囿。”
对临重要,但要把握度,若终日对临,会导致学书者为“抄书工”、“印刷匠”,把自己凝固在古人的一笔一画上,临帖不应拘泥其形,描猫画虎,而贵在得意忘形,悟其妙韵,攫其神采,由追“形”进而追“神”,乃为临帖要义。实质上,从古到今,临帖一模一样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也不是临帖目的所在,不然的话,那不就用现代的复印机再复制了吗?
背临,最重要的就是读帖。通过对帖的细读,感受其内蕴,通过读帖,追慕前贤的思想、情怀、神采。临帖得之于手,读帖得之于心。只读不临,则手不从心,只临不读,则心不从手,所以必须做到临帖不辍,读帖犹勤,黄庭坚《论书》中讲:“古人学书,不尽临摹……欢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胸中藏帖意,笔下起风云。
中国的书法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瑰宝,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笔墨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书者临帖、读帖,其目的是为了创作,创作是为了传承,发挥书法之美,弘扬汉字之精神,临是基础,创是发展,临创相统一,临创相兼顾,借名家之途径,启迪今人的践行,尽可能地将古人广义的风格,引入到自身创作的个性刻画之中。
当代书法创作注重技法与装饰层面的东西较多,因而强调在回归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的书法创作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强调当代书法应该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仅不能失去汉字的根本,而且要更加发挥汉字独特的优势,不仅不能失去古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更加注重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弘扬、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创作地位和价值。
书法在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由以往的功能性、实用性、闲适性让位于欣赏性、礼仪性、功利性。而趋向一种职业化艺术形式的当下,不少书者着力于创新,这当然是好事,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而且我们要发扬“胆敢独造”的精神深得醇厚之趣,既能融前人法度,又善于变法,既有传统,又有现实;既有思想,又有艺术;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既有古雅,又有时尚。总之,作品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但有书者,徒求形式上的新奇,甚至抛弃书法固有的审美理念,以“丑、奇、怪”为标榜而“创新”,观者不解其意、不懂其理、脱了汉字体、不表汉字形、不含汉字义、不露汉字情、不流汉字韵。这样的创作创新,笔者认为不是也不能成为艺术的时尚,而是艺术的时弊。
在现实书法实践中,就其负面而言,出现了许多依靠经济资本运作而频繁行走于江湖的“伪书法家”,以资本换名声,以名声换大钱;出现了隐藏在互联网、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自媒体中不堪入目的书写作品,以“伪标准”掩盖“俗、丑、恶”。这些“水军”,破坏了书法艺术生态,大大影响着书法艺术自然生存发展的常态秩序。
当代书法需要整体进步,尤其需要有创造意识。书法艺术要反对浅薄、平庸与低俗,要追求高雅境界。沈鹏说:“高雅是艺术本身应有的素质,书法本身需要高雅,高雅并不是违背大众的需要,大众需要高雅,在高雅当中提高大家”。
所谓“新”,是一种面目的表象,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一个书者在创作中立足于艺术高雅,做到有骨力、气脉、竟蕴、性情、神韵;有艺术内涵、有笔法、有笔势,理法圆熟,参之以奇崛,融之于情怀,出之于自然,兼之其个性,这种创作,则不求新而自新。
学习书法的时候,要兼学哲学、美学、文字学,所以奋力读书提高学识,是书法创作的基本要求。书法创作是书写的过程,而书法艺术却非简单的书写。学书要知文,要做到字义书意两相宜,学识是笔墨升华之源泉,读书是获得学识之正途,书法创作尤须读书,知其理,书其法,古今书家之共识。宋代文学家苏辙曾说:“耕者知原,鱼者知泽”,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牧者知牛,御者知车……”,写文字的人要懂文字,书法家应该是文字懂得很深很深的人。
学书者要有丰富的情感,有气志、有豪情,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感染力,书法家通过手中的笔传达自己的情感,让情感从作品中表现出来,这是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灵魂。学书者,要先学做人。“字如其人”的说法虽不尽全对,但可证明一点,人好书好相统一,品质亦相对提升,如果书法“一枝花”做人“豆腐渣”,可以肯定,这样的书法人们不会欣赏,这种人也不会成为书法家。
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源文字符号。数千年来,是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所以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血脉,这是每一个书者要真正把握好这个根基,认真应对当下书法精神的缺失,时代风貌的缺位,文化含量的缺少以及古韵之不足等弊病积极响应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的号召“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努力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书协根据当代书法所面临的文化生态问题,专门举办了独特的展览,即“现状与理想——当代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展览的主旨着重研究与探索当前书法创作的问题与现象、现状与理想。立足本体、统筹大局、力矫顽疾、振拔流俗。这次展览对中国书法学术的健康发展,乃至每位书家个体健康成长,无疑十分有益,为当代书法创作理念开启新的篇章。我们每一个书者在作书中要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人民喜爱的精品力作。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高度的汉字文化自信,没有汉字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在文化繁荣的大潮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拿起自己的笔,心手双畅,创造精品,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余小元,安徽省书法家
协会会员,望江县关工
委副主任。
作者书法作品:
望江县书法协会简介
望江县书法工作者协会(简称“望江县书法协会”“望江书协”“wangjiang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英文缩写“WJ CA”),是在望江县委宣传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下,由望江县书法、篆刻爱好者、书法理论工作者、书法教育工作者自愿结合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是县委、县政府联系书法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望江文艺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力量。
望江县书法成立于1984年5月。成立至今,望江书协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展览、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现有2名中书协会员、20名省书协会员、40余名市书协会员和100余名个人会员。
望江县书法协会以“传承书法艺术、弘扬雷池文化”为己任,坚持“尚德、争鸣、包容、和谐、共进”的办会理念,履行“组织、联络、协调、服务”工作职责,围绕“创作、培训、学术、展览”工作格局,加强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承优秀传统,鼓励探索创新,将协会打造成“有品牌、有机制、有活力、有作为”的艺术团体,为繁荣我县书法篆刻艺术事业,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作出更大贡献!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散文、诗歌、杂感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来稿要求原创,首发,健康,有新意,配有图文,作者简介。文抄袭,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