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丁敬“杉屋吟笺”,名家的印到底好在哪儿?
丁敬是中国篆刻史上的“节点”式人物之一,与他相仿的节点式人物还有邓石如、赵之谦。
说丁敬是“节点”,是因为丁敬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中国印学从三代(夏、商、周)到宋元真正打通的第一人,同时又是他第一个清醒地认识到《说文解字》中的文字是文字学角度的文字,而汉印中的文字是艺术学角度的文字,而且他还是他一个以“扬弃”的理念,从六朝、唐宋朱文印里寻找到了“妙”处,并将之运用于篆刻实践的人。当然,他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浙派”,这是一个影响中国印坛三百年(从晚清到现代)的篆刻流派,这也是现在西泠印社一直敬立着他的坐像的原因。
(西泠印社里的丁敬坐像)
他太牛了!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学篆刻,不可错过浙派,而学“浙派”印,必须学习丁敬。进而再思考,我们如何向丁敬学习呢?无外乎两条:1、学习他的“创新”思想;2、从他的印谱里寻找精彩的作品,学习他的篆刻技法。
学习丁敬,从他那里继承“创新”理念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丁敬大师正是得益于“创新”才成为一代宗师的。
关于创新,又有两条:1、从赵孟頫、吾衍开始的“印宗秦汉”,使印人们完全被禁锢在秦汉古印里,完全忽视了六朝、唐宋朱文印里的“妙”处,于是他说: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篆刻是“方”与“圆”互相结合的艺术,是他注意到了六朝唐宋朱文印里圆转线条之美,并将其引入篆刻,大大丰富了篆刻的形式语言,并借此将人们的审美取法眼光从秦汉印里引导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审美世界。
(丁敬的朱文印)
2、当人们痴迷于向《说文解字》取法时,也是丁敬大喝一声“说文篆刻自分驰”,明确指出《说文解字》所载的文字是“文字学”角度的文字,将《说文解字》中的文字篆法直接放到印章中是不合适的,论据也是强有力的,因为汉印里的文字并同于《说文解字》里的文字,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清楚知道,汉朱文印印式里的缪篆与元朱文印式里小篆朱文取法方向完全不同,可是,这些其实都来源于丁敬大师的“法眼独具”。
关于临摹他的精彩作品,我们的读印系列文章已经选出过两方,本文来介绍第三方丁敬大师的印,就是这方:
(丁敬“杉屋吟笺”及边款)
这是一方朱文印,印面2.5cmX2.6cm大小,边款里说:“辛巳冬刻赠杉屋契友,敬身叟记事。”显然,这是丁敬大师给朋友刻的闲章。
读印
1、印面文字合理占位
这方印,印面四字,依汉印样式各占一角,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四个字的位置并不是完全均分印面,而是依据字形,略略有占位差别。如图:
(印面四字的占位)
上部的“杉”、“吟”两字,因为是左右结构,因此相对横向占位较宽,而下部的“屋”、“笺”两字,因为是上下结构,因此相对纵向占位较高。为了实现这种占位差别,上部两个字略有穿插、咬合,虽不明显,但两个字的横向关系非常紧密,下部两个字纵向较高,因此两字中间形成了相对较宽的空隙,因此,这方印的空间格局基本上是“冂”形格局,因此,既不显松散,但却仍保有足够的空灵。如果我们把下部两字中间的空隙标示出来,就会发现,下部的两个字也是咬合揖让的,“屋”字伸出左下部,“笺”字的“竹”部则向右突出。这种咬合促进了章法的安定。如图:
(下部两字的咬合)
2、文字巧妙接边求稳
这方印的印面四字均有接边。我们说过,在元朱文印里,为了求得圆笔较多的小篆能够在印面站稳,往往采用接边的方式,这方印里的四个字都有圆弧线条,稍不注意,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大师让每个字都至少有一笔搭接在边框上,以求得文字的安稳。如果仔细分析,甚至会发现:大师让纵向长的文字横向接边(即搭接在左右边框上),如“屋”字的底横,“笺”字的“竹”头以及“戈”部的中横;让横向宽的文字纵向接边(即搭接在上边框上)如“杉”字的“木”部,“吟”字“今”部的头部。这些手段,实际上与上边说的文字咬合一样,都是为了印面安稳。
3、文字重心错落求活
实际上这方印的四个字,重心不在左右两条中心线上,为什么呢,为了在板中求“活”,因为在安稳上做了过多的安排,印面四字如果不加处理会显得呆滞,丁大师调整了四个字的重心,以“参差错落”的布排给印面保留了足够多的“活”趣。也就是说,印面四字,“杉”字重心在左,“屋”字重心在右形成错落;“吟”字重心在右,“笺”字重心在左,又形成错落。印面四字,重心线形成交错的韵律,活力十足,毫不呆板。
(四个字的重心线)
实际上,这方印里还有一组呼应元素,就是“屋”字中部的小圆圈,与“吟”字的“口”部形成相似部件(都是密闭的圆)的呼应。只是相对于以上所说的这三点,显得不那么重要罢了。
大师们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印,实际上都是他们精心思索,认真安排的妙构,是他们“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呕心之作。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理解名家的印,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与之共鸣的审美切入点。